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医疗资讯/ 正文
编者按:在肿瘤治疗领域,创新与协作是推动医学进步的双引擎。福建省肿瘤医院许元基副主任医师团队在纳米材料放疗增敏研究中取得了突破性进展,而人工智能技术的崛起也为肿瘤诊疗带来了新的机遇。【医悦汇】特邀许元基医生做客对话大咖,分享纳米诊疗体系与AI技术相结合的可能性,医工交叉团队的协作模式、科研思路的形成以及青年医生的培养等重要话题。
医悦汇:您团队在纳米材料放疗增敏研究中已取得突破性进展,您认为AI算法能否与纳米诊疗体系结合?当前技术落地的障碍是什么?
许元基医生:我认为这两者是可以相结合的。我们团队自主研发的放射增敏材料与传统的放射增敏材料存在显著差异,我们创新性地将化学放射增敏材料与生物放射增敏材料进行了有机结合。在化学放射增敏材料方面,我们涵盖了有机和无机化学材料,主要通过提高放射过程中产生的活性氧水平,间接损伤肿瘤细胞的DNA,引发其双链断裂;与此同时,我们还能利用生物放射增敏剂抑制肿瘤细胞DNA损伤的修复,从而协同提升放射敏感性;最后,通过近红外II区比率荧光分子成像技术实现早期评估肿瘤放射增敏疗效。
目前流行的AI算法可以精准预测肿瘤放射敏感性。借助该算法,我们能够精准筛选出放疗抵抗的肿瘤患者,并针对性地使用我们研发的放射增敏材料。
在我看来,目前技术落地主要面临两大障碍。首先,AI算法的运用需要收集大量临床数据进行建模,并反复验证,以精准预测患者的放射敏感性,而这一过程需要大量数据的支撑。其次,我们团队研发的放射增敏材料虽已取得一定进展,但目前仍处于动物实验阶段,尚需临床研究进一步证实其有效性。
医悦汇:打造高效的医工交叉的跨学科团队的关键是什么?如何解决不同专业背景成员间的沟通障碍?
许元基医生:肿瘤放疗是一个典型的跨学科合作过程,涉及医生、物理师、技师等多方人员。各方在各自擅长的领域内各司其职,但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或存在疑问时,都必须及时沟通、共同解决。因此,关键在于建立及时有效的沟通机制,确保放疗过程实现全程管理。
然而,由于参与放疗的专业人员来自不同学科背景,沟通障碍在所难免。为克服这一问题,团队成员需在日常临床工作中各自总结经验,定期开展交流学习与讨论,最终达成共识。这种跨学科合作模式不仅能提高治疗效果,还能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
医悦汇:您曾在加拿大英属哥伦比亚大学BC癌症研究中心访学一年,并参与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的联合研究。这些经历如何影响您的科研思路?
许元基医生:2023年,我前往加拿大英属哥伦比亚大学(UBC)BC癌症研究中心进行访问学习,主要专注于基础科研工作。BC癌症研究中心在基础科研方面处于国际领先水平,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是其临床医生与基础科研人员之间密切的合作模式。
在该中心,临床医生负责提出临床问题,基础科研人员则依据这些问题,运用相应的科研技术手段进行研究并给出答案。这种合作模式体现了团队协作的高效性,值得我们学习。例如,他们每周都会召开组会,医生与科研人员共同参与,专注于科研问题的探讨,通过持续沟通与反复交流,共同解决临床问题。
此外,BC癌症研究中心对临床科研转化的重视也让我深受启发。无论是临床还是基础科研,他们都致力于将研究成果转化为实际应用。比如,他们长期致力于癌症早筛设备的研究,包括设备机理的探索、癌症样本的供给等,十几年如一日地坚持下去,因为他们看到了这些项目巨大的转化潜能。我亲眼见证了他们某项研究成果在那一年获得了美国FDA的认证,这对科研人员来说无疑是巨大的激励。
在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进修期间,我主攻肿瘤放疗及临床研究,主要在胸部肿瘤放疗科室学习,跟随上海复旦肿瘤胸部肿瘤放疗科主任赵快乐教授。他们科室的理念也让我印象深刻,赵教授常说:“我们在做临床的同时,顺便把科研给做了。”这种理念强调围绕临床问题展开科研研究,特别是在现有指南的基础上,设计前瞻性研究,形成高质量的学术文章,引领学科发展。
医悦汇:对于青年医生平衡临床工作与科研工作,您有哪些建议?
