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医疗资讯/ 正文

Nat Cardiovasc Res 厦门大学附属心血管病医院王焱/陈家进团队揭示运动在冠心病防治中的性别差异

来源 2025-11-06 12:15:15 医疗资讯

冠心病(CHD)常年位居全球发病及死亡原因首位,是全球疾病负担最重的疾病之一。当前指南,如美国心脏协会(AHA)、欧洲心脏病学会(ESC)、世界卫生组织(WHO)均建议每周至少进行150分钟中等至高强度运动(MVPA)以预防及控制冠心病。尽管这些指南对男性与女性采取了“one-size-fits-all”的统一建议,大量研究已报道女性在运动能力、运动参与度及指南达标率上远低于男性,长期存在性别差异。然而,性别差异是否以及多大程度上影响冠心病的风险和预后,仍有待进一步阐明。

2025年10月27日,厦门大学附属心血管病医院王焱/陈家进团队,联合上海交通大学附属胸科医院张杨杨主任在Nature子刊Nature Cardiovascular Research杂志上发表题为“Sex differences in the association of wearable accelerometer-derived physical activity with coronary heart disease incidence and mortality”的研究论文。该研究分析了英国生物样本库中85,000名参与者,通过可穿戴加速度计客观测量运动水平,系统评估了运动在心血管防治中的性别差异。该研究成果为制定性别特异性冠心病防治策略提供了重要科学依据,并有望鼓励女性积极参与运动。本研究被期刊选为Highlight文章,并同期刊登了国际同行专家、哈佛大学麻省总医院Emily S. Lau教授的述评,对本研究进行深入点评。指出本项研究的这些发现表明,当前的运动指南忽略了性别差异,针对性别差异的策略或可改善冠心病的预防。 

在冠心病发病风险研究中,遵循AHA/ESC/WHO推荐的每周150分钟MVPA的参与者中,女性的CHD发病风险相对降低22%,而男性CHD发病风险降低17%,性别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进一步计量-反应分析显示,女性每周仅需250分钟的运动即可降低30%冠心病风险,而男性则需要530分钟(约为女性的2倍)才能获得相同的心血管受益。此外,无论女性还是男性,一周内每多1天达到AHA/ESC/WHO每日平均运动水平,均可降低冠心病风险,但效益同样存在男女差异(女性降低6%,男性降低4.3%)。基于WHO扩展建议(每周300分钟MVPA)的分析结果亦提示类似趋势。 

在对冠心病人群死亡风险分析中,研究同样发现了类似的性别差异。在患有冠心病的女性中,达到AHA/ESC/WHO推荐运动的参与者相比未达标者,其死亡风险降低70%;而在男性中,遵循指南推荐运动量仅降低约20%的死亡风险,性别差异达到3倍。计量-反应分析显示,女性冠心病患者每周仅需运动51分钟即可降低30%死亡风险,而男性需要85分钟才能够达到此效果。在分析达标天数以及WHO扩展建议时,亦观察到了类似的性别差异。 

综上,该研究强调了在冠心病防控中开展性别特异性个体化管理的必要性,有助于鼓励女性积极参与运动,优化冠心病防控策略。此外,该研究结果凸显了智能可穿戴设备在未来冠心病管理中具有广阔前景。随着可穿戴设备的广泛普及,心血管疾病防控将迈入个体化、数字化时代。 

厦门大学附属心血管病医院王焱院长、陈家进副研究员,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胸科医院张杨杨主任为本文共同通讯作者;厦门大学附属心血管病医院陈家进副研究员,浙江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王瑜亮博士,南京医科大学生物统计学系仲子航博士为本文共同第一作者。陆军军医大学公共卫生学院陈欣博士,厦门大学附属心血管病医院张乐老师、揭领军老师为本研究提供了重要帮助。

原文链接: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4161-025-00732-z

Tags: Nat Cardiovasc Res 厦门大学附属心血管病医院王焱/陈家进团队揭示运动在冠心病防治中的性别差异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