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医疗资讯/ 正文
在现代快节奏的生活中,熬夜成了不少人的“家常便饭”。
根据最新发布的《中国居民睡眠健康白皮书》,只有29%的人能在23:00前入睡,47%的人习惯了零点之后才进入梦乡,甚至有13%的人直到凌晨两点以后才睡觉。
这样的生活作息,看似睡足了8小时,比如凌晨两点睡、早上十点起床,但这真的健康吗?
一项研究或许能为我们揭晓答案。
2024年的一项研究揭示了脂肪中一种名为γδT(v6T)免疫细胞的神奇角色。
它们会按照人体生物钟的节奏,分泌一种叫做IL-17(白介素-17A)的物质,精准调控脂肪细胞的新脂肪生成过程。
可以把这些v6T细胞想象成“脂肪代谢的管家”,负责根据时间的变化安排脂肪的储存和消耗,维持体内的能量平衡。
当身体作息规律、昼夜节律正常时,v6T细胞的“分泌时钟”与代谢同步,IL-17的分泌精准而有节奏,从而有效调控脂肪的生成和分解,帮助身体维持理想体重和代谢健康。
然而,一旦生物钟紊乱,比如晚睡晚起、昼夜颠倒,v6T免疫细胞的节奏也会被打乱。
科学家通过对小鼠进行实验,采用光周期倒置(模拟昼夜颠倒)和反向喂养(模拟作息乱),发现v6T细胞的分子钟基因表达节律发生反转,分泌IL-17的时机错乱,节奏振幅显著下降。
虽然总体分泌水平未必大幅减少,但“按需分泌”的精准度却丧失了。
换句话说,脂肪“管家”失去了时间管理能力,脂肪的储存和分解无法根据身体需求合理调整,代谢节律紊乱,脂肪更容易贮存,体重因此增加。
此外,这种作息紊乱还会影响体温调节,进一步扰乱整个代谢网络,加重健康负担。
回到最初的问题:熬夜或凌晨两点睡觉、10点起床,虽然看似睡够8小时,但如果这违背了生物钟的自然节律,身体内部的脂肪代谢调控可能已经被扰乱。
v6T细胞失去了准确掌控脂肪“开关”的时间,体内脂肪积累风险随之上升。
长此以往,不仅肥胖风险增高,代谢综合征、糖尿病等慢性疾病也会悄然逼近。
这么看来,这项对γδT细胞和IL-17节律的揭示,提醒我们健康远非单看睡眠时长那么简单。
只有合理作息,顺应自然的昼夜节律,才能让身体各系统协调运作,从而维护健康的体脂和代谢平衡。
参考文献: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86-024-08131-3
- 搜索
-
- 1000℃李寰:先心病肺动脉高压能根治吗?
- 1000℃除了吃药,骨质疏松还能如何治疗?
- 1000℃抱孩子谁不会呢?保护脊柱的抱孩子姿势了解一下
- 1000℃妇科检查有哪些项目?
- 1000℃妇科检查前应做哪些准备?
- 1000℃女性莫名烦躁—不好惹的黄体期
- 1000℃会影响患者智力的癫痫病
- 1000℃治女性盆腔炎的费用是多少?
- 标签列表
-
- 星座 (702)
- 孩子 (526)
- 恋爱 (505)
- 婴儿车 (390)
- 宝宝 (328)
- 狮子座 (313)
- 金牛座 (313)
- 摩羯座 (302)
- 白羊座 (301)
- 天蝎座 (294)
- 巨蟹座 (289)
- 双子座 (289)
- 处女座 (285)
- 天秤座 (276)
- 双鱼座 (268)
- 婴儿 (265)
- 水瓶座 (260)
- 射手座 (239)
- 不完美妈妈 (173)
- 跳槽那些事儿 (168)
- baby (140)
- 女婴 (132)
- 生肖 (129)
- 女儿 (129)
- 民警 (127)
- 狮子 (105)
- NBA (101)
- 家长 (97)
- 怀孕 (95)
- 儿童 (93)
- 交警 (89)
- 孕妇 (77)
- 儿子 (75)
- Angelababy (74)
- 父母 (74)
- 幼儿园 (73)
- 医院 (69)
- 童车 (66)
- 女子 (60)
- 郑州 (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