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医疗资讯/ 正文
近期,日本流感疫情的蔓延态势让全球瞩目。单周病例数突破 2 万、连续十周攀升、超千所学校停课,这场来势汹汹的甲流风暴,不仅打乱了当地民众的生活节奏,也给我们敲响了呼吸道传染病防控的警钟。面对传染性强、症状明显的甲流,我们该如何科学应对?这份超实用指南请收好!
警报拉响!日本流感疫情刷新纪录
日本厚生劳动省的最新数据显示,10 月 20 日至 26 日一周内,全国定点医疗机构报告流感病例达 24276 例,连续十周保持增长态势。更值得关注的是,单周病例数突破 2 万的时间,较去年提早了约 1 个月,疫情传播速度远超预期。

以东京为首的首都圈成为重灾区,东京都及周边的神奈川县、千叶县、埼玉县均已紧急发布 “流感注意警报”。在东京涩谷的街头,口罩再度成为行人的 “标配”,汇集于此的多家诊所和药店,近期寻医问药的患者较上周激增 2 至 3 成。为遏制疫情在校园内扩散,日本已有 1000 多所学校采取停课措施,部分地区甚至出现幼儿园和中小学全面停学的情况。
这场疫情的严峻性远超往年,后续数据显示,日本该流感季累计报告病例数推算高达 952.3 万例,12 月下旬单周病例数更是创下 1999 年有统计以来的最高纪录。更棘手的是,本次甲流流行还与支原体肺炎叠加,导致解热镇痛药、止咳药及抗流感病毒药物出现严重供应短缺,给疫情应对带来更大挑战。

图:日本厚生劳动省官网
甲流真面目:不是普通感冒,危害更甚
很多人会把甲流和普通感冒混淆,但二者在病原体、症状和传染性上有着天壤之别。甲流是由甲型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常见亚型为 H1N1 和 H3N2,其最大特点是传染性强、传播速度快。
甲流的症状往往 “来势汹汹”,发病初期就会出现高热,体温可达 39-40℃,同时伴随头痛、全身肌肉酸痛、乏力等明显的全身中毒症状。相比之下,普通感冒多由鼻病毒、冠状病毒等引起,症状以鼻塞、流涕、打喷嚏等上呼吸道症状为主,发热程度较轻,传染性也弱于甲流。
与新冠相比,甲流的全身肌肉酸痛、头痛症状更为突出,而新冠患者更容易出现嗅觉味觉减退或丧失的情况。但两者均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播,且都可能引发肺炎等严重并发症,因此都需要做好防护。
甲流病毒对外界抵抗力较弱,56℃加热 30 分钟即可灭活,对干燥、日光、紫外线也较为敏感。但它在 0-4℃环境下可存活数周,这也是冬季容易爆发的重要原因。病毒主要通过打喷嚏、咳嗽产生的飞沫传播,也可通过接触被污染的物品间接传播,患者和无症状感染者都是主要传染源。
高危人群请注意:这些人更容易中招
虽然甲流人人易感,但有几类人群感染后出现重症的风险更高,需要重点防护。
儿童是甲流的高发人群,尤其是年龄较小的儿童,免疫功能尚未完全发育,感染后容易出现肺炎、呼吸衰竭等并发症。日本此次疫情中,校园集体感染频发,也印证了儿童群体的高易感性。
老年人由于免疫功能衰退,且常伴有慢性基础疾病,感染甲流后病情进展更快,重症率和病死率相对较高。孕妇感染后,不仅自身容易出现呼吸困难、低氧血症等问题,还可能对胎儿造成不良影响。
此外,患有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心血管疾病、肾病、肝病等基础疾病的人群,以及接受放疗化疗的肿瘤患者、器官移植后服用免疫抑制剂的免疫功能低下人群,都是甲流重症的高危群体,需要格外重视预防措施。
2025 版防治指南更新:这些新药和要点要记牢
