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医疗资讯/ 正文
一项调查显示,68.2%的受访未婚青年都经历过“催婚催恋”,80.6%的受访未婚青年坦言被“催”增加了春节走亲访友的压力。面对催婚催恋,59.2%的受访未婚青年会转移话题和注意力,53.0%的受访未婚青年会无论对方说啥都表示赞同。(2月10日《中国青年报》)
在经济市场化、人口流动化的当下,哪怕是父母亲人也只有在过年才有更多聚会的机会。“每逢佳节被催婚”说到底就是两代人之间的话语体系存在代沟,螺丝拧不进螺母。对年轻人所在的城市不够熟悉,对未婚青年的工作生活也不甚了解,关心婚恋状况成为父母亲人与子女打交道的一种方式、一个话头。
由于思想观念不同,两代人在婚恋问题上态度迥异。尚未进入婚恋既有“居大不易”的生存压力,也有婚姻半径扩大、婚恋竞争加剧的无奈;此外,讲究感情契合程度、追求生活方式合拍度、在乎价值观一致性,让“愿意等待不愿将就”成为年轻人的一种理性选择。
父母亲友的催婚催恋,既源于个体的老经验、老办法,也源于熟人圈子的影响。在焦虑的裹挟下,习惯拿“别人家的孩子”当参照物的中国式父母,很容易产生心理落差和相对剥夺感;不愿意子女“掉队”的他们,渴望通过形形色色的催婚催恋来激励和鞭策未婚青年“婚恋要趁早”。
进入婚恋既要对自身有清晰的认识,也要形成健康、成熟的婚恋观。父母亲人习惯结果性评价,往往只在乎“有没有”;年轻人却在乎过程性评价,在意“好不好”。哪怕是剩男剩女,我们也不能否认他们在婚恋进入上的尝试与努力;长辈们不仅要有“问题意识”,也要有“过程意识”,给年轻人更多成长空间和过渡地带。
“每逢佳节被催婚”的背后,隐伏着两代人的交流困境。部分年轻人先入为主地断定 “说了也不懂”“说了也白说”,放弃将自己的生活境况、感情遭际跟父母做深入的交流。这需要一些父母也要改变“居高临下”的姿态,以一种更加平和的心态去理解体谅子女的生活现状。当双方都能够主动调试、积极沟通,“每逢佳节被催婚”才能够变成良性互动的契机。
- 搜索
-
- 1000℃李寰:先心病肺动脉高压能根治吗?
- 1000℃除了吃药,骨质疏松还能如何治疗?
- 1000℃抱孩子谁不会呢?保护脊柱的抱孩子姿势了解一下
- 1000℃妇科检查有哪些项目?
- 1000℃妇科检查前应做哪些准备?
- 1000℃女性莫名烦躁—不好惹的黄体期
- 1000℃会影响患者智力的癫痫病
- 1000℃治女性盆腔炎的费用是多少?
- 标签列表
-
- 星座 (702)
- 孩子 (526)
- 恋爱 (505)
- 婴儿车 (390)
- 宝宝 (328)
- 狮子座 (313)
- 金牛座 (313)
- 摩羯座 (302)
- 白羊座 (301)
- 天蝎座 (294)
- 巨蟹座 (289)
- 双子座 (289)
- 处女座 (285)
- 天秤座 (276)
- 双鱼座 (268)
- 婴儿 (265)
- 水瓶座 (260)
- 射手座 (239)
- 不完美妈妈 (173)
- 跳槽那些事儿 (168)
- baby (140)
- 女婴 (132)
- 生肖 (129)
- 女儿 (129)
- 民警 (127)
- 狮子 (105)
- NBA (101)
- 家长 (97)
- 怀孕 (95)
- 儿童 (93)
- 交警 (89)
- 孕妇 (77)
- 儿子 (75)
- Angelababy (74)
- 父母 (74)
- 幼儿园 (73)
- 医院 (69)
- 童车 (66)
- 女子 (60)
- 郑州 (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