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医疗资讯/ 正文

作为ICUer,需要了解的利尿剂知识!

来源 2025-11-10 12:12:01 医疗资讯

药物 作用机制(主要部位) 典型场景/要点 对肾脏 对电解质/酸碱 对颅内压(ICP/CSF) 对心脏 呋塞米 (袢利尿) 抑制髓袢升支厚段 NKCC2(Na⁺-K⁺-2Cl⁻ 同向转运)→ 强力排钠利尿 急慢性容量负荷过多、急性心衰去充血、肺水肿;静滴或推注;易出现耐药 低灌注/过度利尿可升肌酐;高剂量/速注有耳毒性风险 低K、低Mg、低Na;低Cl-性代谢性碱中毒常见 可减少CSF 生成而轻度降 ICP(证据有限,常作辅药) 快速去充血、但激活RAAS;对生存无直接证据 布美他尼 (袢利尿) 同上 口服/静脉生物利用度高、效价约为呋塞米的 ~40:1(1 mg≈40 mg 口服呋塞米)→ 利于小体积给药、皮下水肿差者 同类风险;等效小剂量可减少容量波动 与袢利尿一致:低K/低Mg/低Na、代碱 理论同类:可轻度降 CSF 同类:去充血快速 托拉塞米 (袢利尿) 同上;口服吸收更稳定,蛋白结合高、半衰期更长 口服稳定去充血;对“利尿不佳/耐药”的慢性心衰常换用;有更持久利钠 与袢利尿一致;因半衰期长利于平稳尿量 袢利尿同类电解质改变 同类:对CSF 影响有限 去充血更平稳;部分研究提示症状/再住院获益,但硬结局与呋塞米差异仍有争议 乙酰唑胺 (碳酸酐酶抑制剂) 近曲小管抑制 CA→ ↓HCO₃⁻ 回收、↑NaHCO₃ 排泄→ “碱性利尿” ICU 合并代谢性碱中毒;ADHF 叠加袢利尿可加速早期去充血(ADVOR);慢病:IIH、青光眼、急性高原病 轻度↓GFR 时仍可用;长期可致结石(碱性尿) 代谢性酸中毒低K、有时低Na;可纠正利尿所致代碱 明显↓CSF 生成→ 降 ICP (IIH 一线口服药) 在ADHF 与袢利尿联用可提高“3日内成功去充血”比例;对死亡/再住院影响中性 螺内酯 (保钾/醛固酮拮抗) 集合管/远曲小管:拮抗 MR,↓ENaC/Na⁺-K⁺-ATPase 表达→ 轻中度利尿、保钾 心衰(HFrEF)标准治疗一部分;肝硬化腹水、原发/继发性高醛固酮 肾功不全时易高K;需严密监测 eGFR/K⁺ 高K常见 ;轻度代谢性酸中毒 对 ICP 无直接作用 RALES 证实重度 HFrEF 降死亡、降住院 ;男性可致乳房发育 甘露醇 (渗透性利尿) 滤过后几乎不重吸收→ 提高血浆/管腔渗透压,牵拉水分入管腔 神经重症急性降 ICP/脑松弛;亦用于急性青光眼 大剂量/蓄积可“渗透性肾病”样 AKI;肾衰/无尿禁用 早期血容量扩张→ 稀释性低Na;持续利尿后失水>失钠→ 高Na、脱水;可低K 强效降 ICP (BBB 完整时最明显);需配合渗透压/渗透隙监测 早期扩容可诱发/加重心衰或肺水肿;后期可低血压

 

袢利尿作用位点/电解质影响:抑制髓袢升支 NKCC2,强力排钠;典型并发症为低K、低Mg、低Na与低氯性代谢性碱中毒;高剂量静脉可耳毒性。

布美他尼与呋塞米等效:1 mg 布美他尼≈40 mg 口服呋塞米的利尿效价(临床/药理资料、说明书一致)。

托拉塞米药动学优势:口服生物利用度更稳定、半衰期更长,去充血更平稳;在心衰中的硬结局优劣仍有分歧。

乙酰唑胺在 ICU/心衰中的位置:近曲小管抑制 CA,造成碱性利尿、下调碳酸氢盐——可纠正代谢性碱中毒;ADVOR 随机对照试验证实在 ADHF 叠加袢利尿可显著提高“早期成功去充血”比例。

乙酰唑胺与 ICP/CSF:通过抑制脉络丛 CA 减少 CSF 生成,用于特发性颅内压增高(IIH)等;不良反应以代谢性酸中毒、低K、偶见肾结石为主。

螺内酯对心衰结局:RALES 研究(NEJM)证实在重度 HFrEF 基础治疗上加用螺内酯可显著降低死亡与住院;主要不良反应为高钾与男性乳腺发育。

甘露醇在神经重症:通过提高血浆渗透压,跨 BBB 牵水,降低 ICP;早期可血容量扩张/稀释性低Na,长期或总量大可高Na与脱水;肾功能不全蓄积可致 AKI(“渗透性肾病”样),需严格指征与监测。

袢利尿/乙酰唑胺对 ICP 的“辅助”作用:袢利尿抑制脉络丛 NKCC1/相关离子泵,可能减少 CSF 生成;证据多为基础或小研究,临床多作甘露醇/高渗盐的补充而非一线。

临床小贴士(ICU 场景)

剂量等效(经验值):布美他尼 1 mg ≈ 托拉塞米 10–20 mg ≈ 呋塞米口服 40 mg(静脉 20 mg)。利尿不佳时可按等效剂量换药或叠加不同机制。

代谢性碱中毒(常见于袢/噻嗪后):优先补氯/补钾;乙酰唑胺 250–500 mg IV/PO 可加速纠正并提高利钠、利尿效率(注意酸中毒/低K)。

心衰去充血:若口服吸收差或肠水肿,袢利尿改 IV;口服维持可优选托拉塞米以“更平稳、少反弹”。对重度 HFrEF,别忘了螺内酯的生存获益,但务必严密监测 K⁺/肾功并与 ACEi/ARB/ARNI 协调。

神经重症降 ICP:首选高渗策略(甘露醇或高渗盐);肾衰/无尿禁用甘露醇;应用中动态监测渗透压差、Na⁺、容量状态,警惕“反跳”。乙酰唑胺更适合慢性维持(如 IIH),非抢救一线。

Tags: 作为ICUer,需要了解的利尿剂知识!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