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医疗资讯/ 正文

BMJ子刊:热量限制饮食或加重抑郁症状,男性、超重人群更敏感

来源 2025-08-22 12:14:04 医疗资讯

近年来,抑郁症已成为全球范围内日益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据统计,从1990年至2017年,抑郁症的患病率增长了约50%。抑郁症不仅表现为情绪低落、兴趣减退等认知情感症状,同时伴随睡眠障碍、乏力等躯体症状。传统上,研究多聚焦于饮食模式对抑郁的影响,发现“健康”饮食(富含新鲜水果蔬菜、全谷类、坚果和鱼类)与抑郁症状减少相关,而“非健康”饮食(高加工食品、高糖、高脂肪)与抑郁风险升高有关。

然而,“健康”与“不健康”饮食的二元划分忽略了现实生活中多样且复杂的饮食调整方式。许多人为改善健康,常采取热量限制、营养素限制或针对特定疾病的饮食方案(如糖尿病饮食、DASH饮食),但这些饮食模式对抑郁症状的具体影响尚不明确。 此外,生物学性别和体质指数(BMI)作为抑郁的重要影响因素,可能调节饮食与抑郁症状间的关联。男性通常需要更高的能量供应,可能对限制性饮食更敏感;而超重或肥胖人群的代谢及心理状态亦有其独特性。这些因素促使研究者探讨不同饮食限制策略对不同性别及BMI人群的抑郁症状影响。

本研究基于美国国家健康与营养调查(NHANES)2007-2018年数据,纳入2.85万余名18岁及以上成年男女,筛选完成抑郁症状评估量表(患者健康问卷-9项,PHQ-9)及饮食访谈的个体。饮食模式根据受访者是否遵循某种特定饮食及具体饮食类型,分为四类:热量限制饮食(如低热量减肥饮食)、营养素限制饮食(如低脂、低糖或低盐饮食)、既定饮食模式(如糖尿病饮食、DASH饮食)和未遵循特定饮食。 抑郁症状通过PHQ-9总分及其细分的认知情感症状和躯体症状评分评估。采用多变量线性回归模型分析饮食模式与抑郁症状的关联,调整性别、年龄、种族、教育、经济状况、吸烟饮酒状态、BMI、食物安全状况、糖尿病和高血压等混杂因素,并探讨BMI及性别的交互作用。

结果显示,约7.79%的参与者报告存在临床意义的抑郁症状。与未遵循特定饮食者相比,热量限制饮食者PHQ-9总分平均增加0.29分(95%CI 0.06至0.52,p=0.016),提示抑郁症状加重。在重症抑郁症状者中,热量限制饮食与抑郁症状显著正相关(增加0.46分,p=0.04),营养素限制饮食也与抑郁症状增加相关(增加0.61分,p=0.014)。

图:按体重指数分层的抑郁症状患病率

此外,遵循任何限制性饮食者的躯体症状评分均高于未节食者。其中,男性营养素限制饮食者的认知情感症状评分较女性未节食者高出0.40分(p=0.01)。既定饮食模式(糖尿病饮食、DASH饮食)与抑郁症状无显著相关,但在肥胖者中可能加重认知情感及躯体症状。 此外,性别和BMI对饮食限制与抑郁症状关系具有调节作用,提示饮食干预应根据个体特征差异化设计。

综上,本研究结果与以往多为随机对照试验(RCT)的研究有所不同,后者多显示低热量饮食有助于改善抑郁症状。现实生活中,热量限制饮食常伴随营养素缺乏(如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不足)、生理压力增加,这些因素可能加剧抑郁症状。男性由于较高的能量需求,更易在限制饮食时出现不适,表现为躯体及认知情感症状加重。此外,过重人群在实际饮食干预中常遇到体重管理难题,体重减轻不显著或反复体重波动均可能导致抑郁症状恶化。 营养素限制饮食(如低脂、低糖)对抑郁的影响尚无定论,部分研究显示低糖饮食有益,低纤维摄入则相关抑郁风险升高。

本研究中将低糖、低纤维、低碳水化合物饮食归为一组,可能掩盖了具体饮食类型的差异性影响。既定饮食模式(糖尿病饮食、DASH饮食)自述依从性较低,加之缺乏具体执行细节,限制了其与抑郁症状关联的准确评估。 本研究强调饮食干预需考虑性别及体重状况,针对男性和超重人群应提供更个性化的饮食建议与心理支持。未来研究应设计更贴近真实生活的饮食干预试验,评估营养充分且可持续的饮食方案对心理健康的影响。

原始出处

Menniti G, Meshkat S, Lin Q, Lou W, Reichelt A, Bhat V. Mental health consequences of dietary restriction: increased depressive symptoms in biological men and populations with elevated BMI. BMJ Nutr Prev Health. 2025;8(1):e001167. Published 2025 Jun 3. doi:10.1136/bmjnph-2025-001167

Tags: BMJ子刊:热量限制饮食或加重抑郁症状,男性、超重人群更敏感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