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医疗资讯/ 正文

因胖得福了?Nature子刊:这个基因突变导致肥胖,却能改善血脂,降低心血管疾病风险

来源 2025-10-29 12:09:32 医疗资讯

在一般认知中,肥胖往往是高血脂、高血压与心血管疾病的“前哨站”。一胖,血脂异常高血压等疾病可能都会找上门来。

然而,剑桥大学的研究团队在Nature Medicine发表的一项最新研究,揭示了一个令人惊讶的现象:那些因MC4R基因功能丧失(LoF)突变而肥胖的人群,尽管体重超标,却拥有更低的胆固醇、甘油三酯水平,血压也更低,甚至降低心血管疾病风险

这就像身体内部的一种“悖论”:一个通常与不健康相关的状态(肥胖),却与一系列健康的代谢指标并存。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图片

DOI:10.1038/s41591-025-03976-1

胖,但血脂逆袭

要理解这个悖论,我们首先要认识这个研究的主角——MC4R基因。它好比下丘脑区域的一个高级“指挥中心”。当它功能正常时,我们能在吃饱后接收到“停止进食”的信号,维持体重的稳定。而当这个“指挥中心”因为功能丧失性突变而失灵时,身体便陷入了一种“永远吃不饱”的状态,导致食欲亢进,尤其是在儿童早期就出现严重的肥胖。

研究团队从“肥胖遗传学研究(GOOS)”队列中,对7719名严重早发性肥胖儿童进行了基因测序,锁定了316名携带MC4R LoF突变的患者,在这个特定队列中占比4.1%。这些患者中,大多数人携带单个拷贝的突变,但也有部分人从父母那里遗传了两个拷贝的突变,后者的肥胖程度通常更为严重。这些发现为我们提供了一个绝佳的天然模型,去探究当这个特定的“体重开关”失灵时,身体其他代谢环节会发生怎样的连锁反应。

疑问也随之而来:这些人的肥胖,是否也伴随着典型的心血管风险因素呢

为了解答这个问题,研究人员首先在GOOS临床队列内部进行了精细对比。他们发现,与年龄、体重指数(BMI)相匹配但没有已知肥胖基因突变的对照组相比,MC4R LoF突变携带者的舒张压显著更低,空腹甘油三酯水平也更优

图片

MC4R突变相关的临床表型

为了确保这一发现不是偶然,研究团队又利用了英国生物银行(UK Biobank)这一大型人群数据库进行验证。结果令人振奋:与超过33万名非携带者相比,MC4R LoF突变携带者在校正了体重因素后,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胆固醇)和甘油三酯水平依然显著更低,同时高血压风险也更小。

图片

GOOS队列中携带MC4R突变的个体与UK Biobank中非携带个体的心脏代谢特征比较

高脂餐挑战

事实上,我们一生中大部分时间都处于“餐后状态”,因此餐后血脂的变化比空腹指标更能预测心血管风险。为了动态捕捉MC4R突变如何影响脂质代谢,研究团队设计了一场精心控制的“高脂餐挑战”。

他们招募了11名MC4R LoF突变携带者和15名匹配的对照者,让他们饮用一顿标准的高脂餐(674大卡,60%脂肪),并在随后6小时内监测他们的血脂变化。

戏剧性的差异出现了:在对照组中,餐后血液里富含甘油三酯的脂蛋白水平急剧升高,如同餐后涌起的“脂肪浪潮”。然而,MC4R突变组中,这波“浪潮”的高度和总量都显著降低了——其峰值浓度甚至只有对照组的一半! 不仅如此,他们身体清除这些餐后脂肪的速度也更快。

图片

在高脂餐挑战后,MC4R LoF突变的成年人与年龄、性别和BMI匹配的对照个体的血脂和脂蛋白水平的变化

进一步的代谢组学分析揭示了更深层的机制:MC4R突变携带者似乎拥有更高的脂蛋白脂肪酶活性,能更高效地将血液中的脂肪“卸载”并储存到脂肪组织中,避免其在血液中滞留。

与此同时,他们的脂肪酸氧化(燃烧脂肪供能)过程却有所减弱。这一“一增一减”,共同导向了一个结果:脂肪更倾向于被安静地储存起来,而非在血液循环中“兴风作浪”或产生大量氧化产物。这或许正是一种更“节俭”且更“温和”的脂肪处理模式。

那么,大脑中的MC4R是如何远程调控血脂的呢?研究者提出,这可能与“交感神经张力下降”有关。在MC4R LoF突变状态下,交感神经活动减弱,如同松开了对肝脏脂质代谢的“刹车”。动物模型中已观察到,类似状态下肝脏LDL受体增加、PCSK9表达下降——这两者正是当前降脂药物的热门靶点。换句话说,MC4R LoF突变可能天然模拟了药物降脂的效果,通过神经信号重塑了全身脂质分配格局

总体而言,这一发现不仅刷新了我们对肥胖与代谢关系的理解,也为心血管疾病防治提供了新思路。MC4R突变可被视为一种“代谢保护型肥胖”模型,其背后机制或有助于开发新型降脂策略。

它也提示我们,肥胖并非单一疾病,而是多种机制交织的综合征。基因背景不同,肥胖的代谢后果也可能截然相反。MC4R LoF突变的例子,让我们看到体重与健康之间并非简单的线性关系,而是由大脑、肝脏、脂肪组织共同参与的复杂对话。

参考资料:

[1]Zorn, S., Bounds, R., Williamson, A.et al. Obesity due to MC4R deficiency is associated with reduced cholesterol, triglycerides and cardiovascular disease risk. Nat Med (2025). https://doi.org/10.1038/s41591-025-03976-1

Tags: 因胖得福了?Nature子刊:这个基因突变导致肥胖,却能改善血脂,降低心血管疾病风险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