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医疗资讯/ 正文

来自麻醉医师的忠告:当高血压遇上手术麻醉

来源 2025-10-18 13:33:36 医疗资讯

目前,患有高血压的人群越来越多,呈年轻化发展。对于麻醉医生来说,面临更多的挑战。

其中,最大的挑战来自于患者的不重视、不配合,而不是担心自己的能力。

临床工作中,每当遇到高血压的患者,麻醉医师必定好好探究一番,要掌握这个患者高血压患病多久了、目前吃什么药、血压控制的情况以及靶器官损坏情况等等。

这种认真对待,甚至有些医护人员也不理解:就一个高血压,至于那么谨慎吗?

还真别说,还真就“至于”。这是因为,麻醉医师非常清楚不重视高血压的后果。

高血压有诸多危害,例如增加手术出血、诱发或加重心肌缺血、导致脑卒中、导致肾衰竭等。

当然,也不是只要有高血压就会出现这些风险,这和高血压控制的水平以及靶器官损害程度有关。

如果血压控制不佳,即便没有靶器官损坏,其风险也是明确的。针对这一点,世界各国专家共识认定血压超过180/110必须停手术(延期手术)。

因此,当麻醉医生通知停手术的时候,一定要理解。麻醉医生不怕麻烦,是怕出问题。

如果有高血压而又需要做手术,就需要评估血压控制是否理想了。

那么,如何知道血压是否控制理想?

图片

大家可以看一下,正常情况应当将血压控制在正常范围内。随着高血压分级升高,带来的风险也越多。

简单的讲,1、2级高血压,麻醉危险性稍高于一般病人;3级高血压,围术期发生心肌缺血、心力衰竭及脑血管意外的危险性明显增加。

另外,这种风险与手术大小有密切联系:

1.高危手术(心脏危险性>5%):急诊大手术,尤其是老年人、血管手术、长时间手术(>4h)、大量液体移位和(或)大量失血等;

2.中危手术(心脏危险性<5%):颈动脉内膜剥离术、头颈部手术、腹腔内或胸腔内手术、矫形外科手术、前列腺手术等;

3.低危手术(心脏危险性<1%):内镜检查、浅表手术、白内障手术、乳腺手术等。

尤其需要大家注意的是,最低程度的是“低危”,而不是“没有风险”。即便是做胃镜或者极小的手术这样的情况,风险依然是有的。

因此,当麻醉医生和你谈血压的时候,不要不在乎或者认为小题大做,还有的人认为麻醉医生是在要红包,真的让人无语!

另外,即便是血压在正常范围内或者属于“低危”范围,麻醉医生仍然也有可能暂停手术。

这是因为,麻醉医生会综合考虑患者是否存在靶器官损害。

靶器官损害怎么评估?

有如下情况,就需要充分考虑靶器官损害了:

1.脑(脑出血、脑梗死、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2.心(左心室肥厚、心绞痛、心梗、充血性心衰)

3.肾(糖尿病肾病、肾功能受损)

4.视网膜(出血或渗出、视乳头水肿)

5.糖尿病(空腹:≥7.0mmol/L、餐后:≥11.1mmol/L)

因此,当准备做手术的时候,最好自查一下这些方面。或者,本着对自己负责任态度,主动和麻醉医生告知这些方面的情况。

最后,我们再和大家谈一下一个常见情况:有些人认为自己吃降压药了、血压也控制的不错,医生没有理由推迟手术了。

这也是错误观念,不同的降压药对麻醉、对围术期安全的影响不同。下面,我们看看不同种类降压药的影响:

1.利尿药 

利尿药可以降低血管平滑肌对缩血管物质的反应性、加重手术相关的体液缺失,易发生低钾血症。

因此,需要术前2~3天停用利尿药、严密监测血钾。

2.β受体阻滞剂 

β受体阻滞剂可以降低术后房颤发生率、降低非心脏手术心血管并发症的发生率及病死率。

但是,术前要避免突然停用β受体阻滞剂,防止术中心率的反跳。这个药,一般要吃到术前一晚(手术当日早上不吃)。

3.钙通道阻滞剂

钙通道阻滞剂可以改善心肌氧供/需平衡,治疗剂量对血流动力学无明显影响;可以增强静脉麻醉药、吸入麻醉药、肌松药和镇痛药的作用。

因此,不主张术前停药,可持续用到术晨。

4.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和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滞剂(ARB)

这类药可以减少蛋白尿和改善慢性心衰转归,也可能加重手术相关的体液缺失,增加术中发生低血压的风险。

ACEI作用缓和,手术前不必停药,可适当调整。

ARB类药物氯沙坦,代谢产物羟基酸比氯沙坦效力大10~40倍,推荐手术当天停用。

如果预期术中可能有剧烈血流动力学波动或者出血量较大,建议提前几天更换钙通道药物。

5.交感神经抑制剂:可乐定 

目前,吃这类药物的比较少。可乐定可强化镇静,降低术中麻醉药药量。

突然停用,可使血浆中儿茶酚胺浓度增加1倍,引起术中血压严重反跳,甚至诱发高血压危象。因此,术前不必停用。

看过这些影响,您还认为高血压不是什么大事吗?

请大家多多转发,让大家都认识到高血压对手术麻醉的影响和危害! 

Tags: 来自麻醉医师的忠告:当高血压遇上手术麻醉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