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医疗资讯/ 正文

问诊分析:这个当地去年就建议手术的结节,我认为远没到要开刀的程度!

来源 2025-10-27 12:10:02 医疗资讯

前言:随着检查发现肺结节的增多,其中许多随访过仍在的磨玻璃密度的结节会是早期肺癌,但是不是考虑肺癌就得尽快手术,甚至连是不是恶性也不太确切,是否必得切了化验以明确?这在过去传统肺癌中大体还是正确的,但在磨玻璃肺癌惰性、随访窗口期长、多发常见而肺的切除不可无限再切的情况下,医生下刀就得慎之又慎。摒弃传统只要肺癌(范畴)就早切除的观念,转而从风险高低及能不能再观察随访角度考虑问题,我觉得真的非常重要。今天分享的这个病例,随访已经五年,我觉得远没到得手术的程度,不单影像表现不够典型,而且随访进展也不明显。

病史信息:

基本信息: 

女性,54岁。

主诉:

肺部结节5年余。

现病史:

2020年查出肺部阴影,2024年诊断磨玻璃结节,2025年10月13日报告显示变为实性结节,大小稍有变化,期间每半年拍片一次,目前无不适症状,未进行特殊治疗。

曾就诊医院:

某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某市某医院。

希望获得的帮助:

通过影像报告告知病情发展情况,指导是继续随访还是需要手术?

影像展示与分析:

我先来看最近2025年10月当地靶重建的影像:

图片

病灶磨玻璃密度,整体轮廓较清,但瘤肺边界不是太清楚,贴近膈肌与脊柱侧胸膜,灶内密度不太致密,中间有小空泡征的样子。

图片

表面不平显毛糙,灶内密度略显杂乱。

图片

病灶的膈肌侧密度较高,与胸膜连着,但收缩力不明显,也没有胸膜凹陷。

图片

病灶表面不平显毛糙,但不够税利,整体缺乏收缩力与膨胀感。

图片

病灶边上有卫星灶似的,灶内密度不均,表面不平,收缩力不明显。

图片

整体感觉较散在,缺乏聚拢性。

图片

灶内有扩张的细支气管的样子,整体轮廓欠清。

图片

灶内扩张支气管内壁光滑,较圆,不似肿瘤导致的空泡征,而且其周围的结构也密度低,缺乏这么强的收缩力会致产生囊腔。

图片

灶内支气管内壁光滑,周围模糊影,整体缺乏收缩力,也无聚拔性和膨胀性。

图片

矢状位上看病灶长条状,模糊,没有收缩力,灶内细支气管扩张。

再来看前后不同时期的影像:

图片

2022年时病灶也是较散,灶内有细支气管扩张,有偏高密度成分,紧贴膈肌,但收缩力不明显,整体轮廓欠清,瘤肺边界不清晰。

图片

靠膈肌侧密度较高的点状呈三角形,这不是胸膜凹陷的常规表现,若是胸膜凹陷,一般尖尖头朝向胸膜侧,以平的底面牵着胸膜,这不容易解释。

图片

边缘区散而缺乏膨胀性与收缩力。

图片

2024年9月时也是散而密度欠均匀的,同样收缩力不明显。

图片

灶内密度欠均匀,表面不平。

图片

灶内有偏实性成分,表面不平。

当地意见:

图片

我的意见:

右肺下叶混合密度结节,总体上对比2024.9说不上显著进展。从单次的影像上看,这个病灶瘤肺界限欠清、整体缺乏聚拢性,也没有显著的收缩力,边缘区域有扩张的细支气管呈小片蜂窝状,病灶边缘附近的部位本身也不是非常清爽。我的感觉更像慢性炎伴纤维增生,至少不是典型恶性的影像表现,倾向于九个月左右复查随访以后再看情况。意见供参考!

感悟:

这个病灶在边缘部位,当然若是切了化验以明确肺功能的损失也不算大,但我觉得影像不够典型,随访也没显著进展,这一刀有没有必要去挨?这是结友要考虑的问题,也是医生要考虑的问题。风险、风险、风险,重要的事情说三遍,这才是决定手术与否的关键所在,而非检查发现不该有的东西都得考虑恶性,都得切之而后快。由于磨玻璃结节良恶性的判断中,增强CT、PET-CT以及肿瘤指标等都价值有限,主要仍基于薄层CT的影像表现,所以当影像表现不够典型而随访却风险没有明显增加的情况下,让子弹继续飞一会儿才是更为合理与正确的态度。

Tags: 问诊分析:这个当地去年就建议手术的结节,我认为远没到要开刀的程度!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