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医疗新闻/ 正文
医药行业关注度最高的板块还属CXO。
凯莱英上周宣布和辉瑞签订了近5亿美元的新冠口服药订单(CMD,定制研发生产),相当于自身体量一整年营业额,本周股价因此也再创历史新高。
背后的逻辑是什么?
【1】CXO的两大背景逻辑:一个是产能倾斜、另一个则是技术。
前阵子板块弱势,主要是三季度国内医药行业投融资数据下滑,引发了市场对行业景气度的担忧。这其中,和今年港股市场的惨淡,有一定关系。
港股市场政策改革后,对没有盈利的创新药企和医疗器械公司非常友好,不少公司都跑去了港股上市。但今年的港股,医药板块表现非常差,biotech和医疗器械公司,今年频频发生破发现象。
这对一级市场投资者打击比较大,因为很多PRE-IPO的估值,到了二级市场,不但没割成韭菜,反而还被割韭菜了。
不过近期医保局对创新药的谈判,因为PD-1降价好于市场预期,一定程度扭转了市场对行业景气度的担忧,也算是一个标志性事件。
另外,其实对于头部几家CXO企业,超过80%的营收占比,都是来自海外,受国内景气度影响并不大。
一个是产能倾斜、另一个则是技术。
这两个因素驱动行业快速增长,2016至2021年,中国CRO+CDMO市场维持30.8%的年均复合增速,远高于全球平均水平的9.5%。
分环节看,临床前阶段有望维持19.7%的年均复合增速,临床和生产外包阶段分别有望维持32.0%和32.5%的年均复合增速。
现阶段国内的CXO企业的技术已经领先海外,无论是医药辅助的前道CRO、后道CMO还是生物制药的CDMO、以及未来的基因工程,这一块海外龙头企业不敢布局。
所以中国CXO行业的景气度一定是高于海外的。
【2】CXO/CDMO各家龙头的特点和优势
而且我们还介绍了每家CXO的龙头,其实都有自己细分领域的特点:
药石更偏药物发现、昭衍聚焦安评、泰格医药重心在临床、凯莱英重点在CDMO后端服务、而康龙药明则是临床前服务集大成者。
已公布三季报的大部分CXO公司,包括凯莱英、泰格医药、康龙化成三季度利润表现符合市场预期,虽然没有超预期,但在去年疫 情恢复下本身就存在高基数的基础,高增速的保持已是难能可贵,要求每个报告期都超预期,本身就是很难实现的。
所以这次凯莱英接到大单,毫无疑问扭转了市场对CXO业绩高速成长开始减速的担忧。
仔细梳理下CXO赛道现在的竞争格局:
有的公司是综合性的全产业链布局(药明、康龙),药明康德、康龙化成是一体化龙头,是全球性药企,全球前二十强、三十强药企基本都是他们的客户。这些公司是未来的龙头候选人;
有的是细分领域的小龙头(昭衍、美迪西),这些公司到底能走多远,要看企业管理层的雄心和能力。
作为CXO行业入口的临床前需求旺盛,昭衍新药活未干,钱已收。截止到今年三季报,公司合同负债10.4亿元,而前三季度的营业收入只不过8.57亿元。医药企业客户排队给公司送钱。
有的是扎扎实实做业务,靠内生增长的(康龙、昭衍、美迪西、药明生物);
有的是热衷于靠并购和股权投资来冲业绩的(泰格)。
有的是真的具备世界一流的核心技术和生产工艺(药明生物),最终能活下来、活得好的一定是这类公司;
有的只是靠吃行业红利(泰格、阳光诺和),可能在未来会边缘化。
【3】CDMO的发展关键“关节”
这几天走势比较好的,是另一个细分领域,CDMO领域。再来给大家讲一下CRO业务和CDMO业务。
CRO业务主要可以分成临床前业务和临床业务。一个创新药的研发,主要可以分成两个时间段:
第一个是临床前研究,这个阶段主要公司是通过化学实验和动物实验,从1万多种化合物中挑选出10-50种来进行下一阶段的实验。挑选的标准主要有两个,一个是有效性,一个是安全性。
临床前CRO公司的主要业务就是根据创新药公司的要求,通过持续的实验,帮助创新药公司挑选出比较有效和安全的化合物。
第二个是临床实验阶段,临床实验主要是在患者身上验证药物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临床实验一般会分成三期,第一期一般招募几十名患者,第二期一般招募几百名患者,第三期一般招募几千名患者,如果三期临床实验都能通过,新药基本就可以上市了。
临床CRO公司的主要业务就是帮助创新药公司挑选患者,并且持续统计患者服用药物以后的恢复情况,通过统计数据来评估药物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CDMO业务本质是一个代工生产业务,主要就是在创新药上市以后,帮助创新药公司生产药物。
国内CXO行业主要有两种类型的公司,一种是专注在某一个领域的细分行业龙头。
下面是客观事实,其中临床CRO领域龙头是泰格医药、CDMO领域龙头是凯莱英、博腾股份和九州药业。
【4】关于凯莱英这次的大订单:
这份CDMO服务合同的累计金额是4.81亿美金,约合人民币31亿。
这个金额是什么概念呢?
