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医疗资讯/ 正文
儿科鼻窦炎是儿童群体中常见的耳鼻喉科感染性疾病,多由细菌病原体引起,常作为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的并发症出现,其主要致病菌包括流感嗜血杆菌、肺炎链球菌和卡他莫拉菌等。近年来,随着抗菌药物在临床的广泛使用,这些病原体的耐药性问题日益突出,尤其是青霉素耐药肺炎链球菌和氨苄西林耐药流感嗜血杆菌的流行率在全球范围内呈上升趋势,日本也不例外。为应对肺炎链球菌引起的严重感染,日本自2013年起逐步引入了多种肺炎链球菌结合疫苗,包括PCV7、PCV13以及近年新批准的PCV15和PCV20,这些疫苗的使用虽有效控制了疫苗覆盖血清型的传播,但也导致了非疫苗血清型(如23A、15A和35B)的崛起,这些血清型往往表现出多重耐药特征。与此同时,非分型流感嗜血杆菌尚无可用疫苗,其耐药菌株的传播仍依赖抗菌药物管理策略加以控制。
监测数据显示,日本地区β-内酰胺酶阴性氨苄西林耐药流感嗜血杆菌的流行率持续处于40–50%的高位,此外,急性中耳炎与鼻窦炎在发病机制上具有相似性,均涉及黏膜连续炎症及咽鼓管功能障碍,二者在病原谱和临床管理上也存在重叠。2024年日本儿科急性中耳炎指南更新中,重申了大剂量阿莫西林作为一线治疗以及观察等待策略的重要性,旨在减轻抗菌药物选择性压力,然而,在新型疫苗陆续投入使用及临床指南不断优化的背景下,来自日常诊疗环境的近期病原学与耐药性数据仍较为缺乏,因此本研究通过分析一家日本耳鼻喉科诊所的鼻分泌物培养结果,旨在明确当前儿科鼻窦感染病原体的分布特征及其抗菌药物敏感性模式。
本研究为一项回顾性观察性研究,数据来源于日本宫城县仙台站北门耳鼻喉科诊所在2023年2月至2025年3月期间收治的患者鼻分泌物样本及其相应临床资料。研究共纳入2009例鼻分泌物标本,这些样本均来自因鼻窦炎症状或持续性鼻漏疑似细菌感染而就诊的患儿,排除了仅进行真菌培养或病毒检测的病例。从电子病历系统中提取患者年龄、性别等基本信息,若同一患儿在研究期间多次采样,且每次采样被认为代表一次独立的感染事件,则分别计入分析。
研究主要终点包括分离病原体的种类构成及其关键耐药表型的比例。所有鼻分泌物样本均送往位于埼玉县的BMI株式会社商业实验室进行标准微生物学处理,样本分别接种于血琼脂平板和巧克力琼脂平板,在适宜需氧与兼性厌氧菌生长的条件下培养,细菌鉴定以传统方法为主,包括观察菌落形态、溶血特性、革兰染色反应及系列生化试验,肺炎链球菌的鉴定依据其α溶血现象、典型菌落形态及对奥普托欣的敏感性,流感嗜血杆菌则通过菌落形态及其对X因子和V因子的生长需求来确认,金黄色葡萄球菌的鉴定除形态学特征外,还辅以自动化鉴定系统完成,疑难菌株进一步采用质谱技术进行确认。常规共生菌如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和棒状杆菌等不作为致病菌计入,同一份标本中若分离出多种潜在致病菌,则均纳入统计。
药敏试验采用肉汤微量稀释法,使用上述自动化系统执行,操作与判读均遵循美国临床和实验室标准协会最新指南,针对肺炎链球菌测试了青霉素G、阿莫西林-克拉维酸(2:1)、头孢噻肟、头孢地尔、左氧氟沙星、克拉霉素、万古霉素和美罗培南等药物,针对流感嗜血杆菌则测试了氨苄西林、阿莫西林-克拉维酸(2:1)、头孢噻肟、头孢地尔、左氧氟沙星、克拉霉素和美罗培南。