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医疗资讯/ 正文

剖宫产时,QLB与TAPB哪种镇痛效果更好?

来源 2025-04-28 12:11:27 医疗资讯

剖宫产手术创面广、切口大,可导致产妇术后出现不同程度的疼痛,长时间的疼痛刺激不仅会影响产妇术后身体机能的恢复,也不利于产妇早期泌乳、进食等,对母婴生活质量产生不良影响。

因此,为剖宫产产妇选择一种有效的镇痛方式显得十分重要。

既往较为常用的是腹横肌平面阻滞(TAPB)有较好的镇痛效果,但存在着镇痛维持时间较短等缺点。

腰方肌阻滞(QLB)是一种较新的躯干神经阻滞方式,具有阻滞范围广、持续时间长等优势,对上、下腹部、髋部等部位均能产生镇痛效果。

那么,究竟哪种镇痛方式更有优势呢?

有人对此专门做过研究。

研究方法:麻醉方法选择椎间隙L3-4入路穿刺,穿刺成功后再穿刺蛛网膜下腔,注射0.5%罗哌卡因12 mg,留置硬膜外导管。术后连接静脉自控镇痛(PCIA),镇痛药物均为舒芬太尼。

一组产妇手术结束后采用超声引导下QLB

具体方法:

产妇取侧卧位,探头选择低频凸阵探头2~5MHz,置于腋中线骼嵴、肋弓之间,根据超声图像确认腰大肌、腰方肌、竖脊肌等部位;

使用平面内进针技术,直至针尖抵达腰方肌、腰大肌间隙处,在此处予以0.25%罗哌卡因30 mL注射,并以同样的方法完成对侧阻滞。

另外一组产妇手术结束后采用超声引导下TAPB

具体方法:

产妇取侧卧位,常规消毒铺巾,使用迈瑞超声仪高频线阵探头,频率为8~13MHz,将探头置于肋缘、髂嵴两处之间,超声下显示腹壁各层肌肉组织后,采用平面内进针技术,分别在腹内斜肌、腹横肌实施穿刺,每侧注射0.25%罗哌卡因30 mL

结果显示,使用超声引导下QLB的产妇首次按压PCIA时间均更长,且术后按压次数及药物用量均更少,术后活动时、静息时的VAS评分均更低,术后恢复方面也更短,且产妇术后对镇痛的满意度更高,体现出更好的应用优势。

分析原因是由于,TAPB主要是在腹横肌、腹内斜肌的间隙注射局麻药物,该区域主要阻滞T10~L1脊髓神经,对腹壁切口的镇痛效果较好,但其对内脏神经痛的镇痛效果上仍存在不足。

QLB主要是在腰方肌筋膜、胸腰中筋膜给予注射局麻药物,其中胸腰筋膜上具有十分丰富的交感神经网,有助于降低交感神经活性,且药物注射后可扩散至椎旁间隙,再通过椎旁间隙持续向交感神经干周围部位进行扩散,从而对内脏神经痛起到阻断效应,继而产生更满意的镇痛效果。

实验中还分析,QLB阻滞后,药物能从肌肉间隙转移到布满脂肪组织的椎旁空间,局部的脂肪组织在低灌注条件下能延缓机体对局麻药物的吸收速度,可稳定延长镇痛时间。

此外,产妇产后疼痛得到有效控制后,也更有助于早期下床、早期进行泌乳等,促进产后恢复,进一步提高产妇对镇痛的满意度。

该研究结果还显示,使用超声引导下QLB的产妇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更低,考虑是由于超声引导下QLB可减少舒芬太尼的用量,并同时降低阿片类药物过多使用所带来的不良反应,提升总体的药物安全性。

到了这里,大家知道哪种镇痛更有优势了吧?

在临床工作中,如果您有不同的发现,请在下方留言交流~

Tags: 剖宫产时,QLB与TAPB哪种镇痛效果更好?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