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医疗资讯/ 正文

破解传统 CAR-T 痛点!Blood Cancer J:ssCART-19 通过 IL-6 敲低,显著降低复发或难治性B细胞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 CRS 风险且无 ICANS 发生

来源 2025-11-02 12:10:22 医疗资讯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是造血系统的恶性肿瘤,尤其是B细胞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在复发或难治性患者中预后较差。CD19靶向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CAR-T)疗法作为一种革命性的免疫治疗方式,为复发或难治性B细胞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r/r B-ALL)患者带来了60%-80%的总体有效率。

然而,CAR-T治疗常见并发症包括细胞因子释放综合征(CRS)和免疫效应细胞相关的神经毒性综合征(ICANS),这两种副作用严重限制了其临床推广应用。例如,在ZUMA-3研究中,93%的患者出现CRS,其中31%为3级及以上,ICANS发生率达到78%,38%为3级或更严重。 IL-6是CRS的关键致病因子,还参与ICANS的发生,尽管在ICANS中作用较间接,可能与IL-1、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及血脑屏障(BBB)功能障碍相关。CAR-T细胞产生的IL-6可能是启动单核细胞释放IL-6的重要来源,促使CRS加重。

目前CRS的标准治疗为托珠单抗(tocilizumab),但其对ICANS疗效有限,主要因其难以穿透血脑屏障。为克服上述限制,研究团队研发了一种新型抗CD19 CAR-T细胞,通过引入针对IL-6的短发夹RNA( shRNA)实现IL-6敲低,命名为ssCART-19。该细胞在体外及体内实验中有效抑制单核细胞IL-6释放,同时维持抗肿瘤活性。

本研究为单中心、单臂、I期临床试验,评估ssCART-19在成人r/r B-ALL患者中的安全性和初步疗效。研究遵循《赫尔辛基宣言》,经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注册编号NCT04825496。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纳入标准包括:年龄18至65岁,确诊r/r B-ALL,骨髓形态学检查显示≥5%原始细胞,流式细胞术检测CD19阳性,ECOG体能状态0-1,器官功能正常。患者接受含氟达拉滨(30 mg/m²/天)及环磷酰胺(300 mg/m²/天)预处理,时间为输注CAR-T细胞前第-5至-3天。CAR-T细胞分3次注射,分别为总剂量的10%、30%及60%。剂量递增阶段分别给予1×10^6(低剂量)、5×10^6(中剂量)及1×10^7(高剂量)细胞/kg。剂量扩展阶段患者接受推荐的2期剂量。 主要终点为安全性,重点观察输注后28天内是否发生剂量限制性毒性(DLT)。不良事件依据NCI CTCAE 5.0分级,CRS和ICANS采用美国移植与细胞治疗学会(ASTCT)共识分级标准。次要终点包括客观缓解率(ORR)、缓解持续时间(DOR)、无进展生存期(PFS)、总生存期(OS)及药代动力学参数。

结果显示,2021年4月至2023年10月,共筛选31名r/r B-ALL患者,21名符合条件并进行细胞采集,17名最终接受ssCART-19输注。患者中位年龄39岁,骨髓原始细胞中位比例18.0%。CD19表达水平在16例患者中位293.7%,1例为21.8%。约47.1%的患者携带高危基因特征,如TP53基因突变、BCR::ABL1融合及类似BCR::ABL1的分子特征。 未观察到DLT事件。所有患者均出现至少一种与ssCART-19相关的不良事件,主要为血液学毒性,包括淋巴细胞减少(94.1%)、中性粒细胞减少(88.2%)、白细胞减少(88.2%)、贫血(70.6%)及血小板减少(58.8%)。两例因严重中性粒细胞减少继发感染导致败血性休克死亡。

患者情况及ssCART-19输注后的临床反应

A 研究中患者入组流程图。B 单个患者临床反应和随访的泳者图。

Tags: 破解传统 CAR-T 痛点!Blood Cancer J:ssCART-19 通过 IL-6 敲低,显著降低复发或难治性B细胞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 CRS 风险且无 ICANS 发生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