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医疗资讯/ 正文
【述评】
随着医疗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尤其是外科微创技术的发展、性能更优的麻醉药品和技术在临床的不断应用、麻醉与围手术期管理理念的不断更新,日间手术已经成为全世界范围内快速发展的医疗模式。近几年,日间手术已经成为推动我国医院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之一,国家也相继出台相关文件。2019年印发的《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工作的意见》中确定将日间手术占择期手术比例纳入三级公立医院的绩效考核中;2021年6月发布《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动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明确指出大力推行日间手术,提高日间手术占择期手术的比例。2022年4月27日《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十四五”国民健康规划的通知》提出推动三级医院日间手术的常态化,逐步扩大日间手术病种范围,提高日间手术占比,同时鼓励有条件的医院设置日间病房,为患者提供舒适化高质量的医疗服务。
1 日间手术的现状
1.1 我国日间手术发展现状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的数据显示:目前超过40%的全国二级及以上公立医院已经开展了日间手术,三级公立医院开展日间手术的比例接近80%,我国日间手术正处于快速发展中。2015年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发布了第1批56个日间手术推荐术种,2019年推荐术种增加了77个,2022年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制定印发了《日间手术推荐目录(2022年版)》共含有708个推荐日间手术术种,该目录的颁布有助于医疗机构更加规范化地实行日间手术,逐步提高日间手术的占比,有助于分级诊疗制度的建设。尽管我国日间手术处于蓬勃发展状态,但相较于发达国家,我国日间手术的整体占比明显不足。我国目前三级医院日间手术量占全院手术总量的30%左右,远低于欧美国家平均60%的水平。这一差距不仅反映了日间手术模式在国内的推广力度和接受度有待提升,也凸显了医院资源配置和流程优化上的挑战。
1.2 多学科合作在日间手术中的作用
为了更好地开展日间手术,需要不断优化围手术期管理流程,多学科联合诊疗模式已经成为我国医疗机构开展日间手术的运行管理常态。多学科联合诊疗(multi‑disciplinary treatment, MDT)是一种多学科综合管理模式,由医务处、麻醉科医师、外科医师、护士以及其他各科室医务人员共同参与的诊疗过程。目前我国日间手术主要有3种运行模式:集中收治、统一管理,分散收治、统一管理,混合收治、统一管理。无论哪种模式均需要麻醉科、手术科室、护理部、医技部门等各医疗部门的合作管理。通过积极探索日间手术的运营策略和运行流程,建立行政+医务人员的组织结构,引入精细化管理,推行多学科合作,做到: ① 术前经过手术科室及麻醉科的共同评估; ② 术中确保外科的精细操作和麻醉科的全面管理; ③ 术后开展医护一体化的康复方案。在日间手术中开展多学科诊疗合作,使得日间手术的管理流程更加合理化,可以有效减少患者围手术期并发症、缩短住院时间、降低住院费用,保障患者围手术期安全。
1.3 麻醉和围手术期精细化管理在日间手术中的作用
麻醉和围手术期的精细化管理目前已经成为日间手术良好管理的基础。麻醉科门诊的开展有利于全面了解患者的围手术期器官功能,制定个体化的麻醉方案,提高医疗工作效率,降低围手术期并发症的发生率,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为患者带来安全舒适的围手术期保障。除此之外,麻醉科门诊还是实现“预住院”模式和开展门诊MDT的重要环节(图1为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门诊MDT示意图),通过麻醉科门诊的评估和准备,可以快速筛选出危重症患者及特殊病情患者,进行早期的多学科诊疗干预,进一步减少围手术期并发症和降低病死率,为患者的围手术期安全保驾护航。
日间手术是一种特殊的择期手术模式,《日间手术麻醉指南》明确了加速康复外科理念下的日间手术快速康复主要在于充分的术前检查和评估、完善的围手术期监测、良好的术后镇痛和恶心呕吐预防以及严格的患者出院标准。具体的措施包括:在麻醉科门诊完成术前评估与预处理,术中监测和管理应与择期手术保持一致,围手术期使用肺保护通气策略和目标导向的液体管理,术后采取多模式镇痛和预防恶心呕吐,采用麻醉后恢复评分和麻醉后离院评分判定患者能否离院,通过多维度、多策略、个体化的措施提高麻醉和围手术期的管理水平,促使患者术后快速康复。
2 日间手术麻醉面临的挑战
2.1 日间手术三四级手术占比不足
