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医疗资讯/ 正文

大咖谈 | 免疫+策略在MSS晚期结直肠癌治疗的探索

来源 2025-07-02 12:09:36 医疗资讯

导读

晚期MSS型肠癌占结直肠癌95%左右,传统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单药疗效差,近年进行了多种药物联合治疗的探索。晚期MSS肠癌后线的免疫+研究主要方向如下:1. 抗血管生成联合免疫治疗(如瑞戈非尼+PD-1抑制剂)已证实可提升疗效,但获益人群非常有限:非肝转移、亚裔、ECOG 0分等亚组患者获益更优,提示该联合策略需精准分层。2. 其他增效PD-1抑制剂的策略:联合其他免疫检查点抑制剂(CTLA-4抗体,LAG-3抗体)、表观遗传调控(HDAC抑制剂重塑免疫微环境)、腺苷通路阻断(A2aR 和 A2bR 腺苷受体的双重拮抗剂)。3. 针对BRAF V600E突变人群,靶向EGRF-BRAF-MEK联合PD-1抗体方案体现出较好的疗效前景,值得进一步扩大样本探索。晚期MSS肠癌一线免疫治疗优化与探索焦点:1. 高强度化疗(如FOLFOXIRI)联合贝伐珠单抗及PD-1/PD-L1(AtezoTRIBE研究)可延长PFS,但绝对获益少,"化疗药物越多是否越好"仍存争议,需权衡毒性及免疫细胞损伤风险。2. 人群精准筛选:比如高T细胞浸润、RAS突变患者可能更获益;POLE/POLD突变(超突变表型)虽罕见,但对免疫治疗敏感。3. 在"化疗+抗血管生成"基础上,叠加CTLA-4抗体(增强T细胞启动)、CD47抗体(阻断"别吃我"信号激活巨噬细胞)或其他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如TIM-3),可能突破现有疗效天花板。当前MSS型肠癌免疫治疗已从"单药无效"迈入"联合增效"时代,未来需以精准分型驱动创新组合,通过跨机制协同(靶向+免疫+微环境调控)及前沿技术辅助分层,实现"冷肿瘤"向"热肿瘤"的转化。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Tags: 大咖谈 | 免疫+策略在MSS晚期结直肠癌治疗的探索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