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医疗资讯/ 正文
2025年6月13日至16日,欧洲变态反应与临床免疫学大会(EAACI 2025)于苏格兰格拉斯哥成功举行。本次会议汇聚了全球领域顶尖学术成果,其中遗传性血管性水肿(HAE)领域取得显著进展。为及时解读这些关键发现及其对中国临床实践的价值,我们特邀北京协和医院变态反应科支玉香教授,分享EAACI 2025大会上HAE相关的前沿动态,并探讨其对中国患者群体的实际意义。本文整理内容精要如下。
Q1:拉那利尤单抗作为HAE长期预防治疗(LTP)的一线药物,在今年的EAACI大会上公布了多项重要研究数据,能否请您结合这些最新进展谈谈拉那利尤单抗在HAE治疗中的核心优势?
支玉香教授:HAE是一种潜在致死性疾病,长期预防性治疗(LTP)对于HAE患者而言十分重要,旨在实现疾病完全控制,让患者回归正常生活[1] ,LTP是实现患者零发作治疗目标的唯一途径。目前,拉那利尤单抗已在全球60多个国家获批用于HAE的长期预防治疗,同时也是我国最新发布的《中国遗传性血管性水肿诊断与治疗专家共识(2024版)》中推荐的LTP一线治疗药物[1]。为进一步评估拉那利尤单抗在我国HAE患者中的疗效与安全性,开展了这项开放标签的Ⅲ期临床研究[2]。
在研究设计上,患者会先经过4~8周的导入期,目的是确定其基线期的HAE发作频率。如果患者之前用过LTP药物,还需要经过14天的洗脱期。在导入期内,如果患者每月至少有1次发作,就可以进入正式治疗阶段——接受拉那利尤单抗每2周300mg皮下注射治疗,持续182天(约半年),共14剂,随后进行4周随访。
结果令人鼓舞,在拉那利尤单抗治疗期间(182天),HAE患者的水肿发作频率较导入期下降了99.1%;90%的患者实现了“零发作”,且95%的患者发作次数较导入期减少≥90.0%(图1);另外,拉那利尤单抗在我国HAE患者中的药代动力学、药效学特征以及安全性与其他临床研究人群结果一致,符合预期[2]。拉那利尤单抗300mg 每两周一次持续给药,可最大化地使患者获益。这为拉那利尤单抗在中国HAE患者中的应用提供了坚实的本土化证据。
图1 拉那利尤单抗中国Ⅲ期开放标签研究设计及结果
作为临床医师,我们需要特别关注真实世界研究反映的用药实践。ENABLE研究是一项Ⅳ期非干预性、前瞻性、多中心研究,旨在评估拉那利尤单抗在真实世界中治疗HAE的长期疗效和安全性。去年EAACI大会上公布了拉那利尤单抗ENABLE研究的3年中期分析结果,今年EAACI大会进一步公布了该研究的最终数据。
结果显示,接受拉那利尤单抗治疗后(长达28.6±9.8个月的随访),HAE患者发作频率从基线平均3.88±3.43次/月(中位数3.00)降至平均0.36±0.61次/月(中位数0.11),平均值降低83%,中位数降低96%,且88.2%为轻度或中度发作,其安全性与既往临床研究一致。这表明拉那利尤单抗在真实世界中对≥12岁HAE患者展示了长期疗效和良好的安全性,为临床医师制定HAE的长期管理策略提供了重要的循证依据。
众所周知,HAE患者终身面临喉头水肿的窒息风险,并且疾病发作具有不可预测性,为了避免喉头水肿带来的生命威胁,患者一旦确诊HAE应立即评估病情及采取积极的LTP治疗,拉那利尤单抗300mg 每两周一次持续给药,可最大化地使患者获益。
Q2:在今年的EAACI大会上,关于HAE分型的研究也取得了相应进展。能否请您谈谈这些前沿进展对HAE临床分型诊断和治疗策略有何影响?
