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医疗资讯/ 正文

World J Urol:机器人辅助根治性膀胱切除术中体内原位新膀胱术与体外原位新膀胱术的围手术期、肿瘤学及功能结局对比

来源 2025-05-17 12:10:51 医疗资讯

根治性膀胱切除术(RC)联合盆腔淋巴结清扫术和尿流改道术(UD)是治疗肌层浸润性或高风险非肌层浸润性尿路上皮癌患者的标准疗法。与开放根治性膀胱切除术(ORC)相比,机器人辅助根治性膀胱切除术(RARC)在围手术期和肿瘤学结局方面已被证明具有非劣效性,并且可能提供若干潜在优势,如减少失血量、减轻疼痛和缩短住院时间。在RARC开展的初期阶段,由于手术过程复杂,术后首选体外尿流改道术(ECUD)。随着经验的积累,在过去的十年中,体内尿流改道术(ICUD)重建技术(主要涉及回肠导管)已被广泛接受。

在高容量学术中心,对于选择性接受根治性膀胱切除术的患者,原位新膀胱可能成为新的护理标准,因为它模拟了自然膀胱的功能,并可能提供更好的自我身体形象。随着技术的不断成熟,在大型转诊机构中,机器人辅助体内原位新膀胱术(ICNB)的应用正变得比体外原位新膀胱术(ECNB)更为普遍。从理论上讲,ICNB作为一种完全微创的技术,具有切口更小、疼痛减轻、肠道相关并发症减少以及患者恢复更快等优势。然而,关于ICNB方法是否优于ECNB方法的研究有限,且RARC术后ICNB的益处尚未得到充分确定。

近日,来自陆军军医大学附属西南医院的陈志文等研究人员比较了RARC术后ICNB与ECNB的围手术期、功能学和肿瘤学结果差异。

 

 

研究人员回顾了本机构从2016年7月至2023年2月期间接受RARC并采用回肠新膀胱重建术的连续患者的前瞻性收集的数据库。患者根据重建方法(ICNB或ECNB)被分为两组。研究人员分别使用卡方检验和Wilcoxon检验来总结分类变量和连续变量,并使用Kaplan-Meier曲线、多元逻辑回归和Cox风险模型分析生存和并发症结果。

结果显示,共有304例患者纳入研究,其中190例为ICNB组,114例为ECNB组。ICNB组的中位手术时间更短(320分钟vs. 354分钟;p=0.001),且中位估计失血量(EBL)更少(300毫升vs. 500毫升;p<0.001)。两组之间的90天总体并发症发生率存在显著差异(49.5%vs.61.4%;p=0.043)。多元逻辑回归分析表明,年龄、肿瘤复发和手术方法(ECNB/ICNB)是90天总体并发症的独立预测因素。ICNB组和ECNB组的功能学结果和生存率相当。Cox比例风险模型表明,较高的病理分期和pN状态是无复发生存期(RFS)和总生存期(OS)的预测因素。

 

接受ICNB与ECNB患者的围手术期结局

 

总而言之,这项基于单中心大样本队列的研究结果表明,与ECNB相比,ICNB显著改善了围手术期结果,ICNB组的90天总体并发症发生率更低。此外,两组之间的90天高级别并发症以及功能和肿瘤学结局均相当。这一结果需要在其他高容量中心或随机对照研究中进一步验证。

原始出处:

Yan B, Liu Y, Liu Y, Zheng J, He P, Li X, Li Y, Liu Y, Zhou X, Chen Z. Intracorporeal versus extracorporeal neobladder in robot-assisted radical cystectomy: perioperative, oncological, and functional outcomes from a single-institutional experience. World J Urol. 2025 Mar 11;43(1):160. doi: 10.1007/s00345-025-05538-z. PMID: 40067529.

Tags: World J Urol:机器人辅助根治性膀胱切除术中体内原位新膀胱术与体外原位新膀胱术的围手术期、肿瘤学及功能结局对比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