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医疗资讯/ 正文
编者按:癌症,这一全球性的健康挑战,正以其隐匿性和致命性威胁着无数人的生命。然而,现代医学的发展已经证明,早期筛查是癌症防治的关键环节。通过早癌筛查,我们不仅能够显著提高癌症患者的治愈率,还能有效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
【医悦汇】邀请到北京大学肿瘤医院张晓东教授做客对话大咖栏目,深入探讨早癌筛查的独特优势、必要性以及在胃肠道肿瘤筛查中的现状与挑战。
医悦汇:做好早癌筛查是防治癌症最有效的手段,与普通体检相比,早癌筛查有哪些独特的优势和必要性?
张晓东教授:通常而言,企事业单位每年都会组织员工进行体检,但此类体检并非专门针对肿瘤筛查。其主要作用在于发现一些常见疾病,例如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据我了解,就癌症筛查而言,多数单位仅提供血液肿瘤标志物检测。此外,针对50岁以上的员工,部分单位会安排胸部平扫CT检查。这一项目是在近十年人们对肺癌筛查的认知逐渐提高后,各单位才陆续增加的。此外,还包括妇科宫颈涂片等检查项目。
然而,血液肿瘤标志物检测项目存在一定的局限性。若其检测结果升高,往往意味着癌症已处于中晚期或局部进展期,而非早期癌症。因此,我们并不将其作为早癌筛查的硬性指标。当然,也有网友提到,其单位的某位同事因血液肿瘤标志物升高而被查出癌症。我在微博上也曾指出,这种情况并不能算作早癌筛查,而是一种偶然发现的进展期甚至晚期恶性肿瘤。相比之下,胸部CT检查在50岁以上人群中确实能够筛查出早期肺癌,是肺癌筛查的主要手段之一。
自新冠疫情以来,因筛查新冠患者需要,胸部CT检查的普及度大幅提高。这也造就了中国在肺癌早癌筛查方面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果。通过胸部CT检查,肺癌的早期诊断率得到了显著提升。然而,在胃肠道肿瘤方面,早期诊断率仍然较低。因此,单位组织的常规体检并不能等同于早癌筛查。
此外,体检机构的工作人员通常不具备专科医生的专业水平或对癌症的敏感性。当血液肿瘤标志物出现异常时,他们可能会提醒员工前往正规医院或专科医院进行进一步检查。但如前所述,若血液肿瘤标志物显著升高,往往意味着癌症已处于晚期。所以说,单位体检与早癌筛查之间存在明显差异。
医悦汇:目前我国胃肠道肿瘤方的发病率和早癌筛查率如何?存在哪些问题和挑战?
张晓东教授:在我国,胃肠道肿瘤在发病率前几位的恶性肿瘤中占有较高比例,其中包括结直肠癌、胃癌、食管癌和肝癌等。这些肿瘤均位列我国发病率前10位的恶性肿瘤之中。
近年来,结肠癌的发病率呈现明显上升趋势,已位居我国恶性肿瘤发病率第二位。此前,胃癌的发病率居于第二,结肠癌位列第三。然而,自2022年之后的统计资料显示,结肠癌的发病率已跃居第二位。这些肿瘤的发病率上升与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密切相关,通常被称为“富贵”肿瘤。
然而,与肺癌相比,结直肠癌、胃癌和食管癌的筛查难度较大。肺癌可通过胸部CT进行筛查,该方法损伤性小,且易于被大众接受。而结直肠癌和胃癌、食管癌的筛查则依赖于胃肠镜检查,导致早期筛查率较低。以日本为例,其胃癌发病率占全球的50%以上,我国目前的数据显示为44%。尽管如此,日本胃癌的死亡率较低,治愈率高达65%,而我国的治愈率仅约为30%。日本胃癌发病率虽高,但死亡率低、治愈率高,主要得益于其自20世纪50年代起就开始开展人群早癌筛查,尤其是胃镜检查。经过数十年的努力,其治愈率显著提高。在我国,结直肠癌的筛查比胃癌筛查更为困难,因为肠镜检查前的肠道准备过程较为繁琐,导致大众对其接受度较低。
我国胃癌、结直肠癌和食管癌的早期诊断率均较低,早期癌症的确诊率约为20%,其中结肠癌的早期确诊率约为30%,远低于预期目标;在食管癌高发地区,早期食管癌的确诊率甚至不到10%,这一比例极低。一旦这些癌症不能早期诊断,其死亡率将显著升高。
在美国,由于结直肠癌发病率较高,自30至40年前起,其医保政策便覆盖了50岁以上人群的结直肠癌筛查。因此,美国的结直肠癌早期诊断率较高,治愈率也相当可观。美国50岁以上人群筛查覆盖率可达80%,而我国的覆盖率仅约为15%至20%。
医悦汇:在胃肠肿瘤的早癌筛查当中,有哪些常见的筛查方法和技术?它们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如何?