支玉香教授:根据不同突变基因和C1-INH水平,HAE可分为C1-INH缺乏/缺陷型 ( HAE-C1-INH) 和C1-INH正常型(HAE-nC1-INH)[1]。HAE-C1-INH进一步可分为HAE-1和HAE-2,由负责编码蛋白C1-INH的SERPING1基因突变引起。SERPING1位于人第11号染色体,由8个外显子组成,在补体系统、纤溶系统、激肽释放酶-激肽系统和凝血系统的调节中均发挥重要作用[3]。目前全球已报道850余种SERPING1基因致病变异。
今年EAACI大会上公布的这项研究对西班牙南部46个无亲缘关系的HAE-C1-INH家系共143例患者进行基因检测,其中43个家系全部为HAE-1型,3个家系为HAE-2型。结果发现,所有家系均检出SERPING1基因致病变异,86.96%为不同类型,涵盖大片段缺失、内含子和外显子变异(包括错义、无义、移码和非终止突变),其中第8外显子突变占比最高,达32.6%,且多组无亲缘关系的家系可携带相同基因变异。此外,还检测出11种新型突变(表1),包括6种移码突变、3种错义突变、1种非终止突变以及1种无义突变,为HAE-C1-INH的分子诊断提供重要依据。
表1 HAE-C1-INH患者的新型基因突变
今年的EAACI大会在HAE鉴别诊断方面也进行了更深入的探究。准确鉴别HAE-nC1-INH与肥大细胞介导的血管性水肿(AE-MC)至关重要。AE-MC患者的C1-INH浓度和功能以及补体C4水平均正常,抗组胺药、糖皮质激素或奥马珠单抗治疗有效[1]。HAE-nC1-INH与不伴荨麻疹的AE-MC症状相似,部分患者被误诊为AE-MC,应用抗组胺药物、奥马珠单抗治疗无效,后经基因检测被诊断为HAE-nC1-INH。
为了避免这种现象发生,今年EAACI大会上公布的这项研究对二者的异同点进行了系统分析。结果显示,尽管HAE-nC1-INH与AE-MC存在诸多相似点,如水肿部位、腹痛发作、雌激素诱发等,但家族史、妊娠期加重及发作持续时间>72h更倾向于支持HAE-nC1-INH的诊断(表2)。值得注意的是,虽然糖皮质激素/抗组胺药物通常对AE-MC有效,对HAE无效,但治疗反应在二者鉴别中的价值有限,推荐对FXII、PLG、KNG等HAE相关基因进行检测以明确诊断。临床工作中需高度重视二者的鉴别诊断,避免误诊漏诊,为患者制定精准的治疗方案奠定基础。
表2 HAE-nC1-INH与AE-MC的异同点
Q3:随着人口老龄化加剧,老年HAE患者的管理面临严峻挑战。能否请您结合最新研究谈谈针对老年HAE患者这一特殊人群,在制定长期预防治疗方案时需要重点考虑哪些关键因素?
支玉香教授:HAE首次发病可见于任何年龄,尽管80%以上的患者在30岁前起病,大部分在20~29岁间加重[1],但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重,老年HAE患者的临床特征及治疗需求也不应被忽视。
今年EAACI大会上意大利学者的一项研究给了我们重要启示。在这项研究纳入的647例HAE-C1-INH患者中,老年患者(≥65岁)占比已达17.6%,其中绝大多数(83.3%)是HAE-1型,并且合并有多种基础疾病,60%接受拉那利尤单抗长期预防治疗(表3)。这表明老年HAE患者群体在不断扩大,HAE对老年患者的影响仍然显著,且其长期预防治疗需求居高不下。
表3 65岁以上老年HAE患者的临床特征与LTP治疗情况
鉴于老年HAE患者合并症发生率高,其疾病管理面临较大挑战。我们必须认识到:老年HAE患者不仅需要通过LTP治疗来有效控制症状,还需要综合考虑多种合并症的影响,在确保疗效与安全性的同时,还要兼顾药物相互作用等问题。因此,针对老年HAE患者的个体化诊疗方案制定,应该成为临床工作的重点之一。
Q4:在临床实践中,HAE患者围手术期管理和医护心理健康都是重要的问题。能否请您结合今年EAACI大会的最新研究,谈谈如何建立更完善的围手术期风险管理体系,以及如何改善HAE领域医护的心理健康?
