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医疗资讯/ 正文

微创手术“大显身手”!黄华教授谈未来胃癌治疗的“黑科技”

来源 2025-10-18 13:40:08 医疗资讯

编者按:在医学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微创手术、机器人手术以及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正逐步改变着传统外科手术的面貌。【医悦汇】特邀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黄华教授做客对话大咖栏目,深入探讨微创手术技术在胃癌治疗中的发展趋势、机器人手术在结直肠癌治疗中的显著优势,以及人工智能与机器人技术在外科手术中的应用前景。

医悦汇:请问您认为未来微创手术技术在胃癌治疗中的发展趋势是什么?目前有哪些新技术或新方法正在探索中?

黄华教授:无论是胃癌手术还是其他外科手术,微创技术在未来都将成为一种重要的发展趋势。从微创技术本身的广泛普及,到与之相关的周边产品,如机器人、4K高清3D腹腔镜,以及淋巴结显影示踪技术等,这些都为微创技术的推广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越来越多的临床研究证据表明,在严格把握适应证的前提下,微创技术与传统的开腹手术(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开大刀”)相比,疗效和手术安全性相当,但微创手术的术后创伤更小,患者恢复更快。这无疑为广大患者带来了福音,因此,微创技术在未来有望得到更广泛的普及。

在新技术方面,我们刚才也提到,机器人技术、4K腹腔镜技术、淋巴结示踪技术以及人工智能在外科手术中的应用等,都是未来发展的重要方向和趋势。

医悦汇:根据您的观察,机器人手术在结直肠癌治疗中相比传统腹腔镜手术有哪些显著优势?

黄华教授: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也是我们在日常工作中经常被患者及家属所关注的。首先需要澄清的是,机器人手术并非完全由机器人独立完成手术,而是医生操控机器人来为患者实施手术。换句话说,手术的主导者依然是医生,机器人仅仅是手术的辅助工具。我们可以将机器人理解为一种高端的腹腔镜系统,它相比传统腹腔镜确实具有诸多优势。例如,机器人的放大倍数更大,手术视野的显示更加清晰和精准。

此外,机器人手术避免了人手可能出现的轻微震颤,几乎不存在震颤,因此手术的稳定性非常好。在整个手术过程中,操作更加稳定、精准。而且,机器人手术还有一个显著优势,那就是对医生非常友好。使用机器人进行手术时,主刀医生并不依赖助手提供过多帮助,手术过程相对轻松,这不仅提高了手术效率,也在一定程度上延长了医生的职业生涯。

当然,机器人技术也在不断发展,它正在快速更新迭代,变得更加高清,并且引入了人工智能技术。这种“机器人+人工智能”的结合,有望进一步提升手术效果,最终更好地造福广大患者。

医悦汇:AI技术和机器人目前时比较火热的话题,您认为未来AI机器人是否会完全取代外科医生?

黄华教授:人工智能(AI)技术本质上是一种工具,其核心使命是为人类服务,帮助我们更高效地完成工作。我们应当积极地去学习、掌握并运用它,以提升我们的工作效率和生活质量。然而,就目前来看,AI技术完全替代人类,我认为在短期内是难以实现的。

在医疗领域,AI技术的应用前景无疑是巨大的。特别是在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方案的决策方面,它能够快速处理海量的医疗数据,为医疗从业者提供有价值的参考意见。比如在影像诊断和病理诊断方面,AI可以通过深度学习算法,精准识别图像中的异常特征,辅助医生更准确地判断病情,这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诊断的准确性和效率。

然而,当涉及到外科手术时,情况就有所不同了。每一个患者都有其独特的生理特征和病情背景,手术过程并非简单的重复性操作。外科医生不仅需要凭借灵巧的双手进行精准的操作,更需要依靠其丰富的临床经验和智慧的大脑来应对各种突发状况。尽管机器人可以通过大数据进行培训,但它始终缺乏人类医生的直觉、判断力和同理心。

因此,在未来,我认为AI技术与外科医生之间的关系更可能是相辅相成的。AI技术完全替代外科医生的可能性微乎其微。我对AI技术在医疗领域的应用前景持谨慎乐观的态度。

Tags: 微创手术“大显身手”!黄华教授谈未来胃癌治疗的“黑科技”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