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医疗资讯/ 正文

JAMA Network Open:糖尿病对创伤性脑损伤患者1年内认知恢复的影响

来源 2025-08-13 12:11:35 医疗资讯

创伤性脑损伤(TBI)是全球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常常导致长期认知障碍。2024年Lancet痴呆症委员会将中年期TBI列为预防或可干预的痴呆风险因素之一。与此同时,血管风险因素如高血压、糖尿病、吸烟和高脂血症,也被广泛认定为晚年认知功能下降及痴呆的重要因素。TBI急性期常伴随脑血管和微血管损伤,长期微血管功能障碍亦被报道。因此,研究既往血管风险因素对TBI后认知恢复的影响,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本项前瞻性队列研究分析了1313名TBI患者,重点探讨了既往存在的血管风险因素(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和吸烟)与TBI后1年认知变化的关系。结果发现,糖尿病患者在TBI后2周的整体认知功能评分显著低于非糖尿病患者,且执行功能较差,处理速度恢复也较缓慢;而高血压、高脂血症及吸烟对认知表现影响不显著。血管风险因素负荷较高的患者(≥2种风险因素)认知基线较低,但认知恢复速度与无风险因素者相似。该研究为临床管理TBI患者认知恢复提供了新的视角,强调了糖尿病这一可调控因素的重要性。

研究纳入2014年至2018年间接受头部CT检查的TBI患者。患者在受伤后2周、6个月及1年接受包括韦氏成人智力量表处理速度指数(WAIS-IV PSI)、雷氏听觉词汇学习测试(RAVLT)及路径连线测试(TMT)等5项认知评估。血管风险因素通过自报、代理报告及病历回顾确认。使用逆概率加权广义估计方程(GEE)模型,调整年龄、性别、种族、受教育年限、TBI严重度、既往TBI及精神疾病史等混杂因素,评估血管风险因素与认知表现及变化的关联。

结果显示,共纳入1313名患者,平均年龄38.7岁,女性占32.6%。血管风险因素中,吸烟比例最高(29.9%),高血压16.8%,糖尿病7.5%,高脂血症8.8%。所有患者群体均表现出认知功能随时间改善的趋势。

图:血管危险因素的分布模式

调整混杂因素后,发现糖尿病患者在TBI后2周的全球认知因子评分显著低于非糖尿病患者(平均差值-0.25,95%CI -0.45至-0.04),执行功能亦表现较差。糖尿病患者处理速度指数在1年内的改善幅度较小(平均变化差-0.26,95%CI -0.50至-0.02),而高血压、高脂血症及吸烟与认知表现之间无统计学显著差异。

图:根据血管危险因素状态划分的伤后2周、6个月和1年时的认知功能(整体认知因子评分)均值

血管风险因素数量≥2的患者,其2周认知基线低于无风险者,同时在言语记忆、执行功能和处理速度方面表现较差,但1年内认知恢复轨迹与无风险者类似。 敏感性分析表明,接受降糖治疗的糖尿病患者认知受损更为明显,提示病情严重度可能影响认知预后。

总之,该研究提示,糖尿病作为一种可调控的血管风险因素,显著影响TBI患者早期认知状态及部分认知域的恢复速度,尤其是执行功能与处理速度。其他血管风险因素如高血压、高脂血症及吸烟对认知恢复影响有限。临床上应重视糖尿病患者TBI后的认知评估与管理,积极调控血糖水平或许有助于改善认知预后。

原始出处

Schneider ALC, Hunzinger KJ, Brett BL, et al. Vascular Risk Factors and 1-Year Cognitive Change Among Individuals With Traumatic Brain Injury. JAMA Netw Open. 2025;8(8):e2525719. Published 2025 Aug 1. doi:10.1001/jamanetworkopen.2025.25719

Tags: JAMA Network Open:糖尿病对创伤性脑损伤患者1年内认知恢复的影响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