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医疗资讯/ 正文

43 万女性随访25年实锤!BMJ:不做首轮乳腺X线筛查,死亡风险高 40%,IV期肿瘤风险飙升 261%

来源 2025-10-22 12:12:40 医疗资讯

乳腺癌是全球女性常见的恶性肿瘤,尽管近年来筛查与治疗技术显著提升,晚期乳腺癌依然是导致高死亡率的主要原因之一。乳腺X线筛查是目前公认的最有效早期检测手段,多项研究表明其能降低晚期乳腺癌的诊断率和死亡率。然而,关于首轮筛查参与行为对长期乳腺癌结局的影响尚不明确。首轮筛查被视为关键窗口期,其行为模式可能预测未来的筛查依从性及疾病预后。本研究旨在填补这一知识空白,帮助制定更有效的筛查干预策略。

本研究基于瑞典近50万女性随访数据,分析了首轮乳腺X线筛查参与情况与后续乳腺癌发病、肿瘤特征及死亡风险的关系。结果显示,未参与首轮筛查的女性在长期内持续不愿参与后续筛查,且乳腺癌症状被检测出的比例显著更高,肿瘤多为晚期。首轮筛查未参与者乳腺癌死亡风险较参与者高出40%,该风险差异持续25年,提示首轮筛查参与行为是预测乳腺癌预后的重要早期指标。

图:研究入组流程图

研究人员纳入1991年至2020年间获得瑞典乳腺X线筛查项目邀请的432,775名女性,首次筛查邀请年龄为40岁或50岁。通过瑞典多个高质量全国登记系统链接,收集筛查参与情况、乳腺癌发生、肿瘤分期及死亡数据,最长随访达25年。筛查参与状态分为“参与”和“不参与”,排除首次邀请前已确诊癌症患者。采用Cox比例风险模型计算乳腺癌死亡风险比,逻辑回归分析肿瘤特征与首次筛查参与的关联。

结果显示,研究期间共记录16,059例新发乳腺癌,首次筛查未参与者占32.1%。这部分女性后续筛查参与率显著低于首次参与者(平均参与次数4.77次 vs 8.74次)。尽管两组25年累计乳腺癌发病率无显著差异(7.6% vs 7.8%),但首次筛查未参与者更易被症状发现乳腺癌(2.6% vs 0.7%)。肿瘤分期方面,非参与者被诊断为III期及IV期乳腺癌的风险分别提高53%和261%。

图:首次受邀参加乳腺X线筛查后的后续筛查轮次参与情况

在6818686人·年随访中,首次筛查未参与者乳腺癌死亡率显著升高,25年累计死亡率为9.9‰,参与者为7.0‰,调整后风险比1.40。敏感性分析验证了结果的稳健性。

图:采用Aalen-Johansen估计法评估的各类检测方式乳腺癌的累积发病率

图:自1991-2023年首次筛查邀请后25年内的乳腺癌死亡率,按首次受邀乳腺X线筛查的参与情况分层

总之,本研究证实首次乳腺X线筛查非参与行为是乳腺癌晚期诊断和死亡风险增加的重要预测因子,主要机制为检测延迟。尽管存在健康使用者偏倚的可能性,数据表明该偏倚无法完全解释死亡差异。社会经济及人口学因素虽与筛查参与相关,但首轮筛查参与状况为可干预的行为指标,且数据易于收集,具有重要实用价值。

原始出处

Ma Z, He W, Zhang Y, et al. First mammography screening participation and breast cancer incidence and mortality in the subsequent 25 years: population based cohort study. BMJ. 2025;390:e085029. Published 2025 Sep 24. doi:10.1136/bmj-2025-085029

本文相关学术信息由梅斯医学提供,基于自主研发的人工智能学术机器人完成翻译后邀请临床医师进行再次校对。如有内容上的不准确请留言给我们。

Tags: 43 万女性随访25年实锤!BMJ:不做首轮乳腺X线筛查,死亡风险高 40%,IV期肿瘤风险飙升 261%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