凯莱英2020年全年营收就只有31.5亿,也就是说,凯莱英拿到的这份订单基本等于公司一整年的营收,这虽然是个天量订单。
可因为“交易涉及商业秘密,为保护交易对手的利益”,公司并没有在公告中披露交易的详细信息。
专注于小分子化学创新药物提供合同定制研发生产(CDMO)的凯莱英周末拿下了27.2亿的新供货订单,供货时间为2022年。
虽然客户名称未披露,但种种迹象表明,这笔订单就是来自辉瑞的新冠口服药物Paxlovid的CDMO业务(辉瑞是凯莱英的长期大客户)。
凯莱英在11月16日就获得美国制药巨头4.8亿美元(31.48亿人民币)的小分子CDMO订单,同样的未披露公司,但圈内流出的消息,它就是辉瑞的新冠口服药Paxlovid。详细的看了公告,今天的公告并非16号合同的一部分,而是作为新的一批订单。
再仔细深挖,凯莱英在其2020年报和今年中报中有过披露,通过连续性反应的方法将“某抗病毒 药物”的关键片段从4步简化为1步,一个月内实现生产规模从克级提升到吨级,进入临床三期。时间线对得上辉瑞新冠口服药物Paxlovid的研发进度和相关数据披露。
如此看来,凯莱英是辉瑞新冠口服药物背后的功臣及赢家。
根据临床数据,辉瑞Paxlovid减少新冠肺炎非住院患者的住院或死亡率高达89%。而此前默沙东的新冠病毒 药物Molnupiravir减少新冠肺炎非住院患者的住院或死亡率为50%,但周末更新了三期临床数据,默沙东Molnupiravir有效率降到了30%。
最直接的影响是,原本给默沙东新冠药物的订单一窝蜂转到了辉瑞Paxlovid,辉瑞周末给凯莱英追加的27亿订单就是为了三个字——扩产能。
【5】从两家CXO赛道具体公司财务数据来看到底有多景气
最后,再和大家说说CXO行业大趋势。
从全球来看,根据Bloomberg数据,2021第二季度,全球最具代表性的前十大药企研发费用总计222亿美元,同比增长24.39%,从2017Q2-2021Q2,这5年时间里,全球十大药企的研发支出复合增速高达9.77%,增长势头强劲。
这还不是最关键的,毕竟,欧美市场目前的创新往往来自初创公司,那么,一个关键指标就是,全球医疗健康产业融资总额。
看下图,全球医疗行业的融资总额一直都是增长的,今年新高不说,还创下大幅增长纪录,比起去年同期,金额基本翻番,达到近4000亿人民币。划重点、敲黑板,这个数据仅仅只是半年数据。
即便被大家吐槽“内卷严重”的国内医疗行业,今年国内二级市场一片死气沉沉,一级市场却依然生机勃勃,今年前三季度,国内一级市场生物医药投资金额达1915亿,持续升温。
资本市场看的从来都是未来而不是当下,衡量CXO是否景气的先行指标,是员工增速、在手订单以及在建工程。
我们看下凯莱英的在建工程情况,新高,甚至大幅新高。这说明,凯莱英的景气度还很高。
再以龙头药明康德为例。
存货:公司三季度存货绝对值高达45.20亿,环比二季度增长8.82亿,较年初增加值同比增长196%。
合同负债(预收款):三季度合同负债25.48亿,环比二季度增加5.37亿,较年初增加值同比增长152%。
员工人数:公司三季度环比二季度,员工人数增加16.69%,共计33305名,对比Q2相比Q1,员工人数增幅4.66%,公司人员扩张进一步加速。
在建工程:三季度在建工程合计54.36亿,环比二季度增加10.77亿,较年初增加近19亿。CXO行业可以简单理解为医药行业的高端制造,存货、预收款、员工人数、在建工程的持续高增长,这些都充分反映了公司长期保持较快增长的可持续性。
野蛮生长的5年已经过去,下一个5年就是高质量发展时期。
不论是药物研发外包CRO还是药物生产外包CMO/CDMO,技术都是他们的核心竞争力。
