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医疗资讯/ 正文

浙江大学彭丽华团队:工程化囊泡经皮-肠道程序化给药实现有毒中药的高安全性递送并通过调控血清素-Htr1d-cAMP缓解失眠

来源 2025-10-24 12:14:29 医疗资讯

研究背景

失眠作为现代人群中高发的睡眠障碍性疾病,已成为影响公众健康的重要问题之一。由于儿童群体处于中枢神经系统快速发育期,失眠可能对脑发育进程产生长期且显著的不良影响。传统中药朱砂的主要化学成分为硫化汞,可通过调控过度激活的谷氨酸受体发挥神经调节作用,在失眠治疗领域具有潜在应用价值。朱砂亦是儿童失眠相关复方中药及其单方制剂中的常用组分,展现出一定的疗效。然而,朱砂当前主流的口服与注射给药方式存在显著安全隐患,进入机体后,硫化汞易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形成难以代谢的复合物并在器官蓄积,导致神经毒性风险,对儿童尚未成熟的中枢神经系统构成严重威胁,这一矛盾长期限制其临床应用。因此,如何通过创新给药途径的设计与优化,实现朱砂活性成分高效低毒的递送,促进儿童中药制剂安全用药,是当前亟待解决的科学难题。

图片

研究内容

研究团队聚焦给药途径创新,构建了创新型“透皮-肠道靶向”纳米递送系统(TCCV),该系统以脂质体为载体包裹朱砂活性成分,并通过表面修饰细胞穿透肽(TAT)与肠道靶向配体(CSK)实现功能化,最终达成以下三重突破:

递送效率提升:TCCV可有效穿透皮肤角质层和肠道黏膜屏障,其靶向肠道杯状细胞的效率较普通载体提升15倍; 

控释减毒效应:该系统可在肠道局部形成稳定药物储库,通过缓慢释放药物使血液和器官中的药物浓度波动降低,从给药环节直接减少药物蓄积风险,有效控制毒性;

作用机制创新:RNA测序与16S rRNA分析揭示,TCCV通过调节肠道菌群5-HT分泌,激活大脑皮层Htr1d-cAMP通路,首次明确证实了“肠-脑轴”介导的朱砂抗失眠作用机制。 

实验显示,与传统口服给药组相比,TCCV 系统的抗失眠治疗效果提升 1.5-2.5 倍,且安全性显著提升,为传统有毒中药的临床应用与转化提供新路径。

研究意义

该研究具有多重突破性价值,其成功构建的非侵入式透皮 - 肠道靶向递送平台,为高风险药物的临床安全应用提供了全新技术范式;首次揭示朱砂通过 “肠 - 脑轴” 调控 5-HT通路的新机制,为失眠治疗新靶点的挖掘与开发提供了理论依据;有效解决了传统含朱砂儿童中药制剂的毒性风险问题,为儿童中药制剂开辟了安全用药的全新技术途径;为含毒性成分的传统中药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提供了循证医学支撑与开发利用路径,助力推动传统有毒特色中草药的科学化、现代化与规范化发展。

原文链接:

https://doi.org/10.1016/j.mtbio.2025.102277

Tags: 浙江大学彭丽华团队:工程化囊泡经皮-肠道程序化给药实现有毒中药的高安全性递送并通过调控血清素-Htr1d-cAMP缓解失眠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