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医疗资讯/ 正文

【爱儿小醉】丙泊酚全凭静脉麻醉用于小儿质子放疗对其预后的影响

来源 2025-10-18 13:33:39 医疗资讯

引言

为了保障放射治疗的安全和射线的精准照射,接受质子束治疗的儿童需要在6至8周的时间内多次接受全身麻醉。研究表明,麻醉药物的选择可能会影响癌症的发展。迄今为止,这种高频率麻醉对接受放疗儿童的短期和长期的影响尚不清楚。本项回顾性研究,是以丙泊酚为基础的全静脉麻醉,显示多次麻醉暴露并不影响接受质子束治疗儿童的生存率。然而,与清醒状态下完成质子束治疗的儿童相比,接受丙泊酚麻醉治疗的儿童需要计划外入院或急诊入院的可能性高出38倍。有待进一步研究其他麻醉药以指导医生为这类患者选择合适的首选药物。

本文介绍了2025年6月7日发表在《Cancers(Basel)》上题为《Propofol Total Intravenous Anesthesia for Pediatric Proton Radiotherapy and Its Effect on Patient Outcomes》的文章,旨在评估丙泊酚全凭静脉麻醉(丙泊酚-TIVA)对总生存期的影响以及丙泊酚-TIVA与治疗开始后30天内发生计划外入院或急诊室访视之间的相关性。

image.png

方法

该回顾性研究获得了德克萨斯大学安德森癌症中心机构审查委员会(IRB)的批准(IRB # PA 16-0160)。研究人群: 本研究纳入了2016年3月至2024年6月期间在综合癌症中心因中枢神经系统(CNS)恶性肿瘤接受PBT的493名儿童(≤19岁)。

image.png

1.研究协变量: 从机构电子数据库的子部分提取研究协变量,并存储在德克萨斯大学安德森癌症中心托管的研究电子数据采集网络平台上。记录患者人口统计学资料,包括年龄、性别、人种和种族。此外,记录患者诊断和既往化疗史、使用的化疗药物数量、同期化疗、PBT时间(PBT日期减去肿瘤手术日期)、PBT治疗部位(脑、脊柱或颅脊髓)、PBT处方疗程中断(天数)和中断原因等潜在混淆肿瘤学变量。治疗中断的原因分为医学、非医学或未知(未记录原因)。还记录了计算总生存期(OS)所需的终点,包括PBT开始日期、当前状态(存活或死亡)和末次存活随访日期或死亡日期。关于研究的次要目的,记录PBT开始后30天内的任何住院或急诊就诊,以及入院时报告的症状和诊断。

2.麻醉管理和暴露变量:目前管理PBT需要麻醉患者的做法是基于丙泊酚的TIVA和自主呼吸。暴露变量是基于丙泊酚的TIVA,患者分为两组:基于丙泊酚的TIVA完成PBT的患者(丙泊酚麻醉组)和在没有麻醉的情况下完成治疗的患者(无麻醉组)。

结果

1.与无麻醉组相比,丙泊酚麻醉组的年龄更小,并且既往接受过化疗或同时化疗的儿童比例较高。丙泊酚麻醉组中接受或正在接受三种或三种以上化疗药物的患者比例也显著较高,接受颅脊髓放射治疗的患者比例也较高。研究人群的其他基线和临床特征见表1。

image.png

表1  461例丙泊酚麻醉组或不麻醉组儿童的人口统计学和临床特征。

2.肿瘤结局: 中位随访时间为22.2个月。所有患者以及每个研究亚组的1、2和3年总生存率率及其95%置信区间见表2。如图2所示,丙泊酚麻醉组和无麻醉组的总生存率无显著差异(p = 0.558)。此外,单变量Cox比例风险模型未显示年龄(作为连续变量)与总生存率之间的相关性。中断PBT疗程(p = 0.019)、PBT中断次数(p = 0.033)和同时化疗(p = 0.003)均与生存率降低相关。

image.png

表2.质子束治疗开始后1、2和3年的总生存率。

image.png

3.在30天计划外入院或急诊室就诊: 本研究纳入的461名儿童中,27名在PBT开始后30天内进行了计划外住院或急诊室就诊。在倾向评分匹配之前(表3),计划外入院或急诊就诊的儿童组年龄较小,且接受丙泊酚麻醉的儿童比例较高。此外,接受过既往化疗和中断PBT处方疗程的儿童中有较高比例的发生意外入院或急诊室就诊。在倾向评分匹配前的多变量分析中,接受PBT和丙泊酚-TIVA的儿童需要计划外住院或急诊室就诊的几率显著高于未接受麻醉完成治疗的儿童。

image.png

讨论

这项回顾性研究中,461名儿童接受了PBT治疗CNS疾病,丙泊酚麻醉的儿童与无麻醉治疗的儿童时,总生存率没有显著差异。然而,丙泊酚麻醉组接受PBT与PBT开始后30天内计划外入院或急诊就诊的几率增加38倍以上。

此外,现有回顾性研究的结果显示,全身麻醉药的类型不会影响胶质瘤或胶质母细胞瘤切除术患者的生存率。目前尚不清楚现有体外研究的矛盾结果是否对这些结果有何影响。丙泊酚的促癌和抑癌作用可能同时有效,对接受CNS疾病放疗儿童的生存率没有影响,这也是合理的。最后,丙泊酚对接受多剂量放疗的肿瘤的影响以及长期暴露丙泊酚的抗肿瘤作用尚不清楚。

关于儿科放疗的麻醉技术,目前有限的数据表明丙泊酚TIVA优于挥发性药物麻醉。一项对739例儿科体外放射治疗进行的回顾性研究显示,使用七氟烷和喉罩气道维持麻醉,并发症发生率为15.7%,包括恶心、呕吐、低血压、喉痉挛和误吸,与我们的研究相似。其他研究描述了使用丙泊酚-TIVA联合自主呼吸和鼻导管辅助供氧,报告了较低的并发症发生率(1.3%)。

结论

在这项接受PBT儿童的单中心研究中,接受基于丙泊酚的TIVA辅助治疗不会影响生存率,但显著增加了治疗开始后30天内意外入院的几率。本研究的单一机构性质和小样本量限制了这些结果的可推广性。

爱儿小醉 点评

接受放疗的肿瘤患儿往往需要面临长期高频率的麻醉,不仅影响患儿安全,还会影响家长的情绪,因此寻找安全且有效的麻醉方案显得尤为重要,目前研究报道的结论不尽相同,因此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来讨论此类麻醉的最优解决方案。

Tags: 【爱儿小醉】丙泊酚全凭静脉麻醉用于小儿质子放疗对其预后的影响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