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医疗资讯/ 正文
一头顺滑的直发是许多人追求的美感,但这份 “精致” 背后,却藏着容易被忽视的跨系统健康风险。
我们习以为常的化学直发操作,危害远不止损伤头皮这么简单,很多看似和 “发型” 毫无关联的器官,也可能因它增加患癌风险。
尤其需要提醒青春期的姑娘们,这个阶段身体正处于发育关键期,乳腺等组织对有害物质的敏感性远高于成年后。早年频繁接触化学直发剂,可能会给未来的健康埋下隐患。
这看似普通的直发剂,到底藏着多少看不见的风险?
01 横跨青春期与成年,风险覆盖多系统
长期以来,化学直发剂的健康隐患多集中于生殖系统,研究发现,使用直发剂会提升子宫癌发病几率,且用得越频繁风险越高,尤其对激素敏感类型的子宫内膜癌,这种风险增加的情况更明显。
而在青春期女性中,危害更不容忽视,研究发现,青春期使用直发剂、烫发产品等与成年后乳腺癌的关联,发现青春期常使用这类产品,成年后绝经前患乳腺癌的风险会上升。
《美国国家癌症研究所杂志》(JNCI J Natl Cancer Inst)近期发表一项针对 4.6 万余名 35-74 岁女性的 13.1 年追踪研究发现,使用直发剂 / 化学直发膏的女性,除已知生殖系统癌症风险外,非生殖系统癌症风险同样突出。

胰腺癌风险最高,使用人群患病风险是不使用者的 2.66 倍(95% CI:1.25-5.66),即便调整体重指数等混杂因素,关联仍未减弱;甲状腺癌风险增加 71%(HR=1.71,95% CI:1.01-2.89),频繁使用(每年超过 4 次)者风险呈上升趋势(P=0.07);非霍奇金淋巴瘤风险提升 62%(HR=1.62,95% CI:0.94-2.80),频繁使用者风险进一步增至 1.83 倍。
02 风险根源:化学成分和生理特性双重叠加
直发剂的多重致癌风险,并非单一因素导致,而是化学成分的毒性作用与人体生理特点的双重叠加。
▌核心有害成分:直击致癌关键通路
直发剂中含有的多种化学成分,已被证实具有明确致癌或内分泌干扰特性。
甲醛及甲醛释放剂:使用时释放的甲醛会与 DNA、蛋白质共价结合,形成 DNA 加合物,诱发基因组不稳定性;同时产生活性氧,引发氧化应激,损伤 DNA 和蛋白质,这一机制已被证实与淋巴系统、胰腺等部位癌症相关。
邻苯二甲酸酯、对羟基苯甲酸酯:经典内分泌干扰物,可干扰下丘脑 - 垂体 - 甲状腺轴功能,诱发慢性炎症,为肿瘤生长创造条件,与甲状腺癌、子宫癌等激素敏感型癌症密切相关。
环硅氧烷、金属等:环硅氧烷已在动物实验中证实可诱发子宫肿瘤,金属成分则可能通过氧化应激损伤细胞,增加癌变风险。
▌人体生理特点:头皮吸收和敏感窗口期放大风险
头皮吸收效率高:头皮皮肤薄、血管丰富,且直发剂使用时可能造成头皮破损,使化学成分更易渗透进入血液循环,相较于其他皮肤部位,经皮吸收效率显著更高。
加热过程加剧危害:使用直发器时的高温会促进化学成分释放,同时加速皮肤吸收,进一步提升暴露剂量。
青春期敏感窗口期:青春期乳腺组织处于快速增殖阶段,细胞分裂活跃,对致癌物质的敏感性远高于成年期,此时暴露可能导致长期不可逆的损伤,为绝经前乳腺癌埋下隐患。
03 风险分层:这些人群需重点警惕
研究数据显示,直发剂的健康风险并非均匀分布,以下人群面临的威胁更为突出。
▌高频使用者与长期使用者
每年使用超过 4 次、青春期即开始使用,或使用年限超过 10 年的女性,风险呈指数级上升。例如,青春期频繁使用直发剂者,绝经前乳腺癌风险是普通人群的 2 倍多;成年频繁使用者,子宫癌风险增加 155%。
▌激素敏感人群
绝经前女性、有乳腺癌 / 子宫癌家族史者、肥胖女性(体内雌激素水平较高),由于内分泌系统更为敏感,对直发剂中的内分泌干扰物更易产生反应,风险叠加效应明显。
▌低体力活动人群
研究发现,体力活动水平较低的女性,使用直发剂后的子宫癌风险更高,可能与体力活动不足导致的慢性炎症状态,放大了化学成分的致癌作用有关。
04 科学防护:从减少使用到精准规避
面对明确的健康风险,无需过度恐慌,但需建立科学的防护意识,平衡美观与健康。
▌优先减少使用频率与时长
优先减少直发剂的使用频率与累计使用时长,考虑到化学直发产品的风险与暴露剂量、时长密切相关,日常可尽量选择无化学涂层的物理直发器等非化学方式打造直发效果,从源头减少有害成分接触;若因特殊需求必须使用化学直发剂,也应将使用频率严格控制在每年 4 次以内,同时避免连续多年长期使用,通过降低累计暴露量来减少风险叠加。
▌精准规避高危产品与成分
结合研究中提及的直发剂有害成分,购买时需主动查看产品配料表,重点避开含有甲醛、DMDM 乙内酰脲等甲醛释放剂、邻苯二甲酸酯以及强碱性成分的配方,这类成分可能加剧子宫癌、乳腺癌等风险;相反,应优先选择明确标注 “无甲醛” 的温和型产品,降低成分本身带来的健康威胁。