通过对近几年我国日间手术术式变化进行分析发现,日间手术的术式范围进一步扩大。研究发现,2016年至2022年我国日间手术术式增长幅度最快的为二级手术,其后分别是三级手术和四级手术,日间手术目前主要仍以二级手术为主。但随着手术技术的进展,围手术期麻醉安全舒适管理理念的改进,以及医院对于日间手术的需求增加,更多的三级、四级手术和侵入性手术已经被纳入到日间手术中。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2021年国家医疗服务与质量安全报告》显示,2021年日间手术开展增幅较去年增加45.6%,其中三级医疗机构日间手术中三级、四级手术的占比中位数分别为29.43%和4.25%。日间手术术式种类的扩增和手术等级的提高,意味着需要更加完善的日间手术麻醉流程和镇痛策略、优化的围手术期安全管理模式以及多学科合作。
2.2 日间手术规范化管理制度不够健全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十四五”国民健康规划的通知》中提到推动三级医院日间手术服务常态化、制度化,提高择期手术中日间手术的比例。全国日间手术的调研情况显示,仅有21.4%的医院建立有完善的日间手术团队、日间手术管理系统以及日间手术管理制度,有64.6%的医院具备成熟日间手术的麻醉评估流程,绝大部分的指标达成率不及70%,这与郭莉等和朱宏等的研究结果相似。目前医疗机构(尤其是二级医疗机构)对于日间手术的安全管理流程和规范化制度建设仍处于摸索和进一步完善的阶段。不同于择期手术,日间手术短暂的住院时间要求将提高手术质量、促进患者围手术期安全、减少并发症以及增加术后舒适化康复进行有机结合。尽管目前已有不少日间手术相关的专家共识及指导意见,但医疗机构对于日间手术的管理制度、工作流程和质量评价的建设仍在逐步探索阶段。
2.3 医保政策对日间手术的支持仍需加强
2021年全国日间手术调研结果显示,高达60%以上的医疗机构认为医保对日间手术患者门诊检查费用报销的不足是限制日间手术全面推广的主要问题之一,这也与张薇薇等的研究结果一致。2016年华西医院一项研究同样也发现,日间手术患者的治疗费用报销率较低,使得患者自付费用比例高于择期手术住院患者,大大降低了患者主动参与日间手术的意愿。随着近些年医保政策的改进,部分地区通过预住院等模式将日间手术患者的门诊检查费用纳入医保,方便患者就诊,提高了患者就医满意度,但仍需要进一步的政策支持才能更好地保证日间手术的全面推广。
2.4 日间手术信息系统和安全质量建设不足
日间手术作为一种创新型的手术管理模式,通过整合医疗资源缓解了我国医疗就诊的压力,并能使患者、医院和国家三方共同获益。但日间手术压缩式的住院模式,其医疗环节和流程较择期手术相比有增无减,需要多个临床科室、医技科室以及行政部门相互协调合作。因此健全的日间手术信息系统和安全质量建设是确保患者安全和提升医疗服务质量的关键因素。相较于择期手术,日间手术安全质量指标更为复杂繁琐,完善的信息化系统可以实时把控日间手术闭环管理中的各个关键点,建立起同质化的安全质量管理体系,保障日间手术的安全性。目前已有很多三级医院在日间手术管理模式和信息系统方面取得进展,但由于各家医院手麻系统、病历系统以及门诊系统的不同步,信息系统在全国的推广仍然存在一定的阻碍。
3 日间手术推动医院高质量发展
3.1 缩短平均住院日,节约医疗费用
日间手术优点是缩短患者平均住院日,提升床位资源配置效率。对患者而言能缩短手术等待时间与住院时间,减少医疗费用;对医院而言可以提高床位周转率,降低医疗成本;对政府而言可以缓解医疗矛盾和医疗压力,提供优质的医疗服务。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统计中心显示:2022年三级公立医院开展日间手术的占比达79.5%,较2021年增加3.0个百分点;日间手术占择期手术比例为14.2%,较2021年增加1.7个百分点。医院次均住院费用10 860.6元,按当年价格比上年下降1.3%,按可比价格较上年下降2.4%,其中三级公立医院次均住院费用下降4.0%。医院出院患者平均住院日为9.2 d,其中三级公立医院平均住院日为8.7 d,比上年同期减少0.3 d。
3.2 标准化管理流程,建立信息化系统
快速高效的日间手术需要建立术前、术中、术后的一体化管理流程,确保每一个环节的紧密衔接。手术团队、麻醉团队和护理团队需进行紧密的配合,通过优化流程和资源配置为患者保驾护航。医院需对环节管理和医疗质量进行监督和随访,进一步优化日间手术的医疗质量,扩大日间诊疗的范围,为患者提供安全、舒适、快速康复的诊疗服务。因此,建立一个涵盖床位预约、入院评估、手术管理、出院随访等全流程的信息化管理系统是增加日间手术占比、改善医疗服务的利器。日间手术信息化管理系统的建立会进一步提高医院的管理效率、降低医疗成本,提高医护人员的工作效率,改善医疗服务质量,提升患者的就医体验。在信息化手段的帮助下,可以进一步完善日间手术的各项措施,有助于学科发展。
3.3 提高患者满意度,探索反馈评估系统
