首页 > 医疗资讯/ 正文

绝大多数儿童甜味不敏感!Nutrients:脂肪味觉敏感度低,竟和儿童肥胖强相关

来源 2025-10-01 12:10:42 医疗资讯

儿童肥胖已成为全球日益严峻的公共卫生问题,其发病率持续上升,不仅影响儿童的身心健康,也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负担。肥胖儿童面临更高的2型糖尿病、心血管疾病和代谢综合征风险,且易延续至成年期,影响长期生活质量与社会生产力。在众多影响因素中,味觉感知作为调节饮食选择和摄入行为的关键机制,近年来被认为在儿童肥胖的发生发展中扮演重要角色。特别是对甜味和脂肪味的敏感度差异,可能通过影响食物偏好和摄入量,间接影响体重管理。

本研究采用横断面设计,共招募100名年龄在6至12岁之间的突尼斯儿童(平均年龄8.05±1.44岁,女孩占54%),其中45名为肥胖儿童,55名为非肥胖儿童。研究通过3选1强迫选择法(3-AFC)测定儿童对亚油酸(脂肪味)和蔗糖(甜味)的检测阈值,并结合体格测量、24小时膳食回顾、食物频率问卷及食物偏好评分,系统分析味觉敏感度与肥胖状态及饮食行为之间的关系。

图:人群味觉敏感度分类流程图

结果显示,儿童群体中普遍存在味觉敏感度偏低的现象,其中甜味低敏感者占比高达93%,脂肪味低敏感者占49%。值得注意的是,性别差异显著:女孩在脂肪味检测中被归为敏感者的比例明显高于男孩(68.6% vs. 31.4%,p=0.003),提示女性可能具有更高的脂肪味觉敏感性。

肥胖儿童的脂肪味检测阈值显著高于非肥胖儿童(中位数3.00 mM vs. 1.50 mM,p=0.012),表明其脂肪味敏感度降低。线性回归分析进一步证实,脂肪味检测阈值与体重指数(BMI)呈正相关(p=0.001)。相比之下,甜味检测阈值在肥胖与非肥胖儿童之间无显著差异(p=0.731)。

图:脂肪味觉/甜味感知与肥胖状态的关联

同时,味觉敏感度与饮食行为密切相关。甜味低敏感者每日蔗糖摄入量更高(85.9±64.9g vs. 70.3±62.3g,p=0.033),且更频繁使用餐桌糖(p=0.047)。脂肪味低敏感者则摄入更多的镁(425±414 mg/d vs. 287±60.8 mg/d,p=0.026)和膳食纤维(22.9±7.51 g/d vs. 20.3±5.32 g/d,p=0.048),并更常食用奶酪、酸奶油及快餐类高脂食品(均p<0.05)。总体而言,味觉非敏感者对高糖高脂食物的偏好评分普遍更高。

研究者认为,男女在脂肪味觉敏感度上的差异可能与性激素水平有关,男孩敏感度较低可能使其更易摄入高脂食物。普遍存在的低味觉敏感现象,可能源于长期高糖高脂饮食导致的感官适应或“味觉疲劳”。此外,肥胖相关的慢性炎症反应可能损害味蕾功能,导致食欲调节失衡和过度进食。甜味感知与肥胖无显著关联,可能因其涉及愉悦感、奖赏机制等复杂心理过程,而不仅仅是阈值检测。

综上,脂肪味觉敏感度降低与儿童肥胖密切相关,有望成为儿童肥胖风险的早期生物标志物。建议将脂肪味觉检测纳入儿童常规体检,作为识别高风险个体的辅助工具,并据此制定个性化的饮食指导策略。未来可探索“味觉训练”是否能提升敏感度、改善饮食行为,并结合遗传学分析实现精准营养管理。

原始出处

Ben Othman, R.; Karmous, I.; Aissa, F.; Ceylan, H.İ.; Zanina, Y.; Jamoussi, H.; Bragazzi, N.L.; Dergaa, I. Reduced Fat Taste Sensitivity and Its Association with Childhood Obesity in Tunisian Children: A Cross-Sectional Study. Nutrients 2025, 17, 3095. https://doi.org/10.3390/nu17193095

本文相关学术信息由梅斯医学提供,基于自主研发的人工智能学术机器人完成翻译后邀请临床医师进行再次校对。如有内容上的不准确请留言给我们。

Tags: 绝大多数儿童甜味不敏感!Nutrients:脂肪味觉敏感度低,竟和儿童肥胖强相关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