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医疗资讯/ 正文
长期患有糖尿病(主要是2型糖尿病)被认为是胰腺癌的风险因素之一,这种风险可能与系统性炎症、高血糖、胰岛素抵抗和高胰岛素血症有关。另一方面,新发糖尿病也是胰腺癌的早期表现,发生在约25%的胰腺癌患者中。在世界范围内,胰腺癌是第12大常见癌症和第6大癌症相关死亡原因,患者5年生存率仅为12%。大多数患者确诊时已处于晚期,失去了手术机会。
然而,由于胰腺癌缺乏准确检测方法且现有筛查方法假阳性率高,目前不建议对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胰腺癌筛查。因此,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使用药物预防可能是一种替代性策略,以降低胰腺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
阿司匹林已被证明对其他消化系统癌症具有预防作用,但其是否有助于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降低胰腺癌风险,尚需进一步明确。
近期,发表于消化领域权威期刊GUT的研究表明,在新诊断的2型糖尿病患者中,服用阿司匹林与胰腺癌风险降低42%、胰腺癌相关死亡风险降低57%、以及全因死亡风险降低22%相关。
文章指出,该研究是“首个”基于人群的队列研究,表明阿司匹林有潜力降低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的胰腺癌风险。当然,这一结论尚需在未来更多研究中进一步验证。
截图来源:GUT
这是一项回顾性队列研究,使用了中国香港医院管理局(HA)临床数据分析和报告系统(CDARS)的电子数据库数据进行分析。研究分析诊断为2型糖尿病后阿司匹林的服用情况与后续胰腺癌风险的关联。
研究纳入了于2001年1月至2015年12月期间新诊断为2型糖尿病的343966例成年患者,这些患者平均年龄为58.8岁,其中男性占52.2%,平均体重指数(BMI)为26.2 kg/m²,31.2%的患者有吸烟史,4.7%的患者有饮酒史。为避免胰腺癌与2型糖尿病之间的反向因果关系,该研究排除了确诊2型糖尿病后1年内被诊断为胰腺癌以及随访时间不足1年的患者。
该研究的主要研究结局是胰腺癌的发生率。在中位时间为10.5年的随访期后发现:
-
在新诊断的343966例2型糖尿病患者中,共有1224例(0.36%)患者发生了胰腺癌。
-
服用阿司匹林与未服用阿司匹林的患者,其胰腺癌发病率分别为3.1/10000人-年和4.1/10000人-年。
-
基于时间依赖性分析,服用阿司匹林与胰腺癌风险降低42%相关(校正风险比[aHR] 0.58;95% CI:0.49-0.69)。在通过倾向评分匹配进行的二次分析中,也得到了类似的结果,服用阿司匹林与风险降低39%相关(aHR 0.61;95% CI:0.48-0.77)。
-
时间依赖性分析:在观察期间,由于参与者可能同时存在服用阿司匹林的阶段,也存在未服用的阶段。为避免时间偏差,研究团队将阿司匹林的服用情况建模为随时间变化的变量,即以每年至少服用180天为标准,动态评估其在整个观察期内的服用情况。
-
倾向评分匹配:按1:4的比例,针对每个阿司匹林服用者,匹配个体情况接近的非服用者,进行对照分析。
次要结局关注死亡风险。发生了51151例(14.9%)死亡(包含各种死因),其中787例(0.2%)死于胰腺癌。服用阿司匹林的患者,胰腺癌相关死亡风险降低57%(aHR 0.43;95% CI:0.34-0.53),全因死亡风险降低22%(aHR 0.78;95% CI:0.76-0.80)。在通过倾向评分匹配进行的分析中,也观察到了类似的结果。
研究团队还发现阿司匹林服用剂量增加和持续时间较长与胰腺癌风险之间呈负相关(P<0.001)。具体来看:
-
随着服用时间的延长,胰腺癌风险逐渐降低。其中服用阿司匹林的时间在5年以下、5-10年及10年以上与胰腺癌风险分别降低16%、42%和69%相关(P<0.001)。
-
按照阿司匹林的服用剂量进行分组后分析显示,≤100 mg和>100 mg剂量(每隔一天用药)与胰腺癌风险分别降低28%和46%相关(P<0.001)。
亚组分析结果显示,在不同年龄、性别、BMI、吸烟状况和血糖控制水平的糖尿病患者中,服用阿司匹林对胰腺癌发生具有一致的预防作用。
总之,该研究表明,在新诊断的2型糖尿病患者中,服用阿司匹林与胰腺癌风险及胰腺癌相关死亡风险降低相关,且更高的服用剂量及更长的服用时间与胰腺癌风险更低相关,这或许为癌症预防提供了一种潜在的策略。
参考资料
[1] Tan JT, Mao X, Cheng H, et al. Aspirin is associated with lower risk of pancreatic cancer and cancer-related mortality in patients with diabetes mellitus. Gut Published Online First: 02 January 2025. doi: 10.1136/gutjnl-2024-333329
- 搜索
-
- 1000℃李寰:先心病肺动脉高压能根治吗?
- 1000℃除了吃药,骨质疏松还能如何治疗?
- 1000℃抱孩子谁不会呢?保护脊柱的抱孩子姿势了解一下
- 1000℃妇科检查有哪些项目?
- 1000℃妇科检查前应做哪些准备?
- 1000℃女性莫名烦躁—不好惹的黄体期
- 1000℃会影响患者智力的癫痫病
- 1000℃治女性盆腔炎的费用是多少?
- 标签列表
-
- 星座 (702)
- 孩子 (526)
- 恋爱 (505)
- 婴儿车 (390)
- 宝宝 (328)
- 狮子座 (313)
- 金牛座 (313)
- 摩羯座 (302)
- 白羊座 (301)
- 天蝎座 (294)
- 巨蟹座 (289)
- 双子座 (289)
- 处女座 (285)
- 天秤座 (276)
- 双鱼座 (268)
- 婴儿 (265)
- 水瓶座 (260)
- 射手座 (239)
- 不完美妈妈 (173)
- 跳槽那些事儿 (168)
- baby (140)
- 女婴 (132)
- 生肖 (129)
- 女儿 (129)
- 民警 (127)
- 狮子 (105)
- NBA (101)
- 家长 (97)
- 怀孕 (95)
- 儿童 (93)
- 交警 (89)
- 孕妇 (77)
- 儿子 (75)
- Angelababy (74)
- 父母 (74)
- 幼儿园 (73)
- 医院 (69)
- 童车 (66)
- 女子 (60)
- 郑州 (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