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医疗资讯/ 正文
恶性肿瘤是静脉血栓栓塞的重要危险因素,肿瘤患者发生静脉血栓栓塞的风险是非肿瘤患者的4-7倍。
静脉血栓栓塞成为肿瘤患者除肿瘤进展或复发之外的首要死亡原因。静脉血栓栓塞的出现会导致抗肿瘤治疗的中断、延迟以及死亡率的增加。
目前,国内外指南推荐对肿瘤患者进行静脉血栓栓塞风险评估。该文对目前肿瘤相关静脉血栓栓塞风险评估方法进行综述。
一、什么是静脉血栓栓塞症?
肿瘤相关静脉血栓栓塞(VTE),包括深静脉血栓(DVT)和肺栓塞(PE),是肿瘤患者常见的严重并发症,其发生率比非肿瘤患者高4-7倍。
随着特定抗肿瘤药物使用增多、患者生存期延长和中心静脉置管普及,VTE发生率在过去十年持续上升。
VTE是住院肿瘤患者第二大死亡原因,对患者生活质量、生存预期造成严重影响,并显著增加治疗成本和住院时间。
为何会发生VTE?
肿瘤患者的静脉血栓形成机制非常复杂。简单地说,血液淤滞、血管损伤、高凝状态是肿瘤患者发生VTE的三大直接原因,且各因素相互作用,共同影响VTE的发生与发展。
肿瘤压迫静脉、卧床等可导致血液淤滞;肿瘤细胞自身、化疗药物、手术都可能引起血管内皮损伤;肿瘤细胞直接释放组织因子、炎症细胞因子、黏蛋白等促凝物质,影响血小板功能以及凝血级联反应,使得机体处于血液高凝状态。
肿瘤相关性VTE的危险因素有哪些?
肿瘤相关性静脉血栓栓塞(VTE)的危险因素分为患者相关、肿瘤相关和治疗相关三类。
患者相关因素包括年龄、性别、种族、体重指数、血栓栓塞病史、家族史、吸烟等,以及合并症如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
肿瘤相关因素涉及原发部位、分期、病理类型和诊断时间,其中脑肿瘤、胰腺癌、胃癌、肺癌和淋巴瘤患者VTE风险较高。
治疗相关因素包括手术、化疗、内分泌治疗、免疫治疗、抗血管生成药物治疗、中心静脉置管和使用促红细胞生成素等。高龄、肥胖、贫血、感染、肾脏或肺部疾病患者VTE风险增加。
初次诊断后三个月内,尤其是接受化疗或近期手术的患者,VTE风险显著。中心静脉导管置入、输血和血小板治疗、化疗前提高白细胞和血小板计数等也是VTE风险因素。
肿瘤相关静脉血栓栓塞评估模型有哪些?
3.1 COMPASS-CAT评分
COMPASS-CAT评分是由Gerotziafas等在2017年为乳腺癌、结肠癌、肺癌、卵巢癌患者制定的静脉血栓栓塞预测模型。
COMPASS-CAT评分模型包括8项危险因素:蒽环类药物或抗激素治疗、癌症确诊时间、中心静脉置管、进展期恶性肿瘤、静脉血栓栓塞既往史、心血管危险因素(外周动脉疾病病史、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肥胖、冠脉疾病、缺血性卒中病史)、近期急性病住院史、血小板计数。
根据各因素的相对危险度为其赋分,总分≥7分为高危组,≤6分为中低危组。
3.2 ONKOTEV评分
ONKOTEV评分模型是在2017年由Cella等人通过一项包含842例癌症患者的队列研究制定的。
该评分内容包括肿瘤远处转移、血管/淋巴管受压、静脉血栓栓塞既往史、Khorana评分>2。这四个危险因素各赋1分,总分>2分为高危组。
3.3 TIC-ONCO评分
TIC-ONCO评分模型是第一个将遗传风险因素纳入肿瘤相关静脉血栓预测的模型。在这项队列研究中,共纳入391例患者,通过患者确诊时抽取的血液进行基因分型检测。
研究发现四种基因分型rs2232698、rs6025、rs5985、rs4524与静脉血栓栓塞相关。
基因风险评分联合四项临床危险因素(BMI、静脉血栓家族史、肿瘤原发部位、肿瘤分期)构成了TIC-ONCO评分模型。
TIC-ONCO评分模型参照Khorana模型以ROC曲线中特异度为80%的点对应的评分值为界值,筛选高危患者。
3.4 Pabinger等人制定的列线图