许元基医生:作为一名青年医生,在新时代的背景下,我们肩负着更高的使命。我们不仅要出色地完成临床工作,还要积极投身科研任务。在开展科研工作时,我们始终坚持以临床问题为导向,根据临床实践中遇到的难题,设计相应的临床和基础研究。
在基础研究方面,我们应注重与基础研究人员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共同围绕临床问题展开深入讨论。临床医生拥有丰富的临床经验,而基础研究人员则在科研方法和技术上具有独特优势,二者的紧密结合能够更好地推动医学研究的发展。
此外,青年医生在科研起步阶段往往面临起点不高、资源有限的困境。因此,我们应树立团队协作的意识,积极加入科研资源丰富的导师团队,协助导师指导学生并完成科研任务。通过这种方式积累经验,待自身科研基础稳固后,再独立指导研究生,从而形成科研工作的良好传承与发展。
医悦汇:请分享您与抗癌协会的故事。
许元基医生:自2010年起,我便踏入福建省肿瘤医院,开启了放疗专业的研究生学习之旅,并一路奋进,攻读博士,最终扎根于福建省肿瘤医院,投身于肿瘤防治事业。福建省肿瘤医院作为福建省抗癌协会的承办单位,让我有幸在过去15年中,亲身见证了福建省抗癌协会的茁壮成长。数年来,协会始终坚守初心,牢记使命,通过不懈努力,薪火相传,有力地推动了福建省抗癌事业的蓬勃发展。此次荣获杰出青年称号,我深感荣幸,我定当倍加努力,以更加饱满的热情和坚定的信念,为福建省的抗癌事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福建省抗癌协会40年的坚守与奋进,可以用“牢记使命,不忘初心”这八个字来精准概括。
医悦汇:本次第二十五届福建省肿瘤学术大会暨2025年整合肿瘤学大会的主题是“聚焦肿瘤防控,共筑健康福建”,能否请您谈谈您在本次会议上的收获。
许元基医生:本次肿瘤学大会让我收获颇丰。大会的学术氛围浓厚,学术活动精彩纷呈,涵盖了肿瘤预防、精准诊疗、多学科协作以及前沿进展等多个领域。各个肿瘤专业委员会也组织了专题讨论会,深入探讨了肺癌、乳腺癌、消化道肿瘤等福建省高发恶性肿瘤的最新诊疗策略和临床经验。
让我印象尤为深刻的是,本次大会邀请了5位院士进行专题报告。他们分享了肿瘤基础研究、转化医学研究以及个体化治疗策略的最新成果,这些内容令人印象深刻,让我受益匪浅。
- 上一篇:人工智能辅助下肺癌全程管理
- 下一篇:小细胞肺癌和大细胞神经内分泌癌的诊断和治疗进展
- 搜索
-
- 1000℃李寰:先心病肺动脉高压能根治吗?
- 1000℃除了吃药,骨质疏松还能如何治疗?
- 1000℃抱孩子谁不会呢?保护脊柱的抱孩子姿势了解一下
- 1000℃妇科检查有哪些项目?
- 1000℃妇科检查前应做哪些准备?
- 1000℃女性莫名烦躁—不好惹的黄体期
- 1000℃会影响患者智力的癫痫病
- 1000℃治女性盆腔炎的费用是多少?
- 标签列表
-
- 星座 (702)
- 孩子 (526)
- 恋爱 (505)
- 婴儿车 (390)
- 宝宝 (328)
- 狮子座 (313)
- 金牛座 (313)
- 摩羯座 (302)
- 白羊座 (301)
- 天蝎座 (294)
- 巨蟹座 (289)
- 双子座 (289)
- 处女座 (285)
- 天秤座 (276)
- 双鱼座 (268)
- 婴儿 (265)
- 水瓶座 (260)
- 射手座 (239)
- 不完美妈妈 (173)
- 跳槽那些事儿 (168)
- baby (140)
- 女婴 (132)
- 生肖 (129)
- 女儿 (129)
- 民警 (127)
- 狮子 (105)
- NBA (101)
- 家长 (97)
- 怀孕 (95)
- 儿童 (93)
- 交警 (89)
- 孕妇 (77)
- 儿子 (75)
- Angelababy (74)
- 父母 (74)
- 幼儿园 (73)
- 医院 (69)
- 童车 (66)
- 女子 (60)
- 郑州 (58)