只有你拥有核心技术,才能更好的服务客户,客户粘性也就愈强,没有核心技术的CXO未来就和富士康差不多,毛利常年低于10%,为了保住这仅有的毛利,富士康工厂从深圳搬到郑州再搬到越南,不断在人力成本洼地辗转。
而有核心技术的CXO,就好比台积电,看似是乙方,但实际可以卡全球的脖子,毛利、净利常年比甲方还高,在产业链拥有巨大的话语权。
因此,为什么之前做CMO(单纯生产外包)的博腾,2017-2018业绩下滑要往CDMO转型,正是因为,掌握技术才能赢得未来。
而凯莱英,从1998年成立起,走的就是CDMO路线,其最重要的技术莫过于连续性反应,通过过去10多年公司对连续性生产工艺技术的不断探索,这项技术显然已经成为了公司核心壁垒。
甚至,由于国内还有一家同行在做这项技术,凯莱英的创始人反应特别激烈,几近咬牙切齿地讲:他们根本不懂。
正是由于凯莱英对技术的死磕,其早期阶段介入的项目通常能缩短药物临床时间,节省好几个月提前上市,哪个创新药企不喜欢自己的药品提前上市呢?早一天上市便意味着可以在专利到期内多卖一天。
之前,凯莱英就有过帮巨头将新药上市时间缩短了近8个月的记录,包括这次天价订单,看似是突然实则也是必然,因为,早在辉瑞研发这款药初期,凯莱英就已经介入并提供相关服务。
因为,在2021半年报时,凯莱英就表示:疫 情期间承担了两个小分子抗病毒创新药物研发生产工作,其中一个药物,通过应用连续性反应,将其中的关键片段由4步缩短为1步,仅用6个月将仅有克级工艺的分子实现了吨级放大生产,显著缩短临床研发时间;另一种药物目前已进入临床三期。
当时小分子新冠进展最快的,除了默沙东就是辉瑞,所以,必然凯莱英帮了两个中的一个或者干脆两个都帮了。
CXO/CDMO平台既是服务平台其实也是创新平台,与整个创新药行业相辅相成,帮客户解决问题的同时也可以创新性的开发新方法,自身也在不断迭代升级。未来只有具有技术迭代优势的公司才能最终跨越超长的高景气赛道,成长为真正龙头。
来源:锦缎,老白的金手指
注:文章内的所有配图皆为网络转载图片,侵权即删!
- 搜索
-
- 1000℃李寰:先心病肺动脉高压能根治吗?
- 1000℃除了吃药,骨质疏松还能如何治疗?
- 1000℃抱孩子谁不会呢?保护脊柱的抱孩子姿势了解一下
- 1000℃妇科检查有哪些项目?
- 1000℃妇科检查前应做哪些准备?
- 1000℃女性莫名烦躁—不好惹的黄体期
- 1000℃会影响患者智力的癫痫病
- 1000℃治女性盆腔炎的费用是多少?
- 标签列表
-
- 星座 (702)
- 孩子 (526)
- 恋爱 (505)
- 婴儿车 (390)
- 宝宝 (328)
- 狮子座 (313)
- 金牛座 (313)
- 摩羯座 (302)
- 白羊座 (301)
- 天蝎座 (294)
- 巨蟹座 (289)
- 双子座 (289)
- 处女座 (285)
- 天秤座 (276)
- 双鱼座 (268)
- 婴儿 (265)
- 水瓶座 (260)
- 射手座 (239)
- 不完美妈妈 (173)
- 跳槽那些事儿 (168)
- baby (140)
- 女婴 (132)
- 生肖 (129)
- 女儿 (129)
- 民警 (127)
- 狮子 (105)
- NBA (101)
- 家长 (97)
- 怀孕 (95)
- 儿童 (93)
- 交警 (89)
- 孕妇 (77)
- 儿子 (75)
- Angelababy (74)
- 父母 (74)
- 幼儿园 (73)
- 医院 (69)
- 童车 (66)
- 女子 (60)
- 郑州 (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