面对流感防控的新形势,国家卫健委、国家中医药局联合发布了《流行性感冒诊疗方案(2025 年版)》,对甲流的治疗与预防提出了更详尽的指导,几个核心更新要点需要重点关注。
在临床分型上,新版指南新增了轻型和中型分型标准,其中轻型表现为单纯上呼吸道感染症状,中型则出现发热超 3 天或咳嗽、气促等症状,但呼吸频率和血氧饱和度仍在正常范围,这让临床诊断和治疗更具针对性。
药物方面,新版指南新增了玛巴洛沙韦和法维拉韦两种抗流感病毒药物,均属于 RNA 聚合酶抑制剂。同时删除了金刚烷胺和金刚乙胺,因为这两种药物对目前流行的流感病毒株已产生耐药性。目前我国上市的敏感抗流感药物共有 6 种,包括奥司他韦、帕拉米韦、扎那米韦等,涵盖不同作用机制。
治疗原则上,指南首次明确 “不建议联合应用相同作用机制的抗病毒药物和增加药物剂量”,避免盲目用药带来的安全风险。特别提醒的是,抗病毒药物需在症状出现后 48 小时内使用,才能达到最佳疗效,超过 48 小时后用药疗效尚未得到证实。
科学防控 5 步法:把甲流挡在门外
预防是应对甲流最有效的手段,结合新版防治指南和专家建议,做好以下 5 点,就能显著降低感染风险。
接种流感疫苗是预防甲流的首选方式,可显著降低发病率、重症率和病死率。建议高危人群、老年人、儿童、医务人员等重点群体优先接种,接种时间最好在流感流行季来临前完成,即使已经进入流行季,接种仍然有效。
做好个人防护是关键。在流感流行期间,尽量减少前往人群密集的公共场所,必要时规范佩戴口罩。养成勤洗手的习惯,用肥皂或洗手液和流动水彻底清洗,避免用手触摸眼、口、鼻等部位。咳嗽、打喷嚏时用纸巾或肘部遮挡,与他人保持 1 米以上安全距离。
保持环境通风和清洁也很重要。居家和办公场所应经常开窗通风,每天至少 2-3 次,每次不少于 30 分钟,保持空气流通。对经常接触的物体表面,如门把手、桌面、手机等,定期用消毒剂擦拭消毒,减少病毒残留。
增强自身免疫力是基础。保证规律作息,避免熬夜,充足的睡眠能让免疫系统更好地发挥作用。合理饮食,多吃富含维生素和蛋白质的食物,多喝水。适度进行体育锻炼,如散步、慢跑、瑜伽等,提升身体抵抗力。此外,补充维生素 D 也有助于降低呼吸道感染风险,可通过每周 2-3 次、每次 5-10 分钟的晒太阳来补充,注意避免强光直射。
关注疫情动态,做好健康监测。如果出现发热、咳嗽、肌肉酸痛等疑似症状,应及时居家隔离,避免前往公共场所,减少传播风险。同时密切观察症状变化,一旦出现加重迹象,及时就医。
感染后别慌:48 小时黄金应对法则
如果不慎感染甲流,不必过度恐慌,遵循以下应对原则,就能有效控制病情。
首先要及时隔离休息。确诊后应居家隔离至症状完全消失后 2 天,避免传染给他人。保证充足休息,避免劳累,让身体集中能量对抗病毒。多喝水,保持呼吸道黏膜湿润,有助于缓解症状和促进康复。
对症治疗要科学。出现高热时,可使用布洛芬、对乙酰氨基酚等退烧药,避免盲目使用抗生素,因为抗生素对病毒无效。咳嗽咳痰明显时,可选用盐酸氨溴索、乙酰半胱氨酸等止咳化痰药物。用药前需仔细阅读说明书,避免药物过敏,儿童、孕妇等特殊人群应在医生指导下用药。
抓住抗病毒治疗的黄金时间。如果符合用药指征,应在症状出现后 48 小时内服用抗流感病毒药物,如奥司他韦、玛巴洛沙韦等,越早用药效果越好。使用奥司他韦时需注意,用药期间要密切监测异常行为,如自我伤害、惊厥等,一旦出现需立即停药并就医。
出现以下情况应立即就医:持续高烧不退(体温超过 39℃且退烧药效果不佳)、呼吸困难、气短喘息、剧烈咳嗽影响休息、精神状态极差(嗜睡、烦躁不安或意识模糊)、出现脱水症状(口干、少尿、皮肤弹性变差)等。高危人群感染后,建议尽早前往医院就诊,避免延误病情。