2018年,Pabinger等人制定的列线图是目前最简单的静脉血栓栓塞预测模型,只包括肿瘤原发部位、D-二聚体两项危险因素。
3.5 ThroLY淋巴瘤血栓栓塞风险评分
ThroLY评分是2016年为淋巴瘤患者制定的一个动静脉血栓栓塞预测模型,是首个同时考虑动脉血栓栓塞的预测模型。
ThroLY评分内容包括动静脉血栓既往史、纵膈累及、BMI>30kg/m2、卧床制动状态、淋巴结结外累及、中性粒细胞减少、血红蛋白<100 g/L。
其中动静脉血栓既往史、BMI>30kg/m2、纵膈累及各赋值为2分,其余为1分。总分>3分为高危组、2~3分为中危组、0~1分为低危组。
3.6 IMPEDE评分
IMPEDE评分是由Sanfilippo等为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制定的静脉血栓栓塞预测评分模型。
IMPEDE评分内容包括免疫调节药物、BMI≥25kg/m2、骨盆、髋关节或股骨骨折、促红细胞生成素、地塞米松剂量、阿霉素、亚裔人种、静脉血栓栓塞病史、中心静脉置管、血栓预防性治疗。
根据统计模型为每个变量赋分,总分≥8分为高危组,4~7分为中危组,≤3分为低危组。
3.7 SAVED评分
SAVED评分是一个专门为接受免疫调节药物治疗的多发性骨髓瘤患者设计的静脉血栓预测模型。
SAVED评分包括五个因素:静脉血栓既往史、年龄≥80岁、亚裔人种、3个月内手术史、地塞米松剂量。
根据这些因素的多因素回归方程中各自的回归系数,为每个因素赋分,总分≥2分为高危组,≤1分为低危组。
3.8 COVID-TE评分
2021年,Li等人开发了COVID-TE评分,用于评估感染新冠肺炎的肿瘤患者入院后3个月内出现静脉血栓栓塞的风险。
COVID-TE评分模型包括六个危险因素:肿瘤原发部位(参照Khorana评分模型)、静脉血栓栓塞既往史、D-二聚体升高、近期接受系统性抗肿瘤治疗、重症监护治疗、非拉美裔人种。
其中,静脉血栓栓塞既往史和重症监护治疗各赋分为2分,其余因素各赋分为1分。总分≥3分为高危组,0~2分为低危组。
参考文献
[1]陈思宇,但敏,姜永生.肿瘤相关静脉血栓栓塞风险评估模型的研究进展[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2024,53(03):409-413.
- 搜索
-
- 1000℃李寰:先心病肺动脉高压能根治吗?
- 1000℃除了吃药,骨质疏松还能如何治疗?
- 1000℃抱孩子谁不会呢?保护脊柱的抱孩子姿势了解一下
- 1000℃妇科检查有哪些项目?
- 1000℃妇科检查前应做哪些准备?
- 1000℃女性莫名烦躁—不好惹的黄体期
- 1000℃会影响患者智力的癫痫病
- 1000℃治女性盆腔炎的费用是多少?
- 标签列表
-
- 星座 (702)
- 孩子 (526)
- 恋爱 (505)
- 婴儿车 (390)
- 宝宝 (328)
- 狮子座 (313)
- 金牛座 (313)
- 摩羯座 (302)
- 白羊座 (301)
- 天蝎座 (294)
- 巨蟹座 (289)
- 双子座 (289)
- 处女座 (285)
- 天秤座 (276)
- 双鱼座 (268)
- 婴儿 (265)
- 水瓶座 (260)
- 射手座 (239)
- 不完美妈妈 (173)
- 跳槽那些事儿 (168)
- baby (140)
- 女婴 (132)
- 生肖 (129)
- 女儿 (129)
- 民警 (127)
- 狮子 (105)
- NBA (101)
- 家长 (97)
- 怀孕 (95)
- 儿童 (93)
- 交警 (89)
- 孕妇 (77)
- 儿子 (75)
- Angelababy (74)
- 父母 (74)
- 幼儿园 (73)
- 医院 (69)
- 童车 (66)
- 女子 (60)
- 郑州 (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