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医疗资讯/ 正文
心力衰竭是各种心脏疾病的严重和终末阶段,而高血压是导致心力衰竭发生、发展的最重要原因之一。
降压治疗可大幅度降低高血压患者心力衰竭的发生率,也可减少高血压合并心力衰竭患者的心血管事件,降低病死率,改善预后。
高血压合并心衰的早期识别和预防策略
高血压心脏病在不同阶段呈现不同的特点,结合2013年AHA心衰指南,可将高血压心力衰竭分为A、B、C、D四期:
A期为心衰高危患者,仅有高血压,无心脏结构功能的异常;
B期出现左室肥大或者心脏舒张功能障碍,但无心力衰竭的临床表现;
C期为症状性心力衰竭患者;
D期为终末期心力衰竭。
策略一
早期识别高危患者
•阶段A/B:无心衰症状,不是心衰患者。
•设置阶段A/B意义:有助于早期识别心衰高危人群。
早期干预
•在左室功能异常或者心衰症状之前进行干预,可以显著减少心衰发病率和死亡率。
•重点防治靶点:①A→B;②B→C。
策略二
由于高血压与心衰有共同的病理生理机制,包括去甲肾上腺素、血管紧张素Ⅱ、醛固酮及内皮素等血管升压素,这些激素在高血压时升高,亦可促进心肌细胞肥大和组织纤维化。因此阻断神经内分泌——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AS)和交感神经系统的过度激活是预防高血压心衰发生发展的关键。
高血压合并慢性心衰的降压目标
•2016AHA《慢性心衰合并高血压,肥胖,糖尿病,高脂血症和代谢综合征的风险及管理》指出,<60岁:血压(BP)<140/90mmHg,≥60岁:BP<150/90mmHg。
•《2013心力衰竭管理指南的更新》指出,阶段A:BP < 130/90mmHg,阶段C:SBP<130mmHg。
•2017国家卫计委合理用药专家委员会《高血压合理用药指南(2)》、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中国心力衰竭诊断和治疗指南(2018)》指出,高血压合并心衰BP<130/80mmHg。
高血压合并慢性心衰的降压治疗
(一)高血压合并射血分数减低的心力衰竭(HFrEF)的治疗
•一线降压药物推荐: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选择性β1受体阻滞剂,利尿剂和钙拮抗剂(建议氨氯地平和非洛地平)。
•醛固酮受体拮抗剂作为二线降压药物。
•禁用非二氢吡啶类钙拮抗剂和α受体拮抗剂。
•沙库巴曲缬沙坦片可用于替代ACEI/ARB。
•慢性HFrEF患者,建议将静息窦性心律控制在<70次/分,首先使用选择性β1受体阻滞剂(缓释型美托洛尔,比索洛尔和卡维地洛)。
•无法达到靶心率的患者或不能耐受β受体阻滞剂的患者,推荐选用伊伐布雷定,以进一步降低心衰住院率和心血管死亡率。
(二)高血压合并射血分数保留的心力衰竭(HFpEF)的治疗
•对于存在容量负荷过重的患者,首选利尿剂降低血压,ACEI/ARB,选择性β1受体阻滞剂和醛固酮受体拮抗剂作为相对优选的降压药物。
•不推荐常规应用硝酸酯类药物,部分HFpEF患者合并肺动脉高压通常是毛细血管后肺动脉高压,不推荐应用磷酸二酯酶-5抑制剂。
•相较HFrEF而言,HFpEF治疗的进展是十分缓慢的,结局也并不乐观,而沙库巴曲缬沙坦钠片的出现,似乎有助于打破HFpEF目前治疗的困境,当然还需大规模长期随访的数据来验证。
高血压合并急性心衰的降压治疗
•高血压是急性心衰发作的最常见病因。
•特点:血压高,心衰发展迅速。
•降压要求:立即降压(1h内)、减轻心脏前、后负荷。
•降压目标:血压<140/90mmHg,收缩压应保持≥90mmHg。
•降压药物选择:硝酸酯、硝普钠、乌拉地尔、利尿剂。ACEI/ARB/β受体阻滞剂:急性期不推荐,病情稳定后可服用。
高血压合并心力衰竭的患者,治疗心力衰竭使用的ARNI/ACEI、β受体阻滞剂、螺内酯等药物本身具有降血压的作用;若这三种药物已达合适剂量,血压控制依然欠佳,可联用呋塞米、氢氯噻嗪等利尿剂,必要时可联用钙通道阻滞剂中的氨氯地平、非洛地平等药物,推荐将血压控制在130/80mmHg。
对于高血压合并心力衰竭的患者,应做到早识别、早治疗,减少向阶段C/D发生发展。长期规范降压可预防心衰发生发展,改善患者预后。
参考文献:
【1】Katherine E. Di Palo, Nicholas J. Barone. Hypertension and Heart Failure Prevention, Targets, and Treatment. Heart Failure Clin. 2020; 16 (2020): 99-106.
【2】KANNE•WB, DAWBER TR, KAGAN A, et al. Factors of risk in the development of coronary heart disease--six year follow-up experience. The Framingham Study. Ann Intern Med. 1961 Jul;55:33-50.
【3】Levy D, Larson MG, Vasan RS, et al. The progression from hypertension to congestive heart failure. JAMA. 1996 May 22-29;275(20):1557-62.
【4】Bozkurt B, Aguilar D, Deswa•A, et al. Contributory Risk and Management of Comorbidities of Hypertension, Obesity, Diabetes Mellitus, Hyperlipidemia, and Metabolic Syndrome in Chronic Heart Failure: A Scientific Statement From the 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 Circulation. 2016 Dec 6;134(23):e535-e578.
【5】Yancy CW, Jessup M, Bozkurt B, et al. 2013 ACCF/AHA guideline for the management of heart failure: a report of the American College of Cardiology Foundation/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 Task Force on Practice Guidelines. J Am Col•Cardiol. 2013 Oct 15;62(16):e147-239.
- 搜索
-
- 1000℃李寰:先心病肺动脉高压能根治吗?
- 1000℃除了吃药,骨质疏松还能如何治疗?
- 1000℃抱孩子谁不会呢?保护脊柱的抱孩子姿势了解一下
- 1000℃妇科检查有哪些项目?
- 1000℃妇科检查前应做哪些准备?
- 1000℃女性莫名烦躁—不好惹的黄体期
- 1000℃会影响患者智力的癫痫病
- 1000℃治女性盆腔炎的费用是多少?
- 标签列表
-
- 星座 (702)
- 孩子 (526)
- 恋爱 (505)
- 婴儿车 (390)
- 宝宝 (328)
- 狮子座 (313)
- 金牛座 (313)
- 摩羯座 (302)
- 白羊座 (301)
- 天蝎座 (294)
- 巨蟹座 (289)
- 双子座 (289)
- 处女座 (285)
- 天秤座 (276)
- 双鱼座 (268)
- 婴儿 (265)
- 水瓶座 (260)
- 射手座 (239)
- 不完美妈妈 (173)
- 跳槽那些事儿 (168)
- baby (140)
- 女婴 (132)
- 生肖 (129)
- 女儿 (129)
- 民警 (127)
- 狮子 (105)
- NBA (101)
- 家长 (97)
- 怀孕 (95)
- 儿童 (93)
- 交警 (89)
- 孕妇 (77)
- 儿子 (75)
- Angelababy (74)
- 父母 (74)
- 幼儿园 (73)
- 医院 (69)
- 童车 (66)
- 女子 (60)
- 郑州 (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