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医疗资讯/ 正文

【衡道丨病例】病理诊断——浆细胞样尿路上皮癌

来源 2024-11-02 06:01:59 医疗资讯

 病史

男性,65岁,间断性血尿2周,膀胱镜示膀胱左侧壁3cmx2.8cm的不规则糜烂,取膀胱活检;无消化道肿瘤病史。

 大体

灰红色组织一堆,1cmx0.8cmx0.5cm。

 镜下所见

图片

低倍镜下红染变性坏死组织内见灶状分布蓝染区。

图片

红染坏死区之间有片状分布的肿瘤细胞巢。

图片

肿瘤细胞弥漫分布,黏附性差,排列松散。

图片

高倍镜下肿瘤细胞胞浆嗜双色性,细胞核偏位,类似浆细胞形态。

图片

部分核偏位的肿瘤细胞细胞核怪异,呈异型核细胞。

 免疫组化

图片

GATA3

图片

P63

免疫组化GATA3和P63阳性,支持为尿路上皮肿瘤。

图片

CK20

图片

P53

CK20阳性,P53突变型表达,支持为高级别尿路上皮癌。

其余免疫组化:

CD44(部分+)、S100(-)、villin(-)、vimentin(-)、CD138(-)。

 病理诊断

浆细胞样尿路上皮癌。

 诊断要点

尿路上皮癌有很多亚型,例如微乳头状尿路上皮癌,浆细胞样尿路上皮癌,微囊性尿路上皮癌,巨细胞尿路上皮癌,伴滋养液细胞分化的尿路上皮癌等。

浆细胞样尿路上皮是一种具有高侵袭力的尿路上皮癌亚型,是尿路上皮癌的罕见变异型,占尿路上皮癌的1%~3%;

组织学表现为黏附性差的卵圆形、圆形肿瘤细胞,呈浸润性生长,瘤细胞胞质中等或丰富,呈嗜双色性或嗜酸性,细胞核偏位,似浆细胞;

瘤细胞形态相对单一,生长方式可呈片状、疏松小簇状、条索状,瘤细胞一般至少为浆细胞的3倍大小;核仁并不一定非常显著,部分病例表面可以存在典型尿路上皮癌成分;

免疫组化瘤细胞表达尿路上皮相关标记,如GATA3、p63、CK7;

部分病例可表达CD138,需要与浆细胞瘤鉴别;

还可表达GCDFP-15、PR、CDX2、CEA,需要和乳腺小叶癌、消化道癌鉴别。

 病理诊断体会

浆细胞样尿路上皮癌较为罕见,如果不认识这个亚型,很容易出现误诊;

此肿瘤给我的印象是:1.肿瘤细胞呈浆细胞样;2.肿瘤细胞黏附性差;

所以在诊断与鉴别诊断这类形态特征的肿瘤时就要从这以下两方面入手:

1.核偏位具有浆细胞形态的肿瘤:

  • 浆细胞瘤(注意!浆细胞样尿路上皮癌也可表达CD138);

  • 伴浆细胞分化的淋巴瘤;

  • 胚胎横纹肌肉瘤;

  • 恶性黑色素瘤;

2.细胞黏附性差的肿瘤:

  • 消化道低黏附性癌;

  • 乳腺小叶癌;

  • 腺泡状横纹肌肉瘤。

(浆细胞样尿路上皮癌形态学及免疫表型与以上肿瘤有重叠性,发生于膀胱时需与它们鉴别,当出现浆细胞样尿路上皮癌转移病例时,需想到尿路上皮癌亦可呈浆细胞形态。)

Tags: 【衡道丨病例】病理诊断——浆细胞样尿路上皮癌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