肺炎链球菌基于口服青霉素V对非脑膜炎呼吸道感染的折点分为敏感、中介和耐药三类,中介与耐药统称为青霉素不敏感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按CLSI标准细分为五类,包括β-内酰胺酶阴性氨苄西林敏感株、β-内酰胺酶阴性氨苄西林低度耐药株、β-内酰胺酶阴性氨苄西林耐药株、β-内酰胺酶产生氨苄西林耐药株以及β-内酰胺酶产生阿莫西林-克拉维酸耐药株,β-内酰胺酶活性通过硝基cefin试验验证,金黄色葡萄球菌中对苯唑西林或头孢西丁耐药的菌株定义为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统计分析中,连续变量以中位数与四分位距表示,分类变量以频数与百分比描述,不同年龄组间细菌分布差异采用Fisher精确检验,若总体存在显著性则进一步使用Steel-Dwass检验进行两两比较,并对p值进行Holm法校正,所有分析在GraphPad Prism 10平台上完成。本研究经Sen-en Rifu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批通过,批件号为20250408,因属回顾性研究且使用脱敏数据,故豁免知情同意。
表1 进行鼻分泌物培养患者的人口学和临床特征
在研究期间共收集2009例鼻分泌物标本,患者中位年龄为4岁,年龄分布以0–2岁组占32.6%,3–5岁组占35.2%,6–13岁组占32.2%,男性略多于女性,比例为56.7%比43.3%。1862例样本培养出潜在致病菌,阳性率达92.7%,其余7.3%为阴性或仅见正常菌群生长,累计获得3034株细菌分离株,其中卡他莫拉菌检出最多,共936株,占总分离株的30.9%,其次为流感嗜血杆菌697株(23.0%)和肺炎链球菌625株(20.6%),金黄色葡萄球菌473株(15.6%),其他莫拉菌属210株(6.9%),化脓性链球菌64株(2.1%),铜绿假单胞菌仅5株(0.2%)。
药敏结果显示,流感嗜血杆菌中对氨苄西林耐药的比例为44.8%,其中BLNAR菌株占31.3%,BLPAR占12.5%,BLPACR占1.0%,在BLNAR菌株中有29.4%同时对阿莫西林-克拉维酸耐药,其MIC90值为8 µg/mL,头孢噻肟与头孢地尔对各类流感嗜血杆菌均保持高度活性,敏感率超过90%,左氧氟沙星几乎对所有菌株有效,总体敏感率达99.7%,克拉霉素不敏感现象在不同耐药表型中差异较大,BLNAR、BLPAR和BLPACR中的不敏感率分别为17.4%、21.8%和28.6%,美罗培南对绝大多数菌株显示良好活性,MIC90不超过0.5 µg/mL。肺炎链球菌中青霉素敏感、中介和耐药菌株分别占66.6%、31.0%和2.4%,青霉素敏感及中介株对阿莫西林-克拉维酸、头孢噻肟和头孢地尔几乎完全敏感,但青霉素中介株中对头孢地尔的中介率可达33.3%,其MIC90为1 µg/mL。值得注意的是,全部肺炎链球菌中高达84.3%的菌株对克拉霉素耐药,且在青霉素中介和耐药株中这一比例进一步升至97.0%与100%,左氧氟沙星和万古霉素仍维持高效,敏感率均超过95%。
按年龄分层分析显示,肺炎链球菌的青霉素敏感性随年龄增长而提升,青霉素敏感株在0–2岁组中占54.8%,3–5岁组升至69.8%,6–13岁组达80.3%,组间差异显著,两两比较中3–5岁与6–13岁组及0–2岁与6–13岁组均具统计学意义,相反,青霉素中介株在低年龄组更为常见,0–2岁组中占41.5%,3–5岁组降至28.5%,6–13岁组进一步降至18.4,组间比较同样显示显著差异,青霉素耐药株在各组均属罕见。流感嗜血杆菌的耐药表型分布在年龄组间未见明显变化。病原谱的年龄差异也十分显著,卡他莫拉菌的检出率随年龄增长而下降,0–2岁组为38.0%,3–5岁组为31.0%,6–13岁组为21.7,组间两两比较均有显著差异,流感嗜血杆菌的检出率在0–2岁、3–5岁和6–13岁组分别为22.6%、25.6%和19.9%,虽总体存在差异但两两比较未达显著性,肺炎链球菌的检出率在各组间未见统计差异,而金黄色葡萄球菌则呈现明显随年龄递增趋势,0–2岁组仅8.3%,3–5岁组升至13.4%,6–13岁组高达27.6%,其中0–2岁与6–13岁组间差异显著,化脓性链球菌的检出率虽低但也随年龄略有上升,0–2岁组为0.6%,3–5岁组为2.6%,6–13岁组为3.3%,0–2岁与3–5岁组间存在显著差异。
