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医疗资讯/ 正文

为什么有人天生吃不胖?科学家追踪 12 年发现:关键在父母受孕季节

来源 2025-04-26 12:11:53 医疗资讯

你是否见过这样的 “天生赢家”?冬天穿单衣不打颤,胡吃海喝不发胖,体检报告上血脂血糖永远 “别人家水平”。科学界追踪多年发现,这类人锁骨下方藏着更多 “棕色脂肪”—— 这种自带线粒体 “火焰工厂” 的特殊脂肪,能把囤积的赘肉直接转化为热量消耗,堪称人体的“天然燃脂开关”。但为何有人天生拥有高效燃脂的 “黄金配置”?

直到日本研究团队耗时12年追踪1382名志愿者,终于在《Nature Metabolism》杂志揭晓答案:父母受孕时的环境温度,竟在精卵结合前就给后代的脂肪代谢打上了 “出厂设置”。研究发现,在11月至次年3月寒冷季节受孕的人群,成年后棕色脂肪组织(BAT)检出率达78.2%,较4-10月温暖季节受孕者高出12%(P=0.007),且活性水平提升17%。值得注意的是,这种差异与出生季节无关——无论婴儿在哪个季节呱呱坠地,BAT的“起跑线”早在精卵结合前就由孕前环境悄悄划定,证实了孕前3-6个月的环境信号已启动“代谢编程”,比胚胎发育更早影响后代生理特征。

图片

在能量消耗的核心战场,寒冷季节受孕者展现出显著优势:冬季低温环境下,他们的冷诱导产热(CIT)能力较温暖季节受孕者高出23%,相当于每天多燃烧150kcal热量(约1.5个苹果的能量);餐后的饮食诱导产热(DIT)效率提升19%,让身体从“储存热量”模式转向“主动燃脂”模式;即使排除体重和运动量影响,其每日总能量消耗(TEE)仍比对照组多100kcal,按年计算可减少约3.6kg体脂积累。

这种持续的“代谢加速”带来肥胖指标的全面优化:寒冷季节受孕者的BMI平均低1.2kg/m²,体脂率、内脏脂肪面积和腰围分别降低15%、18%和3.2cm。结构方程模型揭示了关键机制:受孕季节通过提升BAT活性(β=0.145,P=0.005),间接拉低BMI(β=-0.175,P<0.001),证实BAT是连接孕前环境与肥胖风险的核心中介因子。

图片

研究发现寒冷季节受孕的志愿者BAT含量和活性都更高

图片

寒冷季节受孕的人适应性产热能力更强

图片

寒冷季节受孕与肥胖指标负相关

研究团队通过三大技术构建起严密证据链:利用FDG-PET/CT扫描直观捕捉BAT的葡萄糖代谢热点,结合NIR-TRS无创检测锁骨上区血红蛋白浓度,精准评估BAT功能状态;通过间接热量测定法,在19°C寒冷与27°C舒适环境下实时对比产热差异,并借助双标水(DLW)技术追踪一周自由生活能耗,排除运动干扰后发现静息代谢的本质差异;最终锁定孕前低温(日均温每降10°C,BAT活性↑22%)和昼夜温差(每增大5°C,活性↑15%)为核心驱动因素,明确了寒冷刺激的“剂量-效应”关系。

图片

成年后BAT活性关键在于受孕前暴露于较低的室外温度和较大的昼夜温差

这项研究首次提出 “孕前起源健康与疾病(PfOHaD)” 理论,指出孕前寒冷可能通过精子 DNA 甲基化、组蛋白修饰等表观遗传机制,将 “寒冷适应” 信号编码进生殖细胞,使后代 BAT 发育相关基因(如 UCP1、ADRB3)表达上调。这种跨代传递的不仅是 BAT 数量,更重塑了整个能量代谢系统——高效的脂肪燃烧伴随胰岛素敏感性提升、脂质代谢改善,从源头降低代谢性疾病风险。

当我们还在纠结 “管住嘴迈开腿” 的减肥公式时,这项研究却揭示了一个反常识的真相:肥胖防控的关键战场,或许不在健身房或餐桌,而在生命诞生前的孕前时光, 孕前3个月的环境信号,足以通过跨代表观遗传,重塑后代的能量代谢轨迹。当棕色脂肪成为连接环境与健康的 “遗传桥梁”,我们对肥胖的战争,或许早已在生命起点悄然打响。

参考文献:

Yoneshiro T, Matsushita M, Fuse-Hamaoka S, et al. Pre-fertilization-origin preservation of brown fat-mediated energy expenditure in humans. Nat Metab. 2025;7(4):778-791. doi:10.1038/s42255-025-01249-2

Tags: 为什么有人天生吃不胖?科学家追踪 12 年发现:关键在父母受孕季节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