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医疗资讯/ 正文

晚上开灯睡 = 伤心脏?8.8 万人研究实锤:夜间强光让心梗风险高 47%,这两类人要更注意

来源 2025-10-27 12:08:38 医疗资讯

心血管疾病是全球范围内的主要死亡原因,生活方式与环境因素对其发病机制影响深远。昼夜节律(生物钟)对心血管系统功能具有重要调控作用,包括血压、心率、血液凝固及代谢等方面。夜间光暴露作为昼夜节律的重要干扰因素,可能通过扰乱生物钟导致心血管系统紊乱,进而增加疾病风险。虽然有研究利用卫星遥感数据探索户外夜光与心血管疾病风险的关联,但缺乏对个人光暴露的精准测量及大规模纵向分析。

本研究基于英国生物样本库近9.5年的随访数据,利用约13万小时的腕戴式光感应器数据,首次系统评估了个人日夜光暴露与心血管疾病发病风险的关联。研究发现,夜间高强度光暴露与冠心病、心肌梗死、心力衰竭、心房颤动及脑卒中风险显著增加相关,且这种关联独立于传统心血管风险因素和遗传易感性。此外,女性和年轻个体对夜间光暴露的心力衰竭风险更为敏感,提示个体差异性。

研究纳入了英国生物样本库中88,905名年龄超过40岁的参与者,这些人曾佩戴Axivity AX3腕戴光感应器持续监测至少一周的日夜光暴露情况。光照强度数据被分为四个百分位组(0~50%,51~70%,71~90%,91~100%),分别代表光照从暗到亮的梯度。心血管疾病事件包括冠状动脉疾病、心肌梗死、心力衰竭、心房颤动和脑卒中,均通过国家医疗系统记录确认。采用Cox比例风险模型,调整年龄、性别、种族、社会经济因素、生活方式、睡眠状况以及多基因风险评分,评估光暴露与心血管疾病风险的关联。

图:流程图

结果显示,与夜间低光暴露组(0~50百分位)相比,夜间极高光暴露组(91~100百分位)冠状动脉疾病风险增加32%(aHR=1.32;95%CI:1.18-1.46),心肌梗死增加47%,心力衰竭增加56%,心房颤动增加32%,脑卒中增加28%。这一关联在调整多种混杂因素后依然显著。白天高光暴露则与冠心病、心力衰竭及脑卒中风险降低相关,但在进一步调整生活方式因素后,这种保护作用有所减弱。

图:不同日夜光照暴露组中心血管疾病风险

亚组分析发现,女性与年轻人对夜间光暴露引发的心力衰竭和冠状动脉疾病风险更为敏感。遗传易感性分析显示,夜间光暴露对心血管风险的影响独立于基因风险评分,排除了明显的基因-环境交互作用。

夜间光暴露导致的昼夜节律紊乱,可能通过多条路径影响心血管健康:1. 代谢紊乱:节律破坏引起胰岛素抵抗和葡萄糖耐受性下降,促进动脉粥样硬化。2. 血液成分变化:光照干扰增高血液的高凝状态,增加血栓形成风险。3. 血压调节紊乱:昼夜节律失调使24小时血压持续升高,损伤血管内皮和心肌。4. 心律失常:生物钟错乱导致心脏电传导系统功能障碍,诱发心房颤动等心律问题。 此外,女性对光的敏感性更强,可能使其更易受夜光影响。年轻人昼夜节律响应更为显著,解释了年龄差异。

综上,该研究首次明确个人夜间光暴露与多种心血管疾病发病风险的强关联,提示夜间避免暴露于强光可能成为心血管疾病预防的新策略。当前心血管健康指南主要聚焦饮食、运动和戒烟等行为,纳入光环境管理,尤其是减少夜间光照,或将为降低心血管疾病负担提供重要补充。未来可通过人工照明设计优化、智能灯光管理及公共卫生干预,减轻夜光对心脏健康的负面影响。

原始出处

Windred DP, Burns AC, Rutter MK, et al. Light Exposure at Night and Cardiovascular Disease Incidence. JAMA Netw Open. 2025;8(10):e2539031. doi:10.1001/jamanetworkopen.2025.39031

本文相关学术信息由梅斯医学提供,基于自主研发的人工智能学术机器人完成翻译后邀请临床医师进行再次校对。如有内容上的不准确请留言给我们。

Tags: 晚上开灯睡 = 伤心脏?8.8 万人研究实锤:夜间强光让心梗风险高 47%,这两类人要更注意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