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医疗监管/ 正文
呈马蜂螫型游走性水肿是什么呢?
呈马蜂螫型游走性水肿为罗阿丝虫病的皮肤症状之一,其肿块直径5~10cm,较一般水肿为硬,且有弹性,有时红肿状似丹毒,可发生于原发部位,也可迁延至其他部位。
为什么会发生呈马蜂螫型游走性水肿呢?
虻叮咬人体吸血时,微丝蚴可被吸入,约经7天在斑虻体内发育为感染期幼虫,当虻再次吸血时,感染期幼虫即自喙逸出至人体皮肤上,经吸血创口而侵入人体,在人体内约经1年发育成熟。成虫移行于皮下结缔组织而发病。
那么,呈马蜂螫型游走性水肿有什么临床表现呢?
多数病人除血中嗜酸性粒细胞增高外,并无其他临床症状。主要临床为反复发作的皮肤肿胀,称为“卡拉巴肿,是由于成虫移行于皮下结缔组织,短暂停留某处时,其代谢产物刺激局部产不剧烈炎症反应所致。剧痛肿块有搔痒感,多见于腕部和踝部,出师呈红色,直径2-3cm,渐扩大至10-20cm,持续数日至数周,虫体离去肿块消失。成虫亦可侵入其他脏器,当侵犯眼球前房时,常从结膜下移行,引起严重的结膜炎。
那么,怎么治疗呈马蜂螫型游走性水肿呢?
乙胺嗪对微丝蚴和成虫均有效,成人剂量为200mg,3次/天,连服20天必须注意,若外周微丝蚴密度大,乙胺嗪杀死大量微丝蚴时,阻塞大脑毛细血管时,可出现脑膜脑炎综合征,严重者可引起死亡。
下面,由www.mingyihui.net的小编为你介绍该症状的护理方法。
流行区普查普治以控制传染源。消灭斑虻孽生地,使用杀虫剂杀灭斑虻蚴虫。进入流行区应加强个人防护,避免斑虻叮咬史,涂用昆虫驱虫剂等。药物预防可选乙胺嗪每天5mg/kg连服3天,每月用药一个疗程。
呈马蜂螫型游走性水肿的内容,我们介绍了含义,症状还有下面,由www.mingyihui.net的小编为你介绍该症状的护理方法。等,更多内容,请留意www.mingyihui.net的其他内容。
- 搜索
-
- 1000℃李寰:先心病肺动脉高压能根治吗?
- 1000℃除了吃药,骨质疏松还能如何治疗?
- 1000℃抱孩子谁不会呢?保护脊柱的抱孩子姿势了解一下
- 1000℃妇科检查有哪些项目?
- 1000℃妇科检查前应做哪些准备?
- 1000℃女性莫名烦躁—不好惹的黄体期
- 1000℃会影响患者智力的癫痫病
- 1000℃治女性盆腔炎的费用是多少?
- 标签列表
-
- 星座 (702)
- 孩子 (526)
- 恋爱 (505)
- 婴儿车 (390)
- 宝宝 (328)
- 狮子座 (313)
- 金牛座 (313)
- 摩羯座 (302)
- 白羊座 (301)
- 天蝎座 (294)
- 巨蟹座 (289)
- 双子座 (289)
- 处女座 (285)
- 天秤座 (276)
- 双鱼座 (268)
- 婴儿 (265)
- 水瓶座 (260)
- 射手座 (239)
- 不完美妈妈 (173)
- 跳槽那些事儿 (168)
- baby (140)
- 女婴 (132)
- 生肖 (129)
- 女儿 (129)
- 民警 (127)
- 狮子 (105)
- NBA (101)
- 家长 (97)
- 怀孕 (95)
- 儿童 (93)
- 交警 (89)
- 孕妇 (77)
- 儿子 (75)
- Angelababy (74)
- 父母 (74)
- 幼儿园 (73)
- 医院 (69)
- 童车 (66)
- 女子 (60)
- 郑州 (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