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医疗资讯/ 正文

QICC 2025亮点特辑|内科or外科:谁主沉浮?心内外科从碰撞到融合,探寻最优解!

来源 2025-10-30 12:09:41 医疗资讯

心血管疾病诊疗领域中,心外科与心内科犹如两颗并肩闪耀的星辰——同为“护心”而生,却以截然不同的方式演绎医者智慧。刀尖与导管、开胸与微创,构成心血管疾病诊疗的种种路径,也延续着关于“最佳方案”的永恒辩题。一枚瓣膜的命运、一条冠脉的处理,背后都交织着理念的碰撞与策略的博弈。


2025年11月20日-23日,第十九届钱江心血管病会议(QICC 2025)将于杭州拉开帷幕。由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史冬梅教授担任坛主的【心内外科碰撞与融合论坛】,将以“辩论”这一最直接的形式,让临床决策中的思辨同台碰撞,聚焦最具争议的病例场景,聆听不同学科的声音,寻找问题的答案。


坛主:史冬梅教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当今心血管病诊疗技术与理念日新月异,内科介入化、外科微创化的趋势愈加显著,学科间的沟通与协作也愈发重要。心内与心外,从来不是竞争的两端,而是并肩飞行的双翼。唯有不断深化学科协作模式,打造兼具‘内’与‘外’思维的心脏团队,才能推动心血管疾病诊疗迈向更高层次的发展,让患者获得最优疗效。”

 

当心内遇上心外:单打独斗or联合出击?

四大热点话题正面论道

心内与心外的诊疗模式,哪个更好?未来是各自为战,还是携手共进?此次心内外科碰撞与融合论坛旨在打通心内外科交流壁垒,让不同学科的智慧与经验同台论道,跨越学科界限,实现诊疗思路的双向赋能。

交流什么?聚焦临床争议与热点话题!

论坛将紧扣心血管疾病领域的四大热点话题,心内外科医生以辩证思维展开探讨,交流各自诊疗策略与实践理念。当心外科与心内科的思路正面相遇,又会碰撞出怎样的火花?

01RedoTAVR冠脉高风险人群,如何再次干预?

随着外科主动脉生物瓣(SAVR)置换术后患者逐年增多,瓣膜退变(BVD)成为临床新挑战。Redo-TAVR的出现,为高龄、高危及不宜开胸人群提供了安全、微创的再干预选择。介入医生分享经导管路径实现风险最小化的策略,外科医生关注瓣膜长期耐久性与冠脉通路安全。论坛将探讨如何让Redo-TAVR从“能做”变为“做得好”,助力主动脉瓣全生命周期管理方案。

02主动脉瓣狭窄合并二尖瓣病变

临床上主动脉瓣病变常同时累及其他心脏瓣膜,特别是常合并二尖瓣反流和关闭不全。本次论坛上,心内外科专家将聚焦“对于主动脉瓣狭窄合并二尖瓣病变患者的治疗如何最大化获益?”展开正反两方的辩论,呈现技术与理念的碰撞,为临床复杂瓣膜病的治疗思路提供启示。


03肥厚性梗阻型心肌病:介入or外科?

肥厚型心肌病(HCM)是最常见的遗传性心脏病之一,其中梗阻型(OHCM)因病情复杂、症状严重、死亡风险高,成为临床难题。近年来,随着新型靶向药物玛伐凯泰的问世,新型的介入治疗方式以及新的术式例如经心尖不停跳室间隔心肌切除术的发明,OHCM的治疗进入到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论坛将重点探讨心内外科治疗手段的协同应用,助力HOCM诊疗迈向个体化时代。

 

04急性心梗并发重度二尖瓣反流

乳头肌功能失调或断裂引起的二尖瓣反流是急性心梗患者的并发症之一。一旦出现二尖瓣反流,患者很快会出现血流动力学紊乱以及心源性休克,死亡风险明显升高。近年来,随着内科介入治疗,体外循环以及外科修复技术的发展,这类患者管理有了新的进展。本次论坛将涵盖早期血运重建、IABP/ECMO等机械循环支持,凸显多学科协作在危重症救治中的关键作用。


从Redo-TAVR的再干预决策,到联合瓣膜病的协同治疗;从HOCM的多元路径探索,到急性心梗并发重度二尖瓣反流的危重应对。辩论擂台上,心内外科医生将互相洞察彼此的思路,也进一步诠释“以患者为中心”的理念。在QICC 2025,心内与心外的对话不只是争鸣,更是推动临床实践进步的力量。从分歧到协同,从对立到融合,心血管医学的未来,正在这种跨学科的交流中被重新定义。

11月20日-23日

QICC 2025 中国·杭州

心内外科医生同台,探寻临床最佳方案

精彩已整装待发,敬请拭目以待!

扫码查看日程一览

Tags: QICC 2025亮点特辑|内科or外科:谁主沉浮?心内外科从碰撞到融合,探寻最优解!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