2023年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发布的《关于印发改善就医感受提升患者体验评估操作手册》再次明确了全链条、全覆盖、全程式改善患者就医感受是我国目前医疗改革和医疗发展的重点。患者就医体验和患者满意度是医院质量管理评价体系最重要的指标之一,日间手术的开展有助于提高患者满意度。将以患者为中心作为医疗质量评价的主体,建立流程化的日间手术管理制度,提高日间手术的舒适化医疗,完善日间手术随访评估体系,提升患者满意度。完善的反馈评估系统应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① 设计反馈机制,选择合适的反馈渠道(如问卷调查、在线评价系统、电话回访等),确保反馈形式便捷易于使用,提高患者的参与度; ② 制定评估标准,通过专家函询等形式确定评估的主要内容,保证评估结果的客观性; ③ 数据分析与改进,定期对反馈数据进整理分析,找出常见问题并制定改进计划,实施跟踪改进结果并及时反馈; ④ 持续评估,定期进行反馈与改进循环,改进日间手术服务质量,提高患者围手术期的安全性与舒适性。建立常态化的日间手术患者评估系统,从患者对医疗质量和就医体验等几个方面进行反馈评估,不断完善日间手术的流程,在提高日间手术占比的同时进一步降低围手术期的并发症发生率和再入院率,确保医疗质量的同时提高医院的效益运转和满足患者的就医需求。
3.4 构建医疗网络,体系化协作助力日间手术
《2022中国卫生健康统计年鉴》数据显示,近5年来三级医院诊疗服务人次数超过50%,且占比逐年增高,床位使用率明显高于基层医院。随着日间手术比例的逐步提高,需要进一步完善医疗体系的构建,实现日间手术患者在大医院完成手术诊疗,在社区医院进行术后恢复的模式。大型医院可以与周边社区卫生机构建立起片区式的医疗网络,在为患者提供诊疗服务的同时,引导患者选择合适的康复服务,提高医疗服务的效率,同时也能进一步扩大日间医疗服务范围。
3.5 强化绩效考核意识,构建日间手术评价体系
绩效考核是常态化的重要工作,《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工作的意见》中已明确将日间手术占比纳入三级公立医院的绩效考核中。医院要进一步建立科学全面的日间手术管理制度,构建日间手术绩效评价体系,制定日间手术的发展目标;各个临床科室严格执行医院制定的管理制度和诊疗流程,根据国家和医院要求做好考核指标任务。构建日间手术评价体系,可以从各个层面评价日间手术运行的质量标准,加强医务人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利于进一步开展日间诊疗服务,提高日间手术占比,提升患者满意度,促进日间手术和日间诊疗的高质量发展。
4 总结与展望
日间手术的开展与推广是公立医院绩效考核和全面提升医疗质量行动计划的工作重点。麻醉科医师在日间手术的发展推广和促进医院高质量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参与编写了《日间手术麻醉指南》和《麻醉门诊建设专家指导意见》等相关指南及专家共识,指导临床医师加强对日间手术患者的围手术期管理,提高术后快速康复。同时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北京协和医院、上海交通大学附属仁济医院等各家医院均在麻醉科医师的主导下,建立起完善的日间手术麻醉管理流程,为医院更好地开展和推广日间手术的流程化、统一化、安全化的全流程管理建设奠定基础。
我国日间手术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要确保日间手术规范化的开展和推广,在医院层面需要做到:落实和完善日间手术的精细化管理机制流程;配套日间手术或日间病房需要的仪器设备人员;与基层医院或医疗卫生机构建立日间手术网络,保障患者的术后恢复。而医务人员层面则需要做到:严格遵守日间手术的诊疗原则,把握麻醉手术指征,根据上级政府和医院要求的规范高效地开展日间手术工作,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和效率,积极主动参与日间手术相关培训,提高临床诊疗技术。在政府政策的支持下,医院可以从管理层面更好地统筹管理日间手术和日间诊疗工作,提高日间手术占比,提升日间手术质量,推动医院的高质量发展。
国际麻醉学与复苏杂志,2025,46(04):339-343 .
DOI:10.3760/cma.j.cn321761-20241119‑01238
- 搜索
-
- 1000℃李寰:先心病肺动脉高压能根治吗?
- 1000℃除了吃药,骨质疏松还能如何治疗?
- 1000℃抱孩子谁不会呢?保护脊柱的抱孩子姿势了解一下
- 1000℃妇科检查有哪些项目?
- 1000℃妇科检查前应做哪些准备?
- 1000℃女性莫名烦躁—不好惹的黄体期
- 1000℃会影响患者智力的癫痫病
- 1000℃治女性盆腔炎的费用是多少?
- 标签列表
-
- 星座 (702)
- 孩子 (526)
- 恋爱 (505)
- 婴儿车 (390)
- 宝宝 (328)
- 狮子座 (313)
- 金牛座 (313)
- 摩羯座 (302)
- 白羊座 (301)
- 天蝎座 (294)
- 巨蟹座 (289)
- 双子座 (289)
- 处女座 (285)
- 天秤座 (276)
- 双鱼座 (268)
- 婴儿 (265)
- 水瓶座 (260)
- 射手座 (239)
- 不完美妈妈 (173)
- 跳槽那些事儿 (168)
- baby (140)
- 女婴 (132)
- 生肖 (129)
- 女儿 (129)
- 民警 (127)
- 狮子 (105)
- NBA (101)
- 家长 (97)
- 怀孕 (95)
- 儿童 (93)
- 交警 (89)
- 孕妇 (77)
- 儿子 (75)
- Angelababy (74)
- 父母 (74)
- 幼儿园 (73)
- 医院 (69)
- 童车 (66)
- 女子 (60)
- 郑州 (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