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医疗资讯/ 正文

EANM 2025 | 专访施耐德儿童医疗中心Zvi Bar-Sever教授:从剂量博弈到国际共识,解密儿科核医学的独特挑战与实践典范

来源 2025-10-18 13:39:10 医疗资讯

在现代医学影像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核医学作为疾病早期诊断和精准评估的重要手段,已广泛应用于临床。然而,在众多成像场景中,儿科核医学因其特殊性而显得尤为复杂与敏感。儿童不仅在生理结构上与成人存在显著差异,其心理状态、配合程度以及对辐射的敏感性,都对影像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近日,在2025年第38届欧洲核医学协会年会(EANM) 上,梅斯医学特邀以色列施耐德儿童医疗中心核医学科主任Zvi Bar-Sever教授,深入探讨其在儿科核医学领域的前沿实践与深刻见解。

专业深耕:从临床到国际引领

Zvi Bar-Sever教授现任以色列施耐德儿童医疗中心核医学科主任,长期致力于儿科核医学的临床与科研工作。他不仅在一线承担着大量儿童患者的影像诊断工作,更曾担任欧洲核医学协会(EANM)儿科委员会主席,积极推动全球儿科核医学的规范化与标准化发展。

“我们医院设有专门的儿科核医学科,” Bar-Sever教授强调,“这意味着我们从设备配置、技术流程到人员培训,都是围绕儿童这一特殊群体量身定制的。” 正是这种专业化的设置,使得他们能够在保障图像质量的同时,最大限度地优化检查体验,减少儿童的不适与辐射暴露。

技术创新:SPECT/CT的突破性应用

近年来,Bar-Sever教授的研究聚焦于如何在保证诊断准确性的前提下,显著缩短儿科骨扫描的采集时间并降低放射性药物的使用剂量。这一目标的实现,得益于新一代SPECT/CT系统的问世。

“这种新型SPECT/CT系统,代表了SPECT成像技术的一次全面升级。” Bar-Sever教授介绍道。该系统通过提升探测效率与图像重建算法,实现了更高的灵敏度和空间分辨率。这意味着,在相同剂量下可以获得更清晰的图像,或在更短时间内完成高质量成像。

对于儿童患者而言,这两项优势至关重要。一方面,儿童组织对电离辐射更为敏感,长期累积的辐射暴露可能增加未来患癌风险。因此,降低放射性药物的注射活性,是儿科核医学的核心原则之一。Bar-Sever教授指出:“如果技术本身就能支持低剂量成像,那无疑是巨大的进步。”

另一方面,儿童往往难以长时间保持静止。“他们可能会哭闹、扭动,甚至需要镇静或麻醉。” Bar-Sever教授坦言。新型SPECT/CT系统的短采集时间,使得绝大多数儿科扫描无需镇静即可顺利完成,极大提升了检查的安全性与舒适度。

平衡的艺术:图像质量与辐射剂量的博弈

在追求低剂量的同时,如何确保图像质量不打折扣,是每一位儿科核医学医生面临的挑战。Bar-Sever教授指出:“儿童的病理表现往往非常细微,一旦图像质量下降,可能导致漏诊或误诊,这是我们绝对不能接受的。”

为此,他的团队在剂量调整上采取了审慎而科学的策略。通过临床研究发现,即使将剂量降低50%,多数病变仍可清晰显示。但出于对诊断可靠性的高度负责,他们最终选择将剂量降低30%。“这是一个平衡点,” Bar-Sever教授解释,“既能显著减少辐射暴露,又能确保图像具备足够的诊断效能。”

这种“保守但有效”的剂量优化策略,体现了儿科医学中“以儿童安全为先”的核心理念。它不仅依赖于先进设备的支持,更建立在严谨的临床验证基础之上。

儿童与成人的本质差异:不仅仅是体型不同

在谈及儿童与成人在核医学检查中的区别时,Bar-Sever教授强调:“儿科核医学是一个完全不同的领域。” 成人检查通常流程简单,患者配合度高;而儿童检查则涉及更多非技术因素。例如,检查前需要安抚婴儿情绪、向家长详细解释流程,并使用特制固定装置确保扫描过程中不移动。

此外,技术团队的职业素养也至关重要。“优秀的技术人员不仅要精通操作,更要具备同理心和耐心。” Bar-Sever教授指出,儿童可能因轻微不适而移动,导致图像模糊,必须重新扫描。因此,技术人员需善于沟通,懂得如何安抚和引导孩子。

在图像解读方面,儿童也有其独特性。由于骨骼处于生长发育阶段,正常儿童的核医学图像常表现出与成人不同的代谢活跃区域,如生长板显影。若缺乏儿科经验,极易误判为病理性改变。因此,图像解读同样需要专业化培训与经验积累。

国际共识:制定专属的儿科指南

面对儿童与成人生理代谢的显著差异,直接套用成人核医学方案显然不可取。Bar-Sever教授积极参与并推动了EANM与SNMMI联合制定的儿科核医学指南。“我们不再依赖成人指南,而是为儿童建立专属的标准化流程。” 这些指南涵盖了放射性药物剂量计算、采集参数设置、图像解读规范等内容,为全球儿科核医学实践提供了科学依据。

总之,Zvi Bar-Sever教授的实践与思考,深刻揭示了儿科核医学的独特价值与挑战。从技术创新到人文关怀,从剂量优化到国际协作,他的工作不仅提升了儿童影像检查的安全性与效率,也为全球儿科医学的发展树立了典范。正如他所言:“每一个孩子都值得被温柔以待。” 在科技与人文的双重驱动下,儿科核医学正朝着更精准、更安全、更人性化的方向稳步前行。

Tags: EANM 2025 | 专访施耐德儿童医疗中心Zvi Bar-Sever教授:从剂量博弈到国际共识,解密儿科核医学的独特挑战与实践典范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