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医疗资讯/ 正文
一、乳腺导管扩张症
定义
导管扩张症:分泌物在导管内潴留致导管扩张,继而导管周围间质纤维化并形成肿块,常位于乳晕下。依其相继的病理组织学变化,此病变又被称为导管周围性乳腺炎、浆细胞性乳腺炎及黄色肉芽肿。
临床
多见于中年妇女,常累及一侧乳腺。早期可有乳头溢液,为浆液性、血性或脓性,病程可持续数年。晚期乳晕下可触及肿块,可出现乳头凹陷或偏斜,有时伴腋下淋巴结肿大。临床与乳腺癌难以鉴别。
大体
病变起始于乳晕区的大导管,大体见明显扩张厚壁的乳腺导管内含白色、黄色或棕色分泌物,有时分泌物较浓稠,呈浆糊状。
镜下特征
病变乳腺导管高度扩张,管壁高度增厚,衬覆单层立方或扁平上皮细胞,偶尔上皮细胞也可脱落消失。
管壁增生的纤维组织呈透明变性,形成很厚的纤维性囊壁。
囊腔内充满粉红色颗粒状的浓稠物质,并常见菱形的胆固醇结晶、脂质及退变的上皮细胞。
管腔内的脂类物质穿过破坏的导管进入间质,诱导异物巨细胞反应,呈现慢性乳腺炎的组织象被称为导管周围性乳腺炎。
浸润的炎细胞以浆细胞为主称浆细胞性乳腺炎。
扩张导管的内外泡沫细胞及组织细胞集簇成巢,形成肉眼所见的黄色结节,称黄色肉芽肿。
鉴别诊断
导管扩张症与积乳囊肿的鉴别为:后者的囊壁薄,囊内充满乳汁及初乳样细胞而非粉红色浓稠物质,邻近乳腺小叶常见活跃的泌乳现象。本病晚期可形成边界不清楚的肿块和出现乳头回缩,临床上易误诊为癌。但病理形态学两者表现明显不同,容易鉴别。
二、淋巴细胞性乳腺炎
定义
淋巴细胞性乳腺炎:自身免疫性反应性疾病,与I型(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相关,又称糖尿病乳腺病、糖尿病纤维性乳腺病、糖尿病淋巴细胞性小叶炎、硬化性淋巴细胞性小叶炎。
临床
多见于年轻、中年女性,质硬、不规则,活动伴疼痛的肿块,可多发或双侧发生。
相似的组织学变化也可见于其他自身免疫病患者(如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血清中有各种自身抗体的患者、无糖尿病和其他自身免疫病的患者以及男性患者。
大体
病变区直径2-6cm,灰白色,质硬韧、边界相对清楚。
镜下特征
组织学表现为致密的、瘢痕团块样纤维化,导管周围、小叶周围和血管周围淋巴细胞浸润(主要为B淋巴细胞),间质内可见上皮样肌纤维母细胞。
导管周围可见致密的淋巴细胞浸润,可聚集成灶,但常无生发中心。
导管周围可见淋巴细胞浸润,导管结构未破坏。
小叶内淋巴细胞浸润,小叶萎缩伴纤维瘢痕样病变。
淋巴细胞较成熟,偶见淋巴细胞侵入上皮内。
间质可见组织细胞、上皮样细胞,间质纤维化伴肌纤维母细胞样增生。
免疫组化
淋巴细胞多数为B淋巴细胞,表达CD20。
CD3阳性的 T 淋巴细胞较少。
CK标注出淋巴细胞背景中残存的导管或腺泡,可见淋巴细胞侵入。
鉴别诊断
1.浆细胞性乳腺炎:以浆细胞浸润为主,淋巴细胞较少。
2.导管扩张症:导管囊性扩张伴有混合性炎症浸润和纤维化。
3.乳腺假性淋巴瘤:混合性的炎症浸润,常伴有淋巴滤泡和生发中心。
4.恶性淋巴瘤:增生的淋巴细胞单一且具有非典型性和单克隆性,破坏乳腺导管和小叶。
5.浸润性小叶癌:单型性列兵样排列,常伴有胞浆内黏液和空泡,免疫组化染色表达角蛋白。
三、肉芽肿性小叶性乳腺炎
定义
肉芽肿性小叶性乳腺炎(GLM)是一种局限于乳腺小叶的非干酪样肉芽肿性炎症,病因尚未完全明确,可能与自身免疫反应、感染(如棒状杆菌)或局部超敏反应有关。
其病理学特征为以乳腺小叶为中心的肉芽肿形成,伴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及多核巨细胞浸润。
临床
好发于育龄期女性(20-40岁),尤其是经产妇。
主要表现:单侧乳腺肿块,质地硬韧,边界不清,可伴疼痛。
皮肤改变:部分病例可见皮肤红肿、溃疡或窦道形成,易误诊为乳腺癌或脓肿。
淋巴结肿大:少数患者伴同侧腋窝淋巴结反应性增大。
病程:慢性迁延,易反复发作,抗生素治疗效果不佳。
大体
病变乳腺组织呈灰白色或黄褐色,质地不均,可见多发微小脓肿或坏死灶。切面可见不规则囊腔,内含脓性或血性液体,周围纤维组织增生,挤压肉眼可见黄色粟粒样脓性分泌物。
与乳腺癌鉴别:GLM无明确肿块边界,无“蟹足样”浸润表现。
镜下特征
病变以小叶为中心呈多灶性分布。
小叶病变融合,小叶结构消失。
肉芽肿性炎症:以乳腺小叶为中心,形成非干酪样坏死性肉芽肿。
可见多核巨细胞(朗汉斯巨细胞或异物巨细胞)。
炎性浸润: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浆细胞及嗜酸性粒细胞混合浸润。
纤维化:慢性期可见间质纤维组织增生,导管扭曲变形。
