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医疗资讯/ 正文
在乳腺疾病的诊疗过程中,医生和患者往往关注乳房本身的变化,却容易忽略一个重要事实:乳腺疾病发生骨转移是较为常见的情况。
与脏器转移不同,若早一些发现骨转移并及时干预,患者的预后会明显改善,病情也许能稳定很多年。今天我们就来关注两个重要的血液指标——碱性磷酸酶和血钙,它们可能是骨转移的“信号兵”。
1 这两种指标升高,可能是骨转移
① 碱性磷酸酶(ALP)
我们的骨骼并非静止不变,而是处于持续的“新陈代谢”状态——旧的骨组织会被破骨细胞逐步分解,与此同时,新的骨组织则由成骨细胞负责构建。在此过程中,成骨细胞会分泌一种名为碱性磷酸酶(ALP)的酶类物质,它的主要功能是促进矿物质在新生成的骨头上沉积,从而增强骨骼的坚固性。
对于健康个体而言,成骨细胞的工作节奏保持平稳,因此血液中ALP的含量也相对稳定。成年人ALP的正常范围通常为45-125 U/L。然而,若癌细胞发生骨转移,肿瘤细胞将刺激成骨细胞过度活跃,加速新骨的生成以“修复”受损的骨组织。
此时,成骨细胞的工作负荷急剧增加,分泌的ALP也会随之大量释放到血液中,导致化验单上ALP的数值显著上升。
特别提醒:
ALP的升高并非骨转移的独有表现,例如肝炎、胆道梗阻等肝脏疾病也可能导致ALP水平上升,但这类情况通常还会伴有其他肝功能指标的异常。
② 血钙
钙是人体不可或缺的重要元素,其中99%的钙储存于骨骼之中,剩余的1%则分布在血液中,负责维持神经传导、肌肉收缩以及心脏跳动等关键生理功能。
血钙浓度必须维持在一个相对狭窄的范围内,其正常值通常为2.25-2.58 mmol/L。血钙浓度过高或过低都可能引发问题。
在正常情况下,骨骼中的钙与血液中的钙保持着动态平衡,成骨细胞负责将钙“储存”到骨骼中,而破骨细胞则从骨骼中“释放”钙到血液中。然而,当疾病导致骨转移时,肿瘤细胞会直接破坏骨组织的结构,导致原本储存在骨骼中的钙大量“泄漏”至血液中。
这种钙的“异常释放”会导致血钙浓度在短时间内迅速上升,医学上称之为“高钙血症”。
血钙升高绝非小事!轻度的高钙血症可能导致患者感到乏力、食欲不振、嗜睡等症状。严重时,患者可能出现恶心、呕吐、极度口渴、便秘,甚至影响心脏功能。
数值警戒线说明:
判断指标是否“异常升高”不能仅凭一次的偶然波动,而应结合数值范围和变化趋势进行综合判断。
若连续两次复查ALP均超过200 U/L,或单次直接超过300 U/L,则需高度警惕骨转移的可能性。若化验单显示血钙>2.8 mmol/L(部分指南甚至将>2.6 mmol/L作为预警值),则应尽快排查是否存在骨骼问题。
2 如何排查骨转移?