▌强化使用过程中的防护
避免使用时的 “双重暴露”:一方面,使用直发剂时需佩戴一次性手套和口罩,前者减少手部皮肤直接接触有害成分,后者降低挥发性物质的吸入性暴露;另一方面,需保持室内开窗通风,加速有害气体扩散,同时严格遵循产品说明书控制停留时间,避免成分在头皮长时间残留,使用后用温水反复彻底冲洗头皮及头发,若头皮存在破损、炎症或过敏反应,需立即暂停使用,防止成分通过伤口加速渗透吸收。
▌敏感人群完全规避
青春期女孩、孕妇及哺乳期女性应直接避免使用,这类人群内分泌系统尚未稳定或处于特殊生理阶段,对有害成分更敏感,且青春期的暴露可能影响成年后健康;此外,有乳腺癌、子宫癌家族史,或既往确诊过相关疾病的女性,也建议彻底停用,避免风险因素叠加。
▌定期进行健康筛查
对于曾长期使用过直发剂的女性,需根据研究中提及的高风险癌症类型(如乳腺癌、子宫癌)优化筛查方案:20-40 岁女性可每 1-2 年做一次乳腺超声检查,40 岁以上在超声基础上加做乳腺 X 线检查,重点监测乳腺健康;30 岁以上女性每 3 年进行一次甲状腺功能检测与甲状腺超声,排查内分泌相关风险;绝经后女性则需定期进行妇科检查,必要时加入子宫内膜活检,通过早筛查、早发现,为疾病干预争取最佳时机。
05 结语
追求美本无错,但健康不容忽视,毕竟再精致的发型,也抵不过一份踏实的健康打底。在选择任何美容产品时,我们都应该谨慎行事。在了解直发产品的这些风险后,我们可以通过科学的方法来保护自己,这才是真正的“变美性价比”。
参考文献
[1]BAILEY JT, CHANG CJ, GASTON SA, et al. Use of hair straighteners and chemical relaxers and incidence of non-reproductive cancers[J]. J Natl Cancer Inst, 2025:djaf280. DOI: 10.1093/jnci/djaf280.
[2]CHANG CJ, O'BRIEN KM, KEIL AP,et al. Use of straighteners and other hair products and incident uterine cancer[J]. J Natl Cancer Inst, 2022;114(12):1636-1645. DOI: 10.1093/jnci/djac165.
[3]WHITE AJ, GREGOIRE AM, TAYLOR KW,et al. Adolescent use of hair dyes, straighteners and perms in relation to breast cancer risk[J]. Int J Cancer, 2021;148(9):2255-2263. DOI: 10.1002/ijc.33413.
- 搜索
- 
        
- 1000℃李寰:先心病肺动脉高压能根治吗?
- 1000℃除了吃药,骨质疏松还能如何治疗?
- 1000℃抱孩子谁不会呢?保护脊柱的抱孩子姿势了解一下
- 1000℃妇科检查有哪些项目?
- 1000℃妇科检查前应做哪些准备?
- 1000℃女性莫名烦躁—不好惹的黄体期
- 1000℃会影响患者智力的癫痫病
- 1000℃治女性盆腔炎的费用是多少?
- 标签列表
- 
        - 星座 (702)
- 孩子 (526)
- 恋爱 (505)
- 婴儿车 (390)
- 宝宝 (328)
- 狮子座 (313)
- 金牛座 (313)
- 摩羯座 (302)
- 白羊座 (301)
- 天蝎座 (294)
- 巨蟹座 (289)
- 双子座 (289)
- 处女座 (285)
- 天秤座 (276)
- 双鱼座 (268)
- 婴儿 (265)
- 水瓶座 (260)
- 射手座 (239)
- 不完美妈妈 (173)
- 跳槽那些事儿 (168)
- baby (140)
- 女婴 (132)
- 生肖 (129)
- 女儿 (129)
- 民警 (127)
- 狮子 (105)
- NBA (101)
- 家长 (97)
- 怀孕 (95)
- 儿童 (93)
- 交警 (89)
- 孕妇 (77)
- 儿子 (75)
- Angelababy (74)
- 父母 (74)
- 幼儿园 (73)
- 医院 (69)
- 童车 (66)
- 女子 (60)
- 郑州 (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