小叶内吸收空泡周围多种炎细胞浸润伴小脓肿形成,腺管萎缩消失。
微脓肿形成:小叶内可见中性粒细胞聚集。
可伴导管破坏,乳腺导管扩张。
特殊染色
抗酸染色(-):排除结核性乳腺炎。
PAS染色(+/-):部分病例可能检测到真菌或棒状杆菌。
免疫组化
CD68(+)提示组织细胞浸润,ER/PR(-)有助于与乳腺癌鉴别。
鉴别诊断
1.乳腺结核:干酪样坏死,抗酸染色(+),常伴肺结核病史。肉芽肿结构更明显,可见Langhans巨细胞。
2.乳腺癌(尤其是炎性乳腺癌):癌细胞浸润皮肤淋巴管,ER/PR/HER2可能(+)。无肉芽肿结构,可见异型细胞核分裂象。
3.导管周围乳腺炎(浆细胞性乳腺炎):以导管扩张和浆细胞浸润为主,无肉芽肿形成。常见于乳晕区,伴乳头溢液。
4.结节病:全身多系统受累,乳腺罕见。非坏死性肉芽肿,血清ACE水平升高。
5.感染性乳腺炎(细菌/真菌):急性起病,脓液培养可检出病原体。抗生素治疗有效,肉芽肿结构不典型。
参考资料:
1.乳腺肿瘤病理诊断图谱/傅西林主编.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3.7ISBN 7-5023-4308-3
2.乳腺疾病病理彩色图谱/付丽著.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
3.刘彤华《刘彤华诊断病理学》.2018年第4版.人民卫生出版社
4.罗塞和阿克曼外科病理学:第11版:上下卷/(美)约翰. R .戈德布卢姆( John R . Goldblum )等原著;回允中主译.﹣北京: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21.3
5.肿瘤外科病理学:上下册 /(美)西泽·阿莫兰,(美)内达·卡霍尔,(美)安妮卡·韦斯费尔德著;张金库,钟定荣主译.一西安:陕夹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23.6
6.乳腺病理活检解读/(美)施尼特(Stuart.J.Schnit)(美)柯林斯(Laura.C.Collins)主编;黄文斌,薛德彬译.2版.北京: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2014.7
7.Ely KA , Tse G , Simpson JF , Clarfeld R , Page DL . Diabetic mastopathy . A clinicopathologic review . Am J Clin Pathol .2000;113(4):541-545.
8.Valdez R , Thorson J , Finn WG , Schnitzer B , Kleer CG . Lymphocytic mastitis and diabetic mastopathy : a molecular ,immunophenotypic , and clinicopathologic evaluation of 11 cases . Mod Pathol .2003;16(3):223-228.
- 搜索
-
- 1000℃李寰:先心病肺动脉高压能根治吗?
- 1000℃除了吃药,骨质疏松还能如何治疗?
- 1000℃抱孩子谁不会呢?保护脊柱的抱孩子姿势了解一下
- 1000℃妇科检查有哪些项目?
- 1000℃妇科检查前应做哪些准备?
- 1000℃女性莫名烦躁—不好惹的黄体期
- 1000℃会影响患者智力的癫痫病
- 1000℃治女性盆腔炎的费用是多少?
- 标签列表
-
- 星座 (702)
- 孩子 (526)
- 恋爱 (505)
- 婴儿车 (390)
- 宝宝 (328)
- 狮子座 (313)
- 金牛座 (313)
- 摩羯座 (302)
- 白羊座 (301)
- 天蝎座 (294)
- 巨蟹座 (289)
- 双子座 (289)
- 处女座 (285)
- 天秤座 (276)
- 双鱼座 (268)
- 婴儿 (265)
- 水瓶座 (260)
- 射手座 (239)
- 不完美妈妈 (173)
- 跳槽那些事儿 (168)
- baby (140)
- 女婴 (132)
- 生肖 (129)
- 女儿 (129)
- 民警 (127)
- 狮子 (105)
- NBA (101)
- 家长 (97)
- 怀孕 (95)
- 儿童 (93)
- 交警 (89)
- 孕妇 (77)
- 儿子 (75)
- Angelababy (74)
- 父母 (74)
- 幼儿园 (73)
- 医院 (69)
- 童车 (66)
- 女子 (60)
- 郑州 (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