支玉香教授:尽管HAE的发作具有不可预测性,但有一些诱因可诱导其发作,如手术、外伤、上呼吸道和上消化道操作(气管插管、胃镜等)、药物(如NSAIDs、雌激素等)以及其他有创检查等[1]。因此,明确手术和有创检查对HAE发作频率的影响十分必要。
今年EAACI大会上这项土耳其的回顾性研究共纳入63例HAE-C1-INH患者进行分析。结果发现,相较于小手术及介入性操作,大手术相关的HAE发作频率显著更高(表4)。这提示我们,对于接受大手术的HAE患者,因诱发HAE风险较高,可以在维持患者原有LTP方案的基础上,加用短期预防治疗;对于接受小手术及介入性操作的HAE患者,可以继续维持原有LTP方案,但应备好急性发作的治疗药物,如艾替班特。
表4 手术及介入操作对HAE发作频率的影响
在HAE日常管理中,不仅要关注HAE患者的预后,也要重视管理HAE患者的医护人员的身心健康问题。作为长期从事HAE诊疗工作的临床医生,我对今年在EAACI大会上公布的这项研究结果深有感触,该研究聚焦管理HAE患者的医护人员的身心健康。HAE病情复杂且危急,其诊疗工作给医生带来的心理压力确实不容忽视。
从研究数据来看,60%的医生表示血管性水肿诊疗工作对其身心产生了很大影响:15%的医师存在焦虑症状,2%出现抑郁,近九成医生承受着中重度压力,28%已达到中高度职业倦怠,更有半数出现人格解体症状。
这提醒我们,在关注HAE这类患者的同时,也要重视医生群体的心理健康。建议医疗机构能够为从事HAE诊疗的医生提供更好的心理支持,比如定期的心理评估、建立互助小组等;此外,完善分级诊疗体系与多学科协作模式,可有效分担医生工作压力;同时,医生个人也需提升压力管理能力。通过医疗体系与个人层面的协同发力,既能改善医生工作状态,又能从根本上保障HAE这类患者的诊疗质量,实现医患双方的良性发展。
总结
本次EAACI大会公布的HAE领域的重要进展为临床实践带来了全方位的提升。
-
在治疗策略方面,拉那利尤单抗的临床研究数据进一步夯实了其作为LTP一线药物的地位,并且拉那利尤单抗中国III期临床研究显示90%的HAE患者在治疗期间实现了水肿零发作,为中国临床医生更好地管理HAE提供了强有力的临床证据[2]。
-
在分型诊断方面,SERPING1基因突变谱的更新和HAE-nC1-INH新型致病基因的发现,推动了精准诊疗的发展,尤其是基因检测在鉴别诊断中具有重要作用。
-
针对老年HAE患者这一特殊人群,个体化治疗方案的制定需要兼顾疾病控制与合并症管理,而围手术期分层预防策略的优化则进一步提升了患者的安全性。
-
此外,医护人员的心理健康问题也值得重视,建立系统性的支持体系对保障诊疗质量至关重要。
未来,通过持续优化LTP策略、推进精准诊疗和多学科协作,将助力更多HAE患者实现疾病完全控制的目标。
参考文献:
[1] 支玉香 ,徐迎阳,刘爽,等. 中国遗传性血管性水肿诊断与治疗专家共识(2024版) [J]. 中华临床免疫和变态反应杂志, 2025, 19 (01): 1-10.
[2] Zhi Y, et al. Lanadelumab Safety and Efficacy in Patients Aged > 12 With HereditaryAngioedema in China for Long-Term Prophylaxis: An Open-Label, Multicenter Study. EAACI 2025 poster 000458.
[3] 罗志鹏,李常兴,曾抗. 遗传性血管性水肿一家系SERPING1基因c.1396C>G的突变分析 [J]. 皮肤性病诊疗学杂志, 2024, 31 (11): 747-751.
- 搜索
-
- 1000℃李寰:先心病肺动脉高压能根治吗?
- 1000℃除了吃药,骨质疏松还能如何治疗?
- 1000℃抱孩子谁不会呢?保护脊柱的抱孩子姿势了解一下
- 1000℃妇科检查有哪些项目?
- 1000℃妇科检查前应做哪些准备?
- 1000℃女性莫名烦躁—不好惹的黄体期
- 1000℃会影响患者智力的癫痫病
- 1000℃治女性盆腔炎的费用是多少?
- 标签列表
-
- 星座 (702)
- 孩子 (526)
- 恋爱 (505)
- 婴儿车 (390)
- 宝宝 (328)
- 狮子座 (313)
- 金牛座 (313)
- 摩羯座 (302)
- 白羊座 (301)
- 天蝎座 (294)
- 巨蟹座 (289)
- 双子座 (289)
- 处女座 (285)
- 天秤座 (276)
- 双鱼座 (268)
- 婴儿 (265)
- 水瓶座 (260)
- 射手座 (239)
- 不完美妈妈 (173)
- 跳槽那些事儿 (168)
- baby (140)
- 女婴 (132)
- 生肖 (129)
- 女儿 (129)
- 民警 (127)
- 狮子 (105)
- NBA (101)
- 家长 (97)
- 怀孕 (95)
- 儿童 (93)
- 交警 (89)
- 孕妇 (77)
- 儿子 (75)
- Angelababy (74)
- 父母 (74)
- 幼儿园 (73)
- 医院 (69)
- 童车 (66)
- 女子 (60)
- 郑州 (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