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医疗资讯/ 正文

Am J Otolaryngol:中国学者发文单纯鼓膜成形术在非胆脂瘤型慢性中耳炎治疗中的应用

来源 2025-04-28 12:11:30 医疗资讯

鼓膜成形术是修复伴有完整听骨链的非胆脂瘤型慢性化脓性中耳炎(COM)所致鼓膜穿孔的主要技术手段。 然而,该手术通常要求患者耳道保持干燥,且乳突气房气化状态无额外病理改变。对于影像学提示乳突腔存在软组织密度影的非胆脂瘤型慢性中耳炎病例,是否需联合行乳突切开术(mastoidectomy),目前仍为耳科学界争议焦点。

当颞骨计算机断层扫描(CT)显示乳突腔存在软组织密度浑浊时,耳科医师常选择联合行鼓膜成形术与乳突切开术。 部分学者认为,乳突腔内的炎症病变可能是鼓室成形术后疾病持续存在的重要诱因。乳突腔浑浊与隐匿性乳突炎常被视为手术失败及听力改善不佳的原因,因其可能导致病灶残留、疾病进展及二次手术需求。乳突切开术可通过重建乳突气房通气、清除感染灶,从而降低疾病进展风险及后续手术干预概率。

然而,另一部分学者则认为乳突腔浑浊并不影响手术成功率。近期一项系统综述与荟萃分析中未发现常规联合乳突切开术可额外提升移植物愈合率或听力改善效果;此外有研究结论显示,单纯鼓室成形术与联合乳突切开术的移植物失败率无显著差异(16.4%vs14.2%)。乳突状态对术后听力改善无显著影响。

但既往研究多聚焦于比较鼓室成形术联合或不联合乳突切开术在乳突腔浑浊病例中的疗效差异, 而针对非胆脂瘤型慢性中耳炎患者中,乳突气房气化良好(MCP)与乳突腔浑浊(MCO)单纯行鼓膜成形术的疗效对比研究则相对匮乏。

近日,来自宁夏银川市第一人民医院的冯宁宇和浙江义乌市中心医院的楼正才等研究人员比较了软骨鼓膜成形术在修复伴有完整听骨链的COM患者鼓膜穿孔时,乳突气房气化良好(MCP)组与乳突气房浑浊(MCO)组的移植物愈合效果差异。

 

 

研究人员将非胆脂瘤COM慢性穿孔患者分为MCP组和MCO组。所有患者均单独接受内窥镜下单纯软骨夹层鼓膜成形术。术后12个月研究人员对患者的移植成功率、听力结果、乳突腔浑浊变化和并发症进行了评估。

结果显示,MCP组术后感染率为 2.7%,MCO 组为 8.1%(P=0.607)。MCP 组的总体移植成功率为91.9%,MCO 组为89.2%(P=0.691)。与MCP组相比,MCO组术前气导(AC)PTA(P=0.047)或术前气鼓导差(ABG)(P=0.039)的恶化程度更高,而术后AC PTA、BC PTA或ABG在组间无显著差异。然而,与MCP组相比,MCO组的ABG增益更好(21.2±6.9 vs 13.8±2.6 dB;P=0.024)。术后12个月的颞骨CT显示,在CMO组中,56.8% 的患者浑浊程度无变化,43.2%的患者浑浊程度降低或完全气化。此外,没有一名患者出现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恶化或术后耳鸣。

 

患者样本的术前与术后听力学特征

这些结果表明,乳突腔气化或乳突腔浑浊不会影响单纯鼓膜成形术的移植成功率,相比之下,乳突腔浑浊患者术前听力较差,但术后听力恢复较好。此外,单纯鼓膜成形术也能改善乳突腔浑浊的情况,可能与其缓解中耳负压、促进乳突腔黏膜炎症消退相关。

原始出处:

Wang Q, Feng N, Lou Z. Comparison of cartilage myringoplasty for repairing non-cholesteatomatous chronic perforation with mastoid cavity pneumatization and opacification. Am J Otolaryngol. 2025 Apr 18;46(3):104621. doi: 10.1016/j.amjoto.2025.104621. Epub ahead of print. PMID: 40267704.

Tags: Am J Otolaryngol:中国学者发文单纯鼓膜成形术在非胆脂瘤型慢性中耳炎治疗中的应用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