当复查发现ALP或血钙升高时,如果同时出现以下情况中的任意一种,就要尽快进一步检查:
后背、腰骶、胸椎等部位持续隐痛,晚上更明显;
没有明显外伤,却突然发生骨折;
总觉得累、口渴、皮肤痒,或者出现恶心反胃。
初筛检查:骨扫描是骨转移最常用的初筛方法。检查时会注射一种带轻微放射性的药物,药物会被代谢活跃的骨组织大量吸收。若骨头有肿瘤破坏或修复,会吸收更多药物。扫描全身骨骼,“吸收多”的区域会显示为“亮点”,提示可能有病变。
骨扫描的优势是一次检查覆盖全身骨骼,对代谢变化敏感,能比X光更早发现骨转移。但骨扫描的特异性低,关节炎、骨质疏松、近期骨折愈合等良性情况也可能出现“假阳性”,发现可疑需结合其他检查确认。
进一步检查:若初筛发现可疑区域,需进一步做精准检查,看清病变细节甚至直接找到肿瘤细胞。
CT像“切片”一样显示骨质细节,比如肿瘤破坏形成的“虫蚀样”小洞
MRI擅长看软组织和骨髓,适合发现骨髓内早期转移灶
PET-CT结合了PET和CT的优势,能发现更早的微小转移灶
病理活检是确诊骨转移的“金标准”!通过穿刺或手术,从可疑骨病变处取一小块组织,在显微镜下看是否有乳腺癌细胞。还能分析肿瘤特征,为后续治疗提供依据。
3 结语
骨转移并非一定是终末期,早发现、早干预,通过规范治疗和科学管理,也能有效控制病情、提高生活质量。
对于仅发生骨转移的乳腺疾病患者而言,其5年生存率可达40%。若能做到早发现、早治疗,生存期多可以大大延长。而实现长期稳定生存的关键在于定期复查,以便及时监测病情变化,进而调整治疗方案,最大程度地控制病情进展。
若检查发现骨相关指标异常,别自己解读报告或盲目用药,要立即去医院挂肿瘤科或骨科。就诊时带全病历,包括诊断报告、手术记录、放化疗方案等,让医生快速了解病情,精准制定计划。
参考资料:
[1] 中国抗癌协会乳腺癌诊治指南与规范(2025年版)
[2] 张颐,张师前,邓雷,等.妇科恶性肿瘤骨转移诊治的中国专家共识(2025年版)[J].癌症进展,2025,23(01):1-8+16.
[3] 《HR+/HER-2-早期乳腺癌复发风险与临床管理专家共识(2025版)》
猜你喜欢
- 为什么止汗喷雾没怎么用就没了 止汗喷雾也要好好爱护
- 单手引体向上好处以及练习的方法
- AJSP:原发性和转移性神经内分泌肿瘤中的胰腺起源的特定标志物——S100蛋白表达
- 身体上的这个洞里 不仅有秘密更不可以侵犯
- Circ Res 深圳市人民医院郑奇军团队与合作者揭示高表达ACKR1的内皮细胞通过调节巨噬细胞行为促进主动脉夹层进展的新机制
- 以岭药业的中药国际化之路
- Eur Arch Otorhinolaryngol:前庭阵列植入后的听力效果与鼓室植入后的听力效果有何差异?
- 红糖姜水的功效与作用,女性补气血吃它效果最好最快
- 日常保健按摩方法都有哪些 5个揉腹养生法让你身体更健康
- 综合医院妇科医院医保定点医院">成都棕南医院综合医院妇科医院医保定点医院
- 搜索
-
- 1000℃李寰:先心病肺动脉高压能根治吗?
- 1000℃除了吃药,骨质疏松还能如何治疗?
- 1000℃抱孩子谁不会呢?保护脊柱的抱孩子姿势了解一下
- 1000℃妇科检查有哪些项目?
- 1000℃妇科检查前应做哪些准备?
- 1000℃女性莫名烦躁—不好惹的黄体期
- 1000℃会影响患者智力的癫痫病
- 1000℃治女性盆腔炎的费用是多少?
- 标签列表
-
- 星座 (702)
- 孩子 (526)
- 恋爱 (505)
- 婴儿车 (390)
- 宝宝 (328)
- 狮子座 (313)
- 金牛座 (313)
- 摩羯座 (302)
- 白羊座 (301)
- 天蝎座 (294)
- 巨蟹座 (289)
- 双子座 (289)
- 处女座 (285)
- 天秤座 (276)
- 双鱼座 (268)
- 婴儿 (265)
- 水瓶座 (260)
- 射手座 (239)
- 不完美妈妈 (173)
- 跳槽那些事儿 (168)
- baby (140)
- 女婴 (132)
- 生肖 (129)
- 女儿 (129)
- 民警 (127)
- 狮子 (105)
- NBA (101)
- 家长 (97)
- 怀孕 (95)
- 儿童 (93)
- 交警 (89)
- 孕妇 (77)
- 儿子 (75)
- Angelababy (74)
- 父母 (74)
- 幼儿园 (73)
- 医院 (69)
- 童车 (66)
- 女子 (60)
- 郑州 (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