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医疗资讯/ 正文

静脉注射用免疫球蛋白(IVIG)的临床应用,建议收藏!

来源 2025-08-24 12:14:08 医疗资讯

静脉注射用人免疫球蛋白(IVIG)是将正常人的血浆经低温乙醇提取的成分,通过去除抗体补体活性,并经过灭活杀菌及低pH处理制得的用于静脉输注的正常人免疫球蛋白制剂。

注射用人免疫球蛋白临床应用

1. 原发性免疫缺陷病

原发性免疫缺陷病如婴儿低丙种球蛋白血症、选择性免疫球蛋白G(IgG)亚类缺陷的患者,给予IVIG 0.1g·kg-1,可提高血清IgG水平。在继性免疫缺陷病如慢性肾病或长期腹泻引起吸收不良的情况,给予IVIG,同样可提高机体免疫力,还可提高对原发疾病的治疗效果。

2. 血液系统疾病

1)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是最早使用IVIG治疗的自身免疫性疾病之一。其治疗机制是通过大剂量的IgG抑制自身抗体,中和引起异常免疫反应的抗原,封闭巨噬细胞受体,抑制巨噬细胞对血小板的结合和吞噬,减少对血小板的破坏。

临床上常用剂量为0.4g·kg-1,给药5d,可有效控制出血症状,与激素联用,可迅速提高血小板水平,并能长期稳定维持在该水平。

2)新生儿ABO溶血病和自身免疫性溶血病

新生儿ABO溶血病现常用蓝光疗法,可减少血清总胆红素及间接胆红素。在蓝光方法的基础上辅助对症的支持治疗,必要时采取换血治疗,IVIG可加快血型抗体在体内的清除速度,降低溶血及换血的发生率,控制疾病的进展,预防胆红素脑病,临床常用剂量为1g·kg-1,持续给药3d。IVIG疗自身免疫性溶血是通过特异性的IgG中和抗红细胞膜抗体,减少其产生并加快代谢,阻止补体结合,阻止吞噬细胞对致敏红细胞的吞噬,减少红细胞溶解效应,常用治疗方案为0.4~1.0g·kg-1,持续给药2~5d。

3)再生障碍性贫血

IVIGg·kg-1可杀伤抑制骨髓造血的淋巴细胞克隆,与γ-干扰素等因子结合,减低对干细胞的抑制活性,消除骨髓中可能导致再生障碍性贫血的感染病毒,起到免疫防护的作用。

4)干细胞移植与器官移植

IVIG 作为一种新的辅助疗法和免疫调控手段,正在成为干细胞移植与器官移植临床应用的热点。在器官移植中临床已越来越多地将其应用于移植前准备、预处理(脱敏疗法)及移植后排斥反应的预防、难治性排斥的“挽救性治疗”和移植后感染并发症的防治及移植后低丙种球蛋白血症的替代治疗,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IVIG 已被广泛用于同种异体骨髓移植,剂量:200~500mg/(kg·次),可减少 CMV 疾病的发生,是骨髓移植后死亡的主要原因,还减少了移植相关感染和移植物抗宿主病(CVHD)的发生等。IVIG 治疗成为脱敏疗法的希望。

在器官移植中,因为IVIG 治疗不但有免疫抑制作用,而且有免疫保护作用,能够改善移植物的存活率和移植受者的生存率。IVIG脱敏疗法可以单独使用,也可联合血浆置换治疗;IVIG脱敏疗法的通常剂量是2000 mg/(kg·次),称为大剂量疗法。IVIG 治疗排斥反应(AMR)的方法有大剂量 IVIG、小剂量 IVIG+血浆置换(PP)、小剂量IVIG+PP+利妥昔单抗和 IVIG+利妥昔单抗或硼酸佐米或艾库组单抗等。同时,IVIG 治疗激素抵抗性或抗淋巴细胞抗体抵抗性排斥反应可取得较好效果,使移植肾失功能率下降。肾脏移植受者接受强效免疫抑制剂治疗后可减少或避免发生排斥反应,一般推荐治疗方案为 500 mg/(kg·次),每月1次。

5)白血病

白血病是一组异质性克隆性疾病,系造血干细胞或祖细胞突变引起的造血系统恶性肿瘤。其主要表现为异常血细胞(即白血病细胞)在骨髓及其他造血组织中失控地增生,浸润多种组织,而正常造血功能受到抑制,正常血细胞生成减少,产生相应的临床表现,周围血细胞有质和量的变化。化疗、放疗是白血病治疗的重要手段,使用IVIG 的目的是对抗化疗、放疗引起的机体损伤。在骨髓移植中起免疫调节作用和替代治疗作用。特别是有低免疫球蛋白血症、反复感染或自身免疫性疾病者,可定期给予 IVIG 治疗。根据病情不同,采用不同剂量,一般用量为400 mg/(kg·次),每1~3周1次。

3. 感染性疾病

1)新生儿败血症

新生儿免疫系统尚未成熟,免疫功能低下,发生败血症或其他严重感染时,在常规抗感染的基础上,辅助IVIG治疗,可中和病原体,激活补体进而溶解病原体,促进吞噬细胞的吞噬功能,加快患儿血常规及患儿体温的恢复速度,并优化患儿炎性因子水平,安全有效。

2)脓毒症

IVIG可提高中性粒细胞的杀菌能力,对感染后引起的免疫缺陷状态起到调节作用,降低存在免疫缺陷的脓毒症患者的死亡率。对脓毒症患者应用IVIG治疗能够减轻血小板减少的相关症状,降低对患者血管内皮细胞造成的损伤,改善患者的出血倾向。

3)病毒感染

IVIG可用于多种病毒感染的治疗,如柯萨奇A组16型、肠道病71型等多种病毒引起的手足口病。大剂量应用IVIG可有效抑制过度炎性反应,补充具有广谱抗病毒及抗菌作用的IgG抗体,封闭抗原,阻断病毒在体内的复制,增强免疫功能,中和病毒抗原,减轻病毒对机体的损伤。对于其他病毒感染,如合胞病毒、腺病毒、埃可病毒、麻疹、水痘、带状疱疹等,早期大剂量应用IVIG治疗均有较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1]程梁华,彭莉,伍晓晓,等. 注射用人免疫球蛋白临床应用研究现状[J]. 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2021,37(16):2238-2241. DOI:10.13699/j.cnki.1001-6821.2021.16.036.
[2]廖芸,廖清奎,陈剑. 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的临床应用. 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16,31(09):713-717. DOI:10.3760/cma.j.issn.2095-428X.2016.09.018

Tags: 静脉注射用免疫球蛋白(IVIG)的临床应用,建议收藏!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