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医疗资讯/ 正文

JAHA:血浆蛋白生物标志物与慢性冠心病患者长期心血管死亡风险的关系

来源 2024-11-02 15:00:38 医疗资讯

血浆B型利钠肽(BNP)、肌钙蛋白、胱抑素- C、CRP (C反应蛋白)和D-二聚体的浓度通常用于诊断和治疗急性心脏病和其他疾病。这些反映不同病理生理途径的生物标志物也与未来心血管事件的风险有关。尽管如此,血浆蛋白生物标志物目前尚未广泛用于提高心血管风险预测的准确性。这在一定程度上是因为一些研究表明,在临床风险评分中加入个体生物标志物只能适度提高风险预测。此外,对于长期心血管风险评估,在测量生物标志物后,血浆生物标志物浓度与不良心血管事件之间的相关性是否随着时间的增加而减弱是可能的,但不确定。

近日,心血管领域权威杂志JAHA上发表了一篇研究文章,在这项队列研究中,7745名冠心病患者参加了脂质(长期使用普伐他汀干预缺血性疾病)试验,在基线和1年后测量了BNP、肌钙蛋白I、胱抑素-C、C反应蛋白、D-二聚体和中部肾上腺髓素原。血浆生物标志物浓度与心血管死亡的区别在随机试验1年至5年以及试验完成后10年的里程碑分析中进行评估。

在临床试验期间和之后,所有6项生物标志物均与心血管死亡风险相关(n=1903)(P均<0.001)。BNP的C统计值分别为0.706和0.704;胱抑素-C分别为0.686和0.693;肌钙蛋白I分别为0.686和0.689;C-反应蛋白分别为0.655和0.684;D -二聚体分别为0.670和0.679,中部肾上腺髓质素分别为0.686和0.688。在多变量模型中,将所有6种生物标志物添加到具有临床危险因素的模型中,使心血管死亡的C统计量在临床试验期间从0.709增加到0.775,在随机试验后的10年随访期间从0.713增加到0.751(两者的P<0.001)。

由此可见,在慢性冠心病患者中,反映不同病理生理途径的生物标志物与至少未来15年的心血管死亡风险相关。

原始出处:

Ralph A. H. Stewart,et al.Plasma Protein Biomarkers and Long‐Term Cardiovascular Mortality Risk in Patients With Chronic Coronary Heart Disease.JAHA.2024.https://www.ahajournals.org/doi/full/10.1161/JAHA.123.034367

Tags: JAHA:血浆蛋白生物标志物与慢性冠心病患者长期心血管死亡风险的关系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