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医疗资讯/ 正文

研究证实:胖要胖对地方,这个部位胖能长寿,但这个部位胖,会折寿!

来源 2025-05-01 12:12:03 医疗资讯

在传统审美中,"梨形身材"常被贴上"微胖"的标签,但最新发表于《英国医学杂志》(BMJ)上的一项大型研究却颠覆了认知:大腿粗、臀部丰满竟是长寿的"宝藏体征"!

这项纳入72项队列研究、覆盖252万人的系统综述揭示,大腿围每增加5cm,全因死亡风险直降18%;臀围每增10cm,死亡率锐减10%。

原来,脂肪的"区位优势"才是健康的关键。 

长期以来,BMI(体重指数)被视为衡量肥胖的"金标准",但其致命缺陷在于无法区分肌肉与脂肪,更忽略脂肪分布差异。

研究发现,BMI与死亡率呈U型关联,22-23为最低风险值,但这仅是整体体重的粗略参考。

真正的健康密码藏在身体各部位的围度中:腰围增10cm,死亡风险跳升11%;腰臀比每涨0.1,死亡率激增20%

这些数据指向一个真相——内脏脂肪才是"隐形杀手"。 

当脂肪囤积于腹腔,它们会释放炎症因子,干扰胰岛素信号,直接推高心血管疾病和糖尿病风险。

研究显示,女性腰围超80cm、男性超90cm后,死亡率曲线如火箭般攀升。

更惊人的是,腰高比突破0.5(即腰围达身高一半)时,死亡风险开始失控。

这种"中心性肥胖"如同在身体核心埋下定时炸弹,而传统BMI却对此视而不见。 

与腹部脂肪相反,大腿和臀部的丰满暗藏生机。

这些部位的脂肪多属皮下脂肪,能储存多余能量、分泌抗炎因子。

更重要的是,大腿围度与肌肉量正相关——强健的腿部肌肉不仅是代谢引擎,更是老年防跌倒、保活动能力的关键。

数据显示,臀围较大的女性往往携带更多保护性脂联素,这与更优的血糖调控密切相关。 

这项研究为健康管理提供了新视角:与其执着于体重秤上的数字,不如关注卷尺上的围度。

对于亚洲人群,建议将男性腰围控制在85cm、女性80cm以内,同时通过深蹲、臀桥等训练强化臀腿肌肉。

值得注意的是,体脂肪指数30%(即体脂率)时死亡风险最低,这提示我们,适度脂肪储备不可或缺。 

总而言之,科学家用百万级数据验证了一个朴素真理:健康从来不靠单维度的"瘦",而在于脂肪是否长在正确的地方。

下次照镜子时,我们或许该对丰满的臀腿会心一笑——这可不是普通的脂肪,这是能保命的脂肪。 

参考文献:

DOI: 10.1136/bmj.m3324

Tags: 研究证实:胖要胖对地方,这个部位胖能长寿,但这个部位胖,会折寿!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