张晓东教授:由于消化道肿瘤的分布范围较为广泛,从咽喉至肛门的整个消化系统均可能受到肿瘤的侵袭。然而,目前我们主要关注的是高发癌种,如胃癌。就胃癌筛查而言,目前国际上公认的最有效方法依然是胃镜检查,尚未有其他指标能够完全替代。尽管当前社会公众对基因检测、一滴血检测等新技术较为关注,但从科学和技术的角度来看,这些方法尚无法完全实现胃癌的精准筛查。因此,胃镜筛查仍然是不可或缺的手段。在胃癌高发地区以及大城市,胃镜筛查率相对较高,但在更广泛的人群,尤其是农村地区,筛查率则明显偏低。
对于结直肠癌而言,肠镜检查同样是目前公认的“金标准”。然而,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目前出现了大便基因检测这一新的筛查手段。不过,这一检测方法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许多人在使用时容易产生困惑,误以为仅通过大便基因检测就能确诊肠癌。实际上,该方法能够检测出的大多是局部进展期的肿瘤,而对于早期癌症,如黏膜内癌变、刚刚侵犯黏膜下层的癌变,或者是小息肉癌变等情况,通过大便基因检测很难被发现。
尽管如此,筛查总比不筛查要好。
那么,大便基因检测技术适用于哪些人群呢?它并不适用于高危人群,对于高危人群来说,肠镜检查仍然是最可靠的筛查手段。相反,这种技术更适合于工矿企业、大型院校等拥有上万员工或学生的单位进行大规模筛查。其优势在于操作相对简单,仅需采集粪便样本,且费用相对较低,目前大约在两三百元,普通民众也能够承担。然而,需要注意的是,如果通过大便基因检测发现阳性结果,患者仍需进一步接受胃肠镜检查以确诊。但据相关资料显示,目前筛查结果为阳性的患者中,肠镜复诊率不足50%,也就是说仍有50%至60%的阳性患者未进行肠镜检查。这一现象与大众对癌症筛查的认知存在较大关联,反映出公众对筛查结果的重视程度以及对进一步检查的接受度仍有待提高。
- 搜索
-
- 1000℃李寰:先心病肺动脉高压能根治吗?
- 1000℃除了吃药,骨质疏松还能如何治疗?
- 1000℃抱孩子谁不会呢?保护脊柱的抱孩子姿势了解一下
- 1000℃妇科检查有哪些项目?
- 1000℃妇科检查前应做哪些准备?
- 1000℃女性莫名烦躁—不好惹的黄体期
- 1000℃会影响患者智力的癫痫病
- 1000℃治女性盆腔炎的费用是多少?
- 标签列表
-
- 星座 (702)
- 孩子 (526)
- 恋爱 (505)
- 婴儿车 (390)
- 宝宝 (328)
- 狮子座 (313)
- 金牛座 (313)
- 摩羯座 (302)
- 白羊座 (301)
- 天蝎座 (294)
- 巨蟹座 (289)
- 双子座 (289)
- 处女座 (285)
- 天秤座 (276)
- 双鱼座 (268)
- 婴儿 (265)
- 水瓶座 (260)
- 射手座 (239)
- 不完美妈妈 (173)
- 跳槽那些事儿 (168)
- baby (140)
- 女婴 (132)
- 生肖 (129)
- 女儿 (129)
- 民警 (127)
- 狮子 (105)
- NBA (101)
- 家长 (97)
- 怀孕 (95)
- 儿童 (93)
- 交警 (89)
- 孕妇 (77)
- 儿子 (75)
- Angelababy (74)
- 父母 (74)
- 幼儿园 (73)
- 医院 (69)
- 童车 (66)
- 女子 (60)
- 郑州 (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