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医疗资讯/ 正文
世界卫生组织(WHO)建议成人的身体活动量需达到每周150分钟中等强度活动,或75分钟高强度活动,或两者等效的组合。然而,全球三分之一成年人身体活动量不足,带来巨大的医疗负担。
近年来,随着智能设备普及,每日步数成为量化身体活动的新指标。尽管“每日万步”健康目标广为流传,但背后的科学依据有待商榷,2020年WHO制定指南时曾认为,当时的证据基础不足以对“每日具体步数”提出建议。
随着研究证据的不断新增和积累,悉尼大学学者领衔的国际研究团队开展了一项系统综述和荟萃分析,基于过去10年的大量证据揭示步数与多类健康结局的关系:随着每天步数增加,全因死亡率、心血管疾病、癌症、2型糖尿病、痴呆、抑郁症状、跌倒风险逐渐降低,对大多健康结局而言,每天步行5000~7000步是一个阈值,超过这一范围的额外获益有限。研究成果于近日发表于《柳叶刀-公共卫生》(The Lancet Public Health)。
截图来源:The Lancet Public Health
研究的系统综述部分纳入了来自35个队列的57项研究,荟萃分析部分纳入了来自24个队列的31项研究,分析步数与多项健康结局的关联。
研究发现:
-
每天步数与全因死亡率、心血管发病率、痴呆症和跌倒之间存在反向、非线性的剂量反应关系,随着步数增加、风险持续降低,超过每天5000-7000步后,风险下降速度明显趋缓;例如,相比每天走2000步,每天走7000步和10000步分别与全因死亡率降低47%和48%有关。
-
每天步数与心血管疾病死亡率、癌症发病率、癌症死亡率、2型糖尿病发病率和抑郁症状也存在反向线性关联,随着步数增加,风险持续降低。
-
在达到“拐点”之前,只要走起来就与风险降低相关,每增加1000步,风险就会继续下降。即使中等步数也有显著收益,每天走4000步比每天走2000步的人群死亡风险低36%。
相比每天走2000步,每天走7000步与各项指标关联如下:
-
全因死亡风险降低47%(HR=0.53,样本量161176人);
-
心血管发病风险降低25%(HR 0.75,样本量111349人);
-
心血管死亡风险降47%(HR 0.53,样本量120758人);
-
癌症发病风险降低6%(HR 0.94,样本量100505人);
-
癌症死亡风险降37%(HR 0.63,样本量105660人);
-
2型糖尿病风险降低14%(HR 0.86,样本量61594人);
-
痴呆风险降低38%(HR 0.62,样本量79699人);
-
抑郁症状风险降低22%(HR 0.78,样本量77565人);
-
跌倒风险降低28%(HR 0.72,样本量94901人)。
研究团队指出,对于有能力的人群来说,每天10000步仍然是一个可行的目标,但每天7000步已经与健康结果具有临床意义的改善相关,可能是一个更容易实现的目标。
研究团队同时在论文中提醒:只要力所能及,鼓励人们关注“每一步的价值”,而非纠结于一个单一数字。
参考资料
[1] Ding Ding, et al., (2025). Daily steps and health outcomes in adults: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dose-response meta-analysis. The Lancet Public Health, DOI: 10.1016/S2468-2667(25)00164-1
- 搜索
-
- 1000℃李寰:先心病肺动脉高压能根治吗?
- 1000℃除了吃药,骨质疏松还能如何治疗?
- 1000℃抱孩子谁不会呢?保护脊柱的抱孩子姿势了解一下
- 1000℃妇科检查有哪些项目?
- 1000℃妇科检查前应做哪些准备?
- 1000℃女性莫名烦躁—不好惹的黄体期
- 1000℃会影响患者智力的癫痫病
- 1000℃治女性盆腔炎的费用是多少?
- 标签列表
-
- 星座 (702)
- 孩子 (526)
- 恋爱 (505)
- 婴儿车 (390)
- 宝宝 (328)
- 狮子座 (313)
- 金牛座 (313)
- 摩羯座 (302)
- 白羊座 (301)
- 天蝎座 (294)
- 巨蟹座 (289)
- 双子座 (289)
- 处女座 (285)
- 天秤座 (276)
- 双鱼座 (268)
- 婴儿 (265)
- 水瓶座 (260)
- 射手座 (239)
- 不完美妈妈 (173)
- 跳槽那些事儿 (168)
- baby (140)
- 女婴 (132)
- 生肖 (129)
- 女儿 (129)
- 民警 (127)
- 狮子 (105)
- NBA (101)
- 家长 (97)
- 怀孕 (95)
- 儿童 (93)
- 交警 (89)
- 孕妇 (77)
- 儿子 (75)
- Angelababy (74)
- 父母 (74)
- 幼儿园 (73)
- 医院 (69)
- 童车 (66)
- 女子 (60)
- 郑州 (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