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医疗资讯/ 正文

World J Pediatr:小儿柔性支气管镜检查的进展

来源 2025-10-06 12:11:08 医疗资讯

软性支气管镜(Flexible Bronchoscopy,FB)是一种多功能的呼吸系统诊断与治疗工具,在儿童呼吸疾病管理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尽管已有欧洲呼吸学会、美国胸科学会及中国相关指南,但因设备可及性、医疗资源差异及操作标准不一,实际应用中存在较大差异。近年来,随着技术进步和麻醉方法优化,儿童软性支气管镜应用显著增加,有必要对现有指南进行更新和总结,以统一标准、促进安全有效的临床实践。

适应症与禁忌症

  • 诊断适应症包括气道阻塞(如气促、喘鸣)、影像学异常(肺实变、肺不张、局限性肺气肿)、慢性咳嗽、肺部占位性病变及疑似异物吸入等。

  • 治疗适应症涵盖清除气道异物、肺泡蛋白沉积症、局部药物给药及介入治疗(如激光、冷冻、气囊扩张等)。

  • 相对禁忌症主要包括严重心肺功能不全、危及生命的心律失常、肺动脉高压、活动性大出血及凝血功能障碍等,但在经验丰富团队和充分准备下,部分禁忌症患者仍可安全行检查。

麻醉与术前准备

  • 强调个体化麻醉方案选择,根据患儿病情和操作类型选择局部麻醉联合意识镇静或全身麻醉,全身麻醉尤其适用于长时间或复杂操作。

  • 术前详尽评估包括病史、体检、实验室检查(血常规、凝血、肝肾功能等)、影像学及心电图。

  • 制定紧急预案,心理支持及合理禁食时间以确保安全。

肺泡灌洗(BAL)管理

  • BAL是诊断及治疗多种肺部疾病的重要手段,推荐采用正常生理温度生理盐水,儿童每次灌洗量为1 mL/kg,最大不超过20 mL,每次3-4次,总量控制在5-10 mL/kg以内。

  • 建议回收率≥40%,通过细胞学分析及病原检测提高诊断准确率。

先进诊断与介入技术

  • 介绍了经支气管针吸(TBNA)、内镜超声引导下经支气管或经食管细针穿刺(EBUS-TBNA、EUS-B-FNA)、径向内镜超声(rpEBUS)等技术,提升了纵隔及肺部病变的诊断效率。

  • 强调先进介入技术如激光消融、冷冻治疗、电切术、气囊扩张及气道支架植入等在复杂气道疾病中的应用。

更新的建议和主要变化

诊断标准与适应症分层

结合临床表现和影像学,明确气道病变与感染需行PFB的指征,特别对疑难病例应考虑高级诊断手段。

治疗策略

依据病变性质选择合适介入手段,异物取出优先考虑刚性支气管镜联合软性支气管镜操作,复杂气道狭窄采用激光或气囊扩张。

随访管理

术后需至少2小时监测生命体征,防范低氧、出血等并发症,复杂病例需多学科定期评估。

特殊人群管理

对低体重儿童、重症患者及先天畸形患儿,强调个体化方案与多学科合作。

专家评论与见解

专家组一致认为,PFB技术已成为儿科呼吸疾病诊疗的核心工具,强调安全性与疗效的平衡。面对新技术的应用,需加强培训及跨学科协作。未来应推动设备微型化、诊断技术革新及建立全球统一培训体系,提升儿童患者的医疗质量与可及性。专家对高级技术在幼儿中的应用持谨慎乐观态度,呼吁开展多中心研究以积累证据。

实际影响

该指南推动了PFB在儿科临床的广泛应用,标准化操作流程,提升诊断和治疗效果,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各级医疗机构应根据指南配置相关设备与人员,开展系统培训,保障儿童患者获得安全、精准的呼吸道疾病管理。

原始出处

Li, SX., Tao, XF., Wu, HJ. et al. Advances in pediatric flexible bronchoscopy. World J Pediatr (2025). https://doi.org/10.1007/s12519-025-00967-7

本文相关学术信息由梅斯医学提供,基于自主研发的人工智能学术机器人完成翻译后邀请临床医师进行再次校对。如有内容上的不准确请留言给我们。

Tags: World J Pediatr:小儿柔性支气管镜检查的进展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