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医疗资讯/ 正文
论坛导读:10月29日是世界卒中日。 这是一个旨在提升全球公众对脑卒中(俗称“中风”)认知与关注的重要日子。脑卒中,作为我国致死率、致残率首位的疾病,每分每秒都在威胁着人们的健康与生命。但您知道吗?脑卒中是可防可治的,而决定预后最关键的一步,就在于我们能否快速、准确地识别出它的早期症状。而泛血管疾病是以血管病变为共同病理特征,主要危害心、脑、肾、四肢及大动脉等重要器官的一组系统性血管疾病,其中,心脑血管疾病是导致我国城乡居民死亡人数最多的疾病。鉴于泛血管疾病会伴发多重血管疾病的风险升高,因此,对于泛血管疾病需要“整体防控、综合治疗”。
泛血管疾病是以动脉粥样硬化 (Atherosclero‐ sis,AS) 为主要共同病理特征的一类系统性血管疾病,可累及大、中血管以及微血管等,进而危及心脏、大脑、肾、四肢和大动脉等重要器官,广义的泛血管疾病还包括小血管、微血管、静脉疾病以及肿瘤、糖尿病和免疫相关的血管疾病。全球范围内,泛血管疾病的负担极其沉重,是导致居民死亡的首要原因。《2023 年世界心脏报告》 指出,死于心血管疾病的人数自 1990年的 1210万例增至 2021年的2050万例,约占全球死亡总人数的1/3。当统计范围缩小到中国时,中国心血管健康与疾病报告 2022显示,约有 3.3 亿人患心血管疾病,其中 1300 万人患脑卒中,1139 万人患冠心病, 4 530 万人患外周动脉疾病,并且患病率呈持续上升状态。日益增长的数据与人口老龄化和居民不健康的生活方式有密切关系,表明中国在与泛血管疾病的斗争上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泛血管疾病是指影响人体血管系统(包括动脉、静脉和淋巴管等构成的复杂网络)的系统性疾病,其共同的病理特征为血管病变,主要以动脉粥样硬化(约占95%)为基础。泛血管疾病根据表型的不同,可以表现为单血管疾病,包括冠状动脉疾病、脑血管疾病及外周动脉疾病等;也可表现为涉及2 个及以上血管床的疾病的组合,称为多血管疾病。“泛血管疾病”概念的提出,突破了单个疾病研究的局限性,让临床医师能够整体评估患者,不再“头疼医头、脚痛医脚”,而是把患者作为整体去看待,通过系统性、连续性、协同性治疗,康复,随访,共同控制泛血管疾病的发病率。近30年来,随着中国人口老龄化的加剧与生活方式的改变,以动脉粥样硬化 (AS) 为主要病理特征的泛血管疾病发病率逐年上升,这也是造成中国居民死亡的首要原因之一。影响血管健康的传统危险因素包括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高尿酸、吸烟以及高身体质量指数 (BMI)。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微塑料、环境污染、不健康饮食、精神压力和交通噪声等新型危险因素也对血管健康造成了危害,并以交互作用方式共同促进泛血管疾病的发生与发展。
血管由多种类型的细胞组成,如内皮细胞、血管平滑肌细胞 (Vascular Smooth Muscle Cell, VSMC)、成纤维细胞、免疫细胞等,它们发挥不同的作用维持正常血管的生理结构和功能。危险因素通过多种分子机制直接改变或通过增加炎症、氧化应激水平间接改变相关细胞的结构与功能后,最终诱发泛血管疾病的发生与发展。AS 为泛血管疾病的主要病理特征,常见病理还包括内皮功能紊乱、血管重塑紊乱、血管衰老、血管壁增厚等。其中,以血管内皮细胞功能障碍为核心的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障碍是血管疾病的起始因素和基本病理生理变化。一氧化氮在心血管系统中是一种重要的舒张血管和抗炎物质,而高血糖和高胆固醇等危险因素可降低一氧化氮合酶的生成或生物活性,一氧化氮生成减少,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减退,炎症水平增加,最终导致血管功能障碍与AS。

传统的危险因素评分基于人群因素,忽略了个体间动脉粥样硬化负荷的巨大差异。而动脉粥 样硬化性疾病的危害直接来源于动脉粥样斑块的进展。因此,以血管为中心,围绕血管结构和功能改变,从不同维度检测血管病变的程度,在传统危险因素积分模型基础上,能显著提高对长期心血管风险的预测效能。这些反映血管病变的参数包括动脉僵硬度、传导速度、踝臂指数、颈动脉内 - 中膜厚度 / 斑块、眼底血管、血管内皮功能、冠状动脉钙化积分、冠状动脉斑块组分与负荷。另外,在传统危险因素以外,心理应激、 种族、虚弱、遗传学、社会经济学因素、环境污染、 睡眠障碍、不健康生活方式、工作压力和内脏脂肪等非传统危险因素也显著升高了心血管疾病风险。非传统危险因素在动脉粥样硬化中的作用越来越受到重视,但是目前尚缺乏基于非传统危险因素的预测模型。由于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影响整个血管网络,REACH注册研究强调了血管疾病相互交织的本质。值得注意的是,冠状动脉疾病(CAD)、外周动脉疾病(PAD)和脑血管疾病并存。强化了综合泛血管管理这些疾病的必要性。泛血管疾病的综合性治疗强调具体措施为生活方式改善、危险因素控制和抗动脉粥样硬化血栓形成的治疗。生活方式改善需要做到运动、健康饮食、戒烟、控制体重。各主要危险因素控制目标为:总胆固醇 <5.2 mmol/L,血压 <120/80 mmHg(1 mmHg=0.133 kPa),血糖 <5.55 mmol/L,BMI< 25 kg/m2。抗动脉粥样硬化血栓形成的基石是降脂治疗、抗栓治疗以及抗炎治疗。
- 搜索
-
- 1000℃李寰:先心病肺动脉高压能根治吗?
- 1000℃除了吃药,骨质疏松还能如何治疗?
- 1000℃抱孩子谁不会呢?保护脊柱的抱孩子姿势了解一下
- 1000℃妇科检查有哪些项目?
- 1000℃妇科检查前应做哪些准备?
- 1000℃女性莫名烦躁—不好惹的黄体期
- 1000℃会影响患者智力的癫痫病
- 1000℃治女性盆腔炎的费用是多少?
- 标签列表
-
- 星座 (702)
- 孩子 (526)
- 恋爱 (505)
- 婴儿车 (390)
- 宝宝 (328)
- 狮子座 (313)
- 金牛座 (313)
- 摩羯座 (302)
- 白羊座 (301)
- 天蝎座 (294)
- 巨蟹座 (289)
- 双子座 (289)
- 处女座 (285)
- 天秤座 (276)
- 双鱼座 (268)
- 婴儿 (265)
- 水瓶座 (260)
- 射手座 (239)
- 不完美妈妈 (173)
- 跳槽那些事儿 (168)
- baby (140)
- 女婴 (132)
- 生肖 (129)
- 女儿 (129)
- 民警 (127)
- 狮子 (105)
- NBA (101)
- 家长 (97)
- 怀孕 (95)
- 儿童 (93)
- 交警 (89)
- 孕妇 (77)
- 儿子 (75)
- Angelababy (74)
- 父母 (74)
- 幼儿园 (73)
- 医院 (69)
- 童车 (66)
- 女子 (60)
- 郑州 (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