总之,在当今疫苗与抗菌药物策略并行的时代,流感嗜血杆菌与肺炎链球菌仍是儿科鼻窦感染的核心病原体,且两者均呈现较高的耐药率,尤其是肺炎链球菌对青霉素和大环内酯类药物的耐药情况严峻,临床经验用药需充分考虑这一现实。年龄特异性病原谱提示,年幼儿童感染以卡他莫拉菌、流感嗜血杆菌和肺炎链球菌为主,而年长儿童中金黄色葡萄球菌特别是社区获得性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占比显著升高,这在制定初始治疗方案时具有重要参考价值。从药物选择角度看,阿莫西林-克拉维酸因对多数流感嗜血杆菌、卡他莫拉菌及部分肺炎链球菌有效,仍是合理的经验用药选项,头孢类三代药物如头孢噻肟和头孢地尔对这两类主要革兰阴性菌保持良好活性,可作为备选,而大环内酯类单药治疗因耐药率过高不宜推荐,氟喹诺酮类与万古霉素目前活性仍高,但须警惕其潜在耐药风险并严格掌握儿科应用指征。
本研究亦存在若干局限,包括单中心设计可能限制结果外推性,未开展血清分型或基因分型难以深入追踪菌株进化与传播,未区分急慢性病例可能影响病原诠释,缺乏抗生素暴露史等信息或对耐药率评估产生混杂,鼻分泌物培养相比鼻窦穿刺标本在反映真实感染原上特异性较低,且未考察指南执行情况对治疗结局的影响。未来需开展多中心合作并结合分子流行病学手段,持续监测新疫苗引入后血清型替换与耐药性变迁,同时整合宿主因素、合并疾病与免疫记录等变量,从而为儿科鼻窦感染的精准防控提供更全面依据。
原始出处:
Kitaya S, Kikuchi T, Nomura K, Nomura Y, Ikeda R, Kanamori H and Katori V (2025) Epidemiology and antimicrobial resistance of pathogens in pediatric sinus infections: a retrospective study at a Japanese otolaryngology clinic (2023–2025). Front. Cell. Infect. Microbiol. 15:1662544. doi: 10.3389/fcimb.2025.1662544
本文相关学术信息由梅斯医学提供,基于自主研发的人工智能学术机器人完成翻译后邀请临床医师进行再次校对。如有内容上的不准确请留言给我们。
- 搜索
-
- 1000℃李寰:先心病肺动脉高压能根治吗?
- 1000℃除了吃药,骨质疏松还能如何治疗?
- 1000℃抱孩子谁不会呢?保护脊柱的抱孩子姿势了解一下
- 1000℃妇科检查有哪些项目?
- 1000℃妇科检查前应做哪些准备?
- 1000℃女性莫名烦躁—不好惹的黄体期
- 1000℃会影响患者智力的癫痫病
- 1000℃治女性盆腔炎的费用是多少?
- 标签列表
-
- 星座 (702)
- 孩子 (526)
- 恋爱 (505)
- 婴儿车 (390)
- 宝宝 (328)
- 狮子座 (313)
- 金牛座 (313)
- 摩羯座 (302)
- 白羊座 (301)
- 天蝎座 (294)
- 巨蟹座 (289)
- 双子座 (289)
- 处女座 (285)
- 天秤座 (276)
- 双鱼座 (268)
- 婴儿 (265)
- 水瓶座 (260)
- 射手座 (239)
- 不完美妈妈 (173)
- 跳槽那些事儿 (168)
- baby (140)
- 女婴 (132)
- 生肖 (129)
- 女儿 (129)
- 民警 (127)
- 狮子 (105)
- NBA (101)
- 家长 (97)
- 怀孕 (95)
- 儿童 (93)
- 交警 (89)
- 孕妇 (77)
- 儿子 (75)
- Angelababy (74)
- 父母 (74)
- 幼儿园 (73)
- 医院 (69)
- 童车 (66)
- 女子 (60)
- 郑州 (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