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医疗资讯/ 正文

eClinicalMedicine:非侵入性脑刺激辅助治疗难治性精神分裂症的疗效比较

来源 2025-10-26 12:10:04 医疗资讯

精神分裂症是一种严重的精神障碍,抗精神病药物自20世纪50年代起成为其主要治疗手段。然而,约三分之一患者对药物治疗反应不佳,发展为难治性精神分裂症。针对这部分患者,非侵入性脑刺激技术(NIBS)作为辅助治疗日益受到关注。常用的NIBS技术包括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磁性癫痫治疗(MST)、电休克治疗(ECT)和经颅电刺激(tES,主要是经颅直流电刺激(tDCS)。不同技术通过磁场或电流调节脑活动,针对症状相关脑区进行刺激,旨在改善阳性症状(如幻听)或阴性症状。尽管部分指南推荐某些NIBS技术,但疗效和安全性尚存争议,且缺乏针对难治性精神分裂症的系统性比较研究。

本研究遵循PRISMA网络荟萃分析标准,系统检索至2025年7月13日的英文数据库及至2024年10月30日的三个主要中文数据库,纳入符合条件的双盲或单盲随机对照试验。研究对象为成人难治性精神分裂症、情感性精神病或精神分裂样障碍患者,试验比较NIBS技术联合抗精神病药物治疗与假治疗(sham)或常规治疗。主要结局指标为整体症状变化(优选PANSS量表),次要指标包括阳性及阴性症状、抑郁症状、功能、生活质量、认知表现及不良事件。数据采用随机效应模型进行网络荟萃分析,敏感性分析探讨研究结果的稳健性及具体刺激参数的影响。

图:研究流程图

结果显示,共纳入78项研究,3416名患者(女性1216人,男性1733人,平均年龄37.06岁,病程平均11年)。与假治疗相比,rTMS显示出中等程度的整体症状改善(标准化均数差SMD为−0.47,95%置信区间CI为−0.62至−0.31),但剔除中国内地研究后效应减弱为小效应且统计学不显著(SMD−0.19,CI −0.38至0.01)。

图:明确NIBS方案与假刺激对总体症状疗效的森林图分析

不同rTMS刺激靶点和参数间无显著差异。电休克治疗(SMD−0.20,CI−0.78至0.37)、tES(SMD−0.08,CI−0.38至0.22)及MST(SMD−0.30,CI−1.73至1.13)无明显优于假治疗的证据。间接证据提示常规治疗可能效果逊于假治疗(SMD 1.13,CI−0.13至2.38)。安全性方面,rTMS常见头痛及局部反应,整体不良事件报道不足,无法充分评价。 次要结局显示,rTMS对阳性症状、阴性症状和幻听有类似趋势,但排除中国研究后效果消失。少量证据表明tES可能改善抑郁症状。认知、功能及生活质量数据缺乏,难以得出结论。

综上,本网络荟萃分析首次系统比较了多种NIBS技术在难治性精神分裂症中的疗效。rTMS可能有助于症状改善,但其疗效主要受中国内地研究影响,排除后效应减弱且不确定性增加。电休克治疗和其他NIBS方法缺乏足够高质量证据支持。该结果提示目前NIBS治疗难治性精神分裂症的循证证据仍有限,尤其是电休克治疗亟需更多严谨随机对照试验支持。研究发现安慰剂效应可能较强,未来临床试验应采用假刺激对照并加强盲法设计。未来研究也应统一难治性精神分裂症定义,扩大样本量,优化刺激参数,并考察长期疗效和安全性。

原始出处

Wei, Yaohui et al.Non-invasive brain stimulation augmentation therapy for treatment-resistant schizophrenia: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network meta-analysis.eClinicalMedicine, Volume 89, 103583

本文相关学术信息由梅斯医学提供,基于自主研发的人工智能学术机器人完成翻译后邀请临床医师进行再次校对。如有内容上的不准确请留言给我们。

Tags: eClinicalMedicine:非侵入性脑刺激辅助治疗难治性精神分裂症的疗效比较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