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医疗资讯/ 正文

利用常规实验室指标和临床特征构建多发性骨髓瘤基线预测模型

来源 2025-08-16 12:12:04 医疗资讯

多发性骨髓瘤(MM)是发达国家中第二常见的血液系统恶性肿瘤,其特点是骨髓中异常浆细胞的不受控增殖,导致骨损伤、急性肾损伤、贫血和高钙血症。由于MM的异质性,患者的生存结果差异较大,因此开发准确的预后模型对于优化NDMM患者的治疗策略至关重要。而目前常用的分期系统(如ISS、R-ISS和mSMART3.0)在预测准确性上存在局限性,且基因表达谱等参数的可及性稍低。

因此学者利用临床和实验室数据构建并验证一个预后列线图,以预测新诊断多发性骨髓瘤(NDMM)患者的总生存率,而不考虑细胞遗传学因素,近日发表于《Cancer Cell International》。

1.jpg

研究方法&结果

研究方法:研究团队从2003年1月至2021年7月期间,回顾性地纳入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1008名未经治疗的MM患者。这些患者的数据被随机分为训练集(704名患者)和验证集(304名患者)。研究中分析了27个临床和实验室变量,包括年龄、性别、实验室指标(如LDH、β2-MG、C3、CHO、ALP、PT等)及临床特征(如ECOG评分、骨病变数量等),通过单变量和多变量Cox回归分析确定独立预后因素,并构建了一个基线生存模型。此外,对于有mSMART 3.0数据的患者,研究团队将这些数据整合到基线列线图中,以提高预测准确性。

独立预后因素:多变量分析确定了训练队列8个独立预后因素:年龄≥50岁(HR=1.50);ECOG评分≥2(HR=2.29);C3>1.16 g/L(HR=0.70);LDH≥250 U/L(HR=1.80);CHO≤4 mmol/L(HR=1.56);ALP>75 U/L(HR=1.50);β2-MG≥2.67 mg/L(HR=1.99);PT>13s(HR=1.59)。

建立基线列线图模型:使用上述8个因素家里基线列线图模型,可预估5年和8年生存率。高危组与低危组的5年生存率在训练集中分别为34%和72%,p<0.001,验证集中也有类似的差异。模型在移植和非移植患者中也表现良好。模型在训练集中的5年率生存AUC为0.77,在验证集中的AUC为0.73;8年AUC分别为0.77和0.78;随着时间推移,AUC缓慢升高。校准曲线显示预测与实际生存率高度一致

2.jpg

3.jpg4.jpg

合并模型:在训练集中,将mSMART 3.0与基线列线图结合后,5年生存AUC从0.64(0.57,0.71)提高到0.75(0.67,0.83),p=0.003,优于其他分期系统(如ISS、R-ISS)。

5.jpg

讨论&总结

创新点:结合常规实验室指标(如CHO、C3、PT等)和临床特征,构建了无需细胞遗传学数据的基线模型,适用于资源有限地区。合并mSMART3.0后进一步提高了预测准确性,为细胞遗传学数据可用的患者提供了更精准的工具。

研究意义:该研究开发的列线图模型显著提高了NDMM患者的生存预测准确性,尤其是在结合mSMART3.0后表现更优。基线模型适用于无法进行细胞遗传学检测的地区,而合并模型则为精准医疗提供了有力工具。

参考文献

Zhang, L., Wang, Y., Gale, R. et al. Predicting survival of persons with newly-diagnosed multiple myeloma. Cancer Cell Int 25, 301 (2025). https://doi.org/10.1186/s12935-025-03916-6

Tags: 利用常规实验室指标和临床特征构建多发性骨髓瘤基线预测模型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