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医疗资讯/ 正文

Circulation:左心耳封堵术后短期抗凝与双抗治疗的疗效比较

来源 2025-10-29 12:09:11 医疗资讯

左心耳封堵术已成为心房颤动患者预防血栓栓塞事件的重要替代策略,尤其适用于具有抗凝禁忌的高出血风险人群。然而,术后装置相关血栓的形成(DRT)仍是临床关注的重点,因其与卒中风险增加密切相关。目前,封堵术后抗栓策略尚未统一,短期口服抗凝与双联抗血小板治疗是两种常用方案。为此,ANDES试验应运而生,旨在比较直接口服抗凝药与双联抗血小板治疗在预防DRT的疗效与安全性。

ANDES试验是一项前瞻性、多中心、随机对照研究,纳入2018年10月至2025年5月期间13家欧美中心的510例非瓣膜性房颤患者,平均年龄77±9岁,CHA₂DS₂-VASc评分4.2±1.4,HAS-BLED评分≥3,提示患者群体具有高血栓与高出血风险。患者按1:1随机分配至DOAC组(n=253)或DAPT组(n=257),治疗周期为60天。DOAC包括利伐沙班、阿哌沙班、达比加群或艾多沙班,DAPT为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主要终点为术后60天经中心超声核心实验室判定的DRT发生率,安全性终点为60天内全因死亡、卒中、出血或临床报告的DRT复合事件。

图:研究流程图

结果显示,在完成60天TEE检查并持续接受原定治疗的399例患者中,DRT总体发生率为2.8%。DOAC组DRT发生率为1.5%(3/205),DAPT组为4.1%(8/194),组间绝对差异为-2.7%(95%CI:-6.0%至0.6%,p=0.110),未达到统计学显著性。敏感性分析纳入所有完成TEE的患者(n=439),DRT发生率分别为DOAC组2.3%与DAPT组3.7%,差异进一步缩小(p=0.386)。两组在装置植入深度及残余分流方面无显著差异。

图:60天内临床事件的Kaplan-Meier曲线

安全性方面,DOAC组复合安全终点发生率为22.5%,显著低于DAPT组的34.9%(绝对差异-12.4%,95%CI:-20.6%至-4.2%,p=0.003)。其中,出血事件是主要驱动因素:DOAC组出血发生率为17.4%,DAPT组为24.9%(p=0.038)。严重或危及生命的出血事件在DOAC组为6.3%,DAPT组为10.1%,虽未达显著差异,但趋势一致。此外,临床报告的DRT导致治疗变更的比例在DOAC组为0.8%,DAPT组为3.5%(p=0.034)。两组在死亡率与卒中发生率方面无显著差异。

总之,ANDES试验未能证实DOAC在预防DRT方面优于DAPT,但其安全性显著更优,主要体现在出血风险降低。这一结果与早期ADALA试验(显示阿哌沙班显著降低DRT)有所不同,可能与ANDES样本量更大、设备类型更广泛(约半数使用WATCHMAN/FLX或Amplatzer Amulet)以及当代设备DRT基线风险下降有关。

值得注意的是,DAPT组因不良事件(主要是出血)早期停药率达13%,高于DOAC组的8%,提示DOAC在真实世界的高危人群中耐受性更佳。此外,凝血机制研究支持DOAC在抑制封堵术后高凝状态方面的优势,但本试验中该优势未转化为DRT的显著下降,可能与统计把握度不足及组间差异小于预期有关。

原始出处

Rodés-Cabau J, Nombela-Franco L, Cruz-Gonzalez I, et al. Short-Term Anticoagulation versus Dual Antiplatelet Therapy for Preventing Device Thrombosis Following Left Atrial Appendage Closure: The ANDES Randomized Clinical Trial. Circulation. Published online October 26, 2025. doi:10.1161/CIRCULATIONAHA.125.077469

本文相关学术信息由梅斯医学提供,基于自主研发的人工智能学术机器人完成翻译后邀请临床医师进行再次校对。如有内容上的不准确请留言给我们。

Tags: Circulation:左心耳封堵术后短期抗凝与双抗治疗的疗效比较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