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医疗资讯/ 正文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行星健康这一术语逐渐进入主流叙事,但直到最近才在护理文献中获得广泛关注,护士作为高度受信任的专业人员,在应对与行星健康衰退相关的各种挑战和健康影响方面处于独特位置,能够发挥不可或缺的作用。尽管传统护理实践的范围包括健康促进以及疾病、伤害和预防,但行星健康涵盖了更广泛的问题,例如气候变化、污染、生物多样性丧失、资源稀缺和海洋退化,这些问题不仅影响个体健康,更关乎整个生态系统的稳定。然而,护士可能在行星健康议题上缺乏知识和信心,这可能导致他们在实践中感到准备不足和自信欠缺,因此,行星健康作为一个实用的理论框架,为护理教育、实践和研究提供了新的方向和机遇,其核心在于认识到人类健康和文明繁荣依赖于生态系统的健康及其可持续管理。

行星健康的概念最早在1972年出现在西方语境中,它源自预防医学、健康促进和环境健康运动的结合,但直到2015年,随着洛克菲勒-柳叶刀行星健康委员会的发布,相关文献才迅速增长。行星健康被定义为人类健康与地球生物圈自然系统活力之间的复杂联系,强调人类与环境的相互依存关系,它不仅是一个以解决方案为重点的跨学科社会运动,还分析了人类活动对自然系统的影响,并被视为一个不断发展的科学领域和变革行动。在护理领域,行星健康的重要性日益凸显,护士不仅需要在全球层面倡导公平策略和政策实施,还应将社会正义和健康公平的原则扩展到环境议题,如气候正义和行星健康,从而在从个体到群体的各个层面推动健康促进和疾病预防。
为了探讨行星健康在护理中的实际应用,本研究采用了一个具体的科研案例,聚焦于注册护士对气候敏感媒介传播疾病的知识、态度和实践。该研究将行星健康作为理论框架,旨在评估护士在这一框架下的认知和行为表现,研究设计为横断面调查,调查工具经过许可后改编自Kircher等人于2022年开发的问卷,该问卷原本用于评估医疗专业人员对气候变化与健康的理解。之所以选择这一工具,是因为它最贴近行星健康理论框架和研究问题,研究人员从中选取了相关项目并进行了修改,以适应当前研究的目标,即具体分析护士对气候驱动媒介传播疾病如莱姆病的认知情况。在方法论上,研究紧密依托Myers于2017年提出的行星健康示意图,该图展示了人为因素如何通过生态驱动因素(如气候变化)导致暴露于传染病等近因,进而引发健康效应,同时中介因素如治理、文化和慈善可以缓解这些影响。
在研究实施过程中,研究人员通过调查问卷收集了注册护士对气候敏感媒介传播疾病的知识水平、态度倾向和实践行为的数据,这些数据不仅提供了基线信息,还揭示了护士在行星健康思维模式下的实践程度。结果显示,护士对气候变化与媒介传播疾病关联的认知存在差异,部分护士表现出较高的知识水平,能够识别气候变化如何影响疾病分布和流行,但整体上,许多护士在态度上虽关注环境健康,却在实践中缺乏系统行动,例如在临床评估中较少纳入生态风险因素。具体而言,研究通过量化分析发现,护士在知识部分对气候驱动媒介传播疾病的机制理解有限,尤其是在新兴疾病的传播路径方面;在态度层面,大多数护士认同行星健康的重要性,并愿意在护理实践中融入环境考量,但缺乏足够的信心和培训支持;在实践方面,护士较少主动参与行星健康相关的倡导或政策制定,这表明当前护理教育和工作环境中对行星健康的整合尚不充分。这些结果不仅突显了护士在应对行星健康挑战中的关键角色,也揭示了通过教育和培训提升其能力的紧迫性,研究还强调,将行星健康作为理论框架可以推动护理研究从单一健康焦点转向更全面的系统思维,促进健康公平和环境正义。

图:说明人为变化对人类健康影响的示意图(Myers, 2017)
基于上述研究发现,行星健康作为一个理论框架在护理教育和研究中展现出巨大潜力,在护理教育方面,加拿大的一些护理院校已开始将行星健康方法和气候变化概念纳入课程,这得到了文献支持,例如Best等人和Glauberman等人呼吁国家护理组织和教育项目整合行星健康内容。我们主张将行星健康作为护理教育的指导理论框架,确保所有课程内容通过行星健康视角系统设计和实施,例如,在病理生理学课程中,学生可以探索气候变化如何影响媒介传播疾病,而在临床实践中,学生可以评估环境暴露和社区级生态风险。这种转型将推动护理课程扎根于系统思维、生态可持续性以及人类与行星健康的相互依存关系,从而培养未来护士在更广泛环境中理解和实践护理的能力,同时,我们建议修订国家护理教育框架和入门实践能力标准,纳入行星健康具体的学习目标和成果。
总之,行星健康是一个适用且实用的理论框架,能够有效指导护理研究、教育和实践,通过本研究案例,展示了如何将行星健康应用于评估护士对气候敏感媒介传播疾病的认知,并提出了在护理教育和研究中整合该框架的具体建议。面对当前全球行星健康挑战和新兴健康威胁,护士必须接受行星健康教育,以扩展其实践范围,成为行星健康的领导者和倡导者,这不仅有助于缓解行星相关健康风险,还能推动护理专业向更全面、可持续的方向发展。最终,行星健康的理论框架为护理领域提供了新的视角,促使护士在保护人类和地球健康中发挥更积极的作用。
原始出处:
Vandenberg, S., Oosterbroek, T., Chircop, A., & Kellett, P. (2025). Planetary health: A pragmatic theoretical framework to guide nursing education, research, and practice. Nurse Education Today, 153, 106808. https://doi.org/10.1016/j.nedt.2025.106808
本文相关学术信息由梅斯医学提供,基于自主研发的人工智能学术机器人完成翻译后邀请临床医师进行再次校对。如有内容上的不准确请留言给我们。
- 搜索
-
- 1000℃李寰:先心病肺动脉高压能根治吗?
- 1000℃除了吃药,骨质疏松还能如何治疗?
- 1000℃抱孩子谁不会呢?保护脊柱的抱孩子姿势了解一下
- 1000℃妇科检查有哪些项目?
- 1000℃妇科检查前应做哪些准备?
- 1000℃女性莫名烦躁—不好惹的黄体期
- 1000℃会影响患者智力的癫痫病
- 1000℃治女性盆腔炎的费用是多少?
- 标签列表
-
- 星座 (702)
- 孩子 (526)
- 恋爱 (505)
- 婴儿车 (390)
- 宝宝 (328)
- 狮子座 (313)
- 金牛座 (313)
- 摩羯座 (302)
- 白羊座 (301)
- 天蝎座 (294)
- 巨蟹座 (289)
- 双子座 (289)
- 处女座 (285)
- 天秤座 (276)
- 双鱼座 (268)
- 婴儿 (265)
- 水瓶座 (260)
- 射手座 (239)
- 不完美妈妈 (173)
- 跳槽那些事儿 (168)
- baby (140)
- 女婴 (132)
- 生肖 (129)
- 女儿 (129)
- 民警 (127)
- 狮子 (105)
- NBA (101)
- 家长 (97)
- 怀孕 (95)
- 儿童 (93)
- 交警 (89)
- 孕妇 (77)
- 儿子 (75)
- Angelababy (74)
- 父母 (74)
- 幼儿园 (73)
- 医院 (69)
- 童车 (66)
- 女子 (60)
- 郑州 (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