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医疗资讯/ 正文

eClinicalMedicine:纳武紫杉醇联合贝伐珠单抗,为铂类耐药晚期 EP-NEC 患者带来曙光

来源 2025-10-28 12:10:02 医疗资讯

在恶性肿瘤的浩瀚谱系中,神经内分泌癌 是一类相对罕见却极具侵袭性的疾病。当这类肿瘤发生在肺部以外的部位——如胃、胆道、胰腺、生殖泌尿系统等,便被归类为肺外神经内分泌癌(EP-NEC)。大多数患者在确诊时已处于晚期,面临转移的困境,预后极不乐观。

目前,依托泊苷联合铂类 是晚期EP-NEC公认的一线标准化疗方案。然而,一旦疾病进展,后续的治疗选择极为有限,疗效也难尽如人意。既往研究显示,二线治疗的客观缓解率仅为10%-30%,中位无进展生存期约2-4个月,总生存期约5-7个月。为这一患者群体寻找高效、安全的后续治疗方案,成为临床上面临的严峻挑战。

近日,国际顶级医学期刊《柳叶刀》发表了一项由中国研究者主导的多中心、单臂、II期临床研究,首次评估了 “纳武紫杉醇(白蛋白结合型)联合贝伐珠单抗” 这一组合方案在经治晚期EP-NEC患者中的疗效与安全性,结果令人鼓舞。

研究设计与患者特征

该项研究于2021年1月至2024年3月期间开展,共纳入79名 既往接受过至少一线系统治疗(全部接受过铂类化疗)后进展的晚期EP-NEC患者。患者每两周接受一次纳武紫杉醇(150 mg/m²)联合贝伐珠单抗(5 mg/kg)静脉输注,直至疾病进展或出现不可耐受的毒性。

入组患者的中位年龄为61岁,其中消化系统来源的肿瘤占主导(80%),尤以胃(51%)最为常见。超过半数的患者(50.6%)在接受该方案前已历经至少二线治疗,这反映了研究人群的高度难治性。

图:患者流程图

卓越疗效:生存期显著延长,肿瘤反应率高

研究结果达到了预设的主要终点,显示出卓越的疗效:

  • 生存期显著延长: 中位总生存期(OS)达到12.8个月,远超历史对照的5-7个月。中位无进展生存期(PFS)为5.3个月

  • 高肿瘤缓解率: 在76例可评估疗效的患者中,客观缓解率(ORR)高达55%,意味着超过一半的患者肿瘤显著缩小。疾病控制率(DCR)达到87%,表明绝大多数患者的病情得到了有效控制。

  • 缓解持久: 获得缓解的患者,其中位缓解持续时间(DoR)为5.7个月,且有7名患者的缓解持续时间超过了1年。

亚组分析:探寻优势人群与预后因素

进一步的探索性分析揭示了一些有价值的趋势:

  • 原发部位与疗效: 尽管未达到统计学显著性,但胃来源的EP-NEC患者显示出更高的客观缓解率(67% vs 43%)。而在非胃来源的肿瘤中,食管和生殖泌尿来源的患者反应率较高,胰腺和结直肠来源则相对较低,提示肿瘤原发部位可能影响治疗效果。

  • 预后因素: 多因素分析明确,转移器官数量超过2个 是PFS和OS更短的独立预测因素。此外,基线身体状况更好(ECOG PS 0分)、无肝转移或无腹膜转移的患者,也显示出更优的生存趋势。

安全可控:毒性谱可管理,与已知特征一致

在安全性方面,该联合方案的表现与两种药物的已知毒性谱相符,且大多可控:

  • 主要毒性为血液学不良反应: 最常见的3级及以上治疗相关不良事件是中性粒细胞减少(35%) 和白细胞减少(19%)

  • 贝伐珠单抗相关毒性轻微: 与抗血管生成药物贝伐珠单抗相关的蛋白尿、鼻出血、高血压等事件,绝大多数为1-2级,未出现3级及以上严重事件。

  • 无治疗相关死亡: 研究中未发生与治疗直接相关的死亡事件。

图:根据 RECIST v1.1 标准评估的客观缓解情况。a. 有效性可评估患者中,按原发部位划分的最佳肿瘤缓解瀑布图。“其他” 类别包括未知部位(n=5)、十二指肠(n=2)、胸腺(n=2)和臀部(n=1)。b. 治疗暴露时间与缓解持续时间;c. 肿瘤大小随时间的总体变化。

研究意义与未来展望

本研究作为首个探讨纳武紫杉醇联合贝伐珠单抗在晚期难治性EP-NEC中应用的前瞻性II期试验,取得了超越历史数据的出色结果,为这一缺乏标准治疗的患者群体提供了一个极具潜力的新选择。

研究者指出,纳武紫杉醇作为化疗药物可直接杀伤肿瘤细胞,同时可能动员循环内皮祖细胞;而贝伐珠单抗则通过抑制VEGF,促进肿瘤血管正常化,改善化疗药物的输送,两者可能产生协同增效作用。

当然,本研究作为单臂试验存在其固有局限性,例如缺乏随机对照,患者原发部位存在异质性等。基于这些充满希望的成果,研究团队计划开展后续的III期随机对照试验,旨在将该联合方案与当前常用的二线化疗(如FOLFIRI)进行头对头的比较,以进一步确证其疗效,并有望改写临床实践指南。

结语

对于在铂类化疗后进展的晚期肺外神经内分泌癌患者而言,纳武紫杉醇联合贝伐珠单抗方案犹如黑暗中的一道曙光,带来了生存期的显著延长和高比率的肿瘤缩小,且安全性可控。这一研究不仅填补了临床治疗的空白,更标志着在攻克罕见且难治性肿瘤的道路上,我们正迈出坚实而有力的一步。

原始出处

Zhang, Panpan et al.Nab-paclitaxel plus bevacizumab for patients with metastatic extrapulmonary neuroendocrine carcinoma: a phase 2 single-arm study.eClinicalMedicine, Volume 90, 103598

本文相关学术信息由梅斯医学提供,基于自主研发的人工智能学术机器人完成翻译后邀请临床医师进行再次校对。如有内容上的不准确请留言给我们。

Tags: eClinicalMedicine:纳武紫杉醇联合贝伐珠单抗,为铂类耐药晚期 EP-NEC 患者带来曙光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