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医疗资讯/ 正文
糖皮质激素(GC)作为风湿性疾病治疗的核心药物,可有效控制炎症,但其长期使用与高血压、糖尿病、骨质疏松等严重副作用密切相关。然而,目前缺乏标准化的工具动态评估GC毒性,且临床实践中难以区分副作用与合并症的影响。为此,本研究基于2017年开发的葡萄糖皮质激素毒性指数(GTI),旨在通过前瞻性队列研究评估GC毒性在风湿病患者中的动态变化,并探索影响GTI评分的关键因素。研究纳入了新启动GC治疗(GC-naive组)及持续使用GC≤2年(GC-experienced组)的炎症性关节炎(IA)、结缔组织病(CTD)和血管炎患者,通过多时间点GTI评分分析累积毒性效应,并结合广义估计方程(GEE)模型识别干扰因素,为个体化GC管理提供依据。
本研究为单中心前瞻性队列研究,于2021年1月至2022年6月在土耳其一所三级医院风湿科门诊部开展。共纳入156例患者(GC-naive组76例,GC-experienced组80例),年龄中位数49.1岁,女性占比57.7%。研究排除了淋巴瘤/癌症病史、妊娠期患者及随访不足6个月者。数据收集包括基线及3、6个月时的临床评估:GTI综合改善评分(GTI-AIS)、累积恶化评分(GTI-CWS)、体重指数(BMI)、血压、血糖代谢指标(HbA1c)、血脂谱、免疫抑制剂使用情况及累计GC剂量。GC剂量换算为泼尼松龙当量,并通过医疗记录、电子档案及患者访谈三重验证。统计分析采用SPSS 23.0,通过Kolmogorov-Smirnov检验和Levene检验判断正态性及方差齐性,组间比较使用t检验、Mann-Whitney U检验及Wilcoxon检验。GEE模型用于分析累积GC剂量、年龄、性别、BMI、HbA1c、收缩压、糖尿病史、疾病诊断(IA/血管炎/CTD)及随访时间对GTI评分的影响,并通过Spearman相关系数评估累积剂量与GTI的关联性。最小临床重要差异(MCID)设为10分。
研究结果
1.患者特征与基线数据
·研究最终纳入156例患者(GC-naive组76例,GC-experienced组80例),中位年龄49.1岁,女性占比57.7%。
·血管炎是主要诊断(62.2%),其次是IA(24.3%)和CTD(13.5%)。GC-experienced组患者基线累计泼尼松龙剂量中位数为5452.5 mg(IQR 7168.8),显著高于GC-naive组的0 mg(P<0.001)。
2.GTI评分动态变化
·GC-naive组:3个月时GTI-AIS中位数29分(0-101),显著超过MCID(10分);6个月时评分无显著改善(中位数29 vs. 29,P=0.864)。GTI-CWS从3个月的32.4分升至6个月的42.7分(P<0.001)。
·GC-experienced组:3个月时GTI-AIS中位数0分(-53-82),6个月时改善至11.5%患者超过MCID;GTI-CWS从4.7分升至8.3分(P=0.002)。
·毒性发生率:GC-naive组6个月内GC相关毒性事件2.17例/人,显著高于GC-experienced组的0.47例/人(RR=2.2,95% CI 1.57-3.08)。
3.关键影响因素分析
·累积GC剂量:两组均显示累积剂量与GTI-AIS/CWS显著正相关(GC-naive组:β=4.17,P<0.001;GC-experienced组:β=4.38,P<0.001)。
·疾病类型:GC-naive组中血管炎患者GTI-AIS/CWS显著高于IA组(P<0.001),而GC-experienced组无显著差异。
·其他因素:GC-naive组中高龄、高血压、糖尿病及基线BMI与GTI评分相关;GC-experienced组中年龄、收缩压及随访时间亦为独立风险因素。
4.GTI域评分变化
·GC-naive组:3个月时高血压(39.5%)、糖耐量异常(27.6%)及体重增加(22.4%)最常见;6个月时皮肤毒性及感染风险上升。
·GC-experienced组:30%患者至少一个GTI域改善,血压管理领域改善显著。
基于广义估计方程模型分析GC-naive组GTI综合改善评分的相关因素(部分)
本研究首次在前瞻性真实世界队列中证实,GTI可作为动态评估GC毒性的可靠工具,其评分变化与累积剂量及疾病类型(如血管炎)密切相关。GC-naive组患者因初始高剂量GC暴露,毒性事件发生率显著更高,且血管炎因其治疗依赖长期高剂量GC,成为高危人群。研究同时揭示,年龄、血压及糖尿病史是GC-experienced组的重要干扰因素。尽管存在单中心局限性及短期随访的不足,GTI的临床应用价值在于其多维度量化毒性、指导个体化剂量调整及监测长期并发症风险。未来需进一步验证电子化GTI工具的可行性,并探索新型甾体节约剂的毒性对比数据。
原始出处:
Bahap-Kara M, Sariyildiz E, Zengin HY, Karadag O, Bayraktar-Ekincioglu A. Prospective assessment of glucocorticoid toxicity in rheumatology practice: a focus on the glucocorticoid toxicity index. Rheumatology (Oxford). 2025 Mar 1;64(3):1010-1018. doi: 10.1093/rheumatology/keae288. PMID: 38781534; PMCID: PMC11879322.
- 搜索
-
- 1000℃李寰:先心病肺动脉高压能根治吗?
- 1000℃除了吃药,骨质疏松还能如何治疗?
- 1000℃抱孩子谁不会呢?保护脊柱的抱孩子姿势了解一下
- 1000℃妇科检查有哪些项目?
- 1000℃妇科检查前应做哪些准备?
- 1000℃女性莫名烦躁—不好惹的黄体期
- 1000℃会影响患者智力的癫痫病
- 1000℃治女性盆腔炎的费用是多少?
- 标签列表
-
- 星座 (702)
- 孩子 (526)
- 恋爱 (505)
- 婴儿车 (390)
- 宝宝 (328)
- 狮子座 (313)
- 金牛座 (313)
- 摩羯座 (302)
- 白羊座 (301)
- 天蝎座 (294)
- 巨蟹座 (289)
- 双子座 (289)
- 处女座 (285)
- 天秤座 (276)
- 双鱼座 (268)
- 婴儿 (265)
- 水瓶座 (260)
- 射手座 (239)
- 不完美妈妈 (173)
- 跳槽那些事儿 (168)
- baby (140)
- 女婴 (132)
- 生肖 (129)
- 女儿 (129)
- 民警 (127)
- 狮子 (105)
- NBA (101)
- 家长 (97)
- 怀孕 (95)
- 儿童 (93)
- 交警 (89)
- 孕妇 (77)
- 儿子 (75)
- Angelababy (74)
- 父母 (74)
- 幼儿园 (73)
- 医院 (69)
- 童车 (66)
- 女子 (60)
- 郑州 (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