需要特别提醒的是,单纯甲流感染很少出现黄痰,若出现黄痰带血丝,可能是合并了细菌感染,应及时就医检查,必要时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抗生素治疗。
国内疫情动态:警惕流感活动上升
值得关注的是,我国近期流感活动也呈现上升趋势。中国疾控中心监测数据显示,截至 11 月 2 日,我国已进入呼吸道传染病高发季节!绝大多数省份进入流感流行期,门急诊阳性率达17.5%;北方省份流感样病例占比高于前三年同期。
表1 第44周呼吸道样本病原体核酸检测阳性率(%)

注:“+”表示本周特定病原体检测阳性率数值较上周增加;“-”表示本周特定病原体检测阳性率数值较上周下降。
虽然我国目前未出现日本那样的大规模疫情,但随着冬季来临,气温降低、室内活动增多,流感传播风险将进一步升高。加之人员流动频繁,做好甲流防控工作刻不容缓。
无论是日本的疫情警示,还是国内的流感活动上升趋势,都提醒我们不能放松对呼吸道传染病的警惕。甲流虽然来势汹汹,但并非不可防控,只要我们掌握科学的防治知识,做好个人防护,就能有效降低感染风险,即使不幸感染,也能通过及时规范的治疗快速康复。
猜你喜欢
- ESMO 中国之声 | aHCC一线治疗:免疫联合疗法与靶向药的正面交锋
- 心梗是什么原因造成的?这五个因素生死就在一瞬间
- 上海全力保障居民生活物资供应
- Int J Pediatr Otorhinolaryngol:患有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的儿童患中耳炎的风险会增加吗?
- 护士日本旅游救人 网友感叹:医者仁心不分国籍
- Mol Psychiatry:谢鹏团队发现肠道菌群调节小胶质细胞新机制,或与AD和抑郁症有关
- 肿瘤近乎消失患者比例翻2.6倍!免疫联合标准治疗为胃癌患者带来显著生存获益 | 2025 ASCO速递
- 女性电脑族如何预防眼部细纹?
- 今年春节“菜篮子”产品量足价稳
- Nature子刊:中山大学丁俊军等合作开发单细胞中染色质结构和转录的同时分析的方法
- 搜索
-
- 1000℃李寰:先心病肺动脉高压能根治吗?
- 1000℃除了吃药,骨质疏松还能如何治疗?
- 1000℃抱孩子谁不会呢?保护脊柱的抱孩子姿势了解一下
- 1000℃妇科检查有哪些项目?
- 1000℃妇科检查前应做哪些准备?
- 1000℃女性莫名烦躁—不好惹的黄体期
- 1000℃会影响患者智力的癫痫病
- 1000℃治女性盆腔炎的费用是多少?
- 标签列表
-
- 星座 (702)
- 孩子 (526)
- 恋爱 (505)
- 婴儿车 (390)
- 宝宝 (328)
- 狮子座 (313)
- 金牛座 (313)
- 摩羯座 (302)
- 白羊座 (301)
- 天蝎座 (294)
- 巨蟹座 (289)
- 双子座 (289)
- 处女座 (285)
- 天秤座 (276)
- 双鱼座 (268)
- 婴儿 (265)
- 水瓶座 (260)
- 射手座 (239)
- 不完美妈妈 (173)
- 跳槽那些事儿 (168)
- baby (140)
- 女婴 (132)
- 生肖 (129)
- 女儿 (129)
- 民警 (127)
- 狮子 (105)
- NBA (101)
- 家长 (97)
- 怀孕 (95)
- 儿童 (93)
- 交警 (89)
- 孕妇 (77)
- 儿子 (75)
- Angelababy (74)
- 父母 (74)
- 幼儿园 (73)
- 医院 (69)
- 童车 (66)
- 女子 (